工业互联网应用如何落到实处?
添加时间:2020-09-03 点击次数:269
✎导 读
工业互联网是连接工业要素的网,其中包括连接企业的设备、产线、产品、服务、订单、员工、信息系统等,进而连接客户和供应商。在连接各种工业要素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开展多种类型的工业互联网应用。
目前,比较成熟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第一类典型应用是管控工程机械、车辆(尤其是商用车、电动汽车、电动大巴等)、轨道车辆、农用机械、隧道施工设备、矿井掘进设备、叉车等物流设备、船舶、飞行器等移动设备。具体应用包括设备定位(室外和室内定位)、远程监控、故障预警、开机率大数据分析、设备履历管理、备品备件管理、服务资源调度和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等。
上海FANUC公司对正在服役的工业机器人提供ZDT(零宕机)服务,监控机器人减速机、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运行状态,提前进行故障预警和维修;三一重工已实现上万台机床设备的联网,并在树根互联的根云平台上进行实时状态的监控;海尔也建立了十多个互联工厂;牧野机床等机床企业则采用添加4G通信终端的方式,对正在企业服役的加工中心开展了远程监控的实践。推进这类工业互联网应用的难度较大,首先是由于企业的设备种类繁多;其次是制造企业对于工厂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顾虑;第三是采集的数据如何能够真正发挥价值,例如单靠机床数控系统的数据并不能预测机床的哪些关键零部件会出现何种故障。
设备数据采集和车间联网项目个性化很强,单纯由MDC厂商推进,往往会由于部分哑设备,没有开放接口的设备,或者MDC厂商以往没有接触过的设备难以采集数据而导致项目拖期。因此,由有丰富行业资源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来组织装备制造企业、工业数据采集厂商、工业自动化主流厂商、设备维修维护企业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商,建立紧密协作的联合体共同为用户企业服务,实现设备数据采集和车间联网,并解决工业互联网应用过程的各种疑难问题,是一个务实有效的方式。在实现设备数据采集和车间联网的基础上,设备数据通过工厂网络进行传输,可以避免单台设备通过电信网络传输数据,有利于实现工厂网络和数据的安全管控,也可以降低数据传输的成本。
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用户企业可以和装备制造企业紧密协作,提高设备绩效,避免非计划停机,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减少设备备件库存,提升产能,从而创造更大的效益;而联合体成员企业可以从用户企业交纳的设备维护费用中,获得合理的收益。
此外,制造企业对车间数据出厂上云非常敏感,可以采用在企业私有云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构建各类APP,例如各种型号机床维护、设备OEE、能效管理、质量分析的APP,来实现各种工业互联网应用。当设备出现异常时,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进行预警。这时,用户企业可以选择把数据片段交给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分析,或者临时将单台设备与装备制造企业联网,也可以采用AR技术,辅助装备制造企业或者维修企业的专家来进行远程故障诊断。
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同样需要整体规划,而且对于大型集团企业,必须上升到集团整体的高度来进行规划,避免各自为政,仅仅部署单项应用。否则会形成大量的工业内联网(Industrial Intranet),而非工业互联网,最终很有可能会推到重来。大型集团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采用集中部署方式,也可以采用集中加分布式部署方式。
工业互联网应用需要多方协作,涉及到企业内部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数据和流程协同。因此,工业互联网数据如何采集?如何管理?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数据如何分析?如何分发?如何确保安全?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预先规划,制定明确的方案。
实际上,与其各个厂商都想自己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都想当盟主,都试图打造自己的“生态”,不如各个厂商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打造一个真正开放、健康,基于行业标准的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商、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商、工业APP开发商、工业数据采集厂商、云储存、云计算、云安全、工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提供商等相互协作,互惠互利。
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制造业电商平台及通用的云计算平台的内涵和服务模式有本质区别,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是通过采集工业数据,实现数据的可视化、洞察与业务优化,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可以预见,当前中国众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会经过大浪淘沙之后逐渐整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商应当聚焦若干行业,做深做透,在工业实践中完善平台的性能、开放性、可扩展性、柔性和广泛的IT/OT兼容性,再逐渐扩展行业应用。
总之,工业互联网应用,需要从工业中来,到工业中去。应对各个细分行业的实际需求,解决企业内部和产业链协作的实际问题,为用户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形成良性循环。这才是中国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健康发展之道!
热潮之下,工业互联网如何在企业落地?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如何落到实处?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e-works CEO、总编 黄培博士
- 工业互联网如何在企业落地?
- 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如何落到实处?
- 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
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 典型的工业互联网应用
工业互联网是连接工业要素的网,其中包括连接企业的设备、产线、产品、服务、订单、员工、信息系统等,进而连接客户和供应商。在连接各种工业要素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开展多种类型的工业互联网应用。
目前,比较成熟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第一类典型应用是管控工程机械、车辆(尤其是商用车、电动汽车、电动大巴等)、轨道车辆、农用机械、隧道施工设备、矿井掘进设备、叉车等物流设备、船舶、飞行器等移动设备。具体应用包括设备定位(室外和室内定位)、远程监控、故障预警、开机率大数据分析、设备履历管理、备品备件管理、服务资源调度和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等。
△ 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上海电气星云智汇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上海三菱电梯远程监视系统
△ 科箭的运输云平台
上海FANUC公司对正在服役的工业机器人提供ZDT(零宕机)服务,监控机器人减速机、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运行状态,提前进行故障预警和维修;三一重工已实现上万台机床设备的联网,并在树根互联的根云平台上进行实时状态的监控;海尔也建立了十多个互联工厂;牧野机床等机床企业则采用添加4G通信终端的方式,对正在企业服役的加工中心开展了远程监控的实践。推进这类工业互联网应用的难度较大,首先是由于企业的设备种类繁多;其次是制造企业对于工厂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顾虑;第三是采集的数据如何能够真正发挥价值,例如单靠机床数控系统的数据并不能预测机床的哪些关键零部件会出现何种故障。
△ 三一重工应用根云平台进行工厂监控
二. 多方协同推进设备数据采集和车间联网,实现多赢
设备数据采集和车间联网项目个性化很强,单纯由MDC厂商推进,往往会由于部分哑设备,没有开放接口的设备,或者MDC厂商以往没有接触过的设备难以采集数据而导致项目拖期。因此,由有丰富行业资源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来组织装备制造企业、工业数据采集厂商、工业自动化主流厂商、设备维修维护企业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商,建立紧密协作的联合体共同为用户企业服务,实现设备数据采集和车间联网,并解决工业互联网应用过程的各种疑难问题,是一个务实有效的方式。在实现设备数据采集和车间联网的基础上,设备数据通过工厂网络进行传输,可以避免单台设备通过电信网络传输数据,有利于实现工厂网络和数据的安全管控,也可以降低数据传输的成本。
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用户企业可以和装备制造企业紧密协作,提高设备绩效,避免非计划停机,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减少设备备件库存,提升产能,从而创造更大的效益;而联合体成员企业可以从用户企业交纳的设备维护费用中,获得合理的收益。
此外,制造企业对车间数据出厂上云非常敏感,可以采用在企业私有云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构建各类APP,例如各种型号机床维护、设备OEE、能效管理、质量分析的APP,来实现各种工业互联网应用。当设备出现异常时,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进行预警。这时,用户企业可以选择把数据片段交给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分析,或者临时将单台设备与装备制造企业联网,也可以采用AR技术,辅助装备制造企业或者维修企业的专家来进行远程故障诊断。
三. 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要做好整体规划,避免孤岛
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同样需要整体规划,而且对于大型集团企业,必须上升到集团整体的高度来进行规划,避免各自为政,仅仅部署单项应用。否则会形成大量的工业内联网(Industrial Intranet),而非工业互联网,最终很有可能会推到重来。大型集团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采用集中部署方式,也可以采用集中加分布式部署方式。
工业互联网应用需要多方协作,涉及到企业内部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数据和流程协同。因此,工业互联网数据如何采集?如何管理?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数据如何分析?如何分发?如何确保安全?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预先规划,制定明确的方案。
四. 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需要避免条块分割,重复建设
实际上,与其各个厂商都想自己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都想当盟主,都试图打造自己的“生态”,不如各个厂商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打造一个真正开放、健康,基于行业标准的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商、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商、工业APP开发商、工业数据采集厂商、云储存、云计算、云安全、工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提供商等相互协作,互惠互利。
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制造业电商平台及通用的云计算平台的内涵和服务模式有本质区别,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是通过采集工业数据,实现数据的可视化、洞察与业务优化,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可以预见,当前中国众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会经过大浪淘沙之后逐渐整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商应当聚焦若干行业,做深做透,在工业实践中完善平台的性能、开放性、可扩展性、柔性和广泛的IT/OT兼容性,再逐渐扩展行业应用。
总之,工业互联网应用,需要从工业中来,到工业中去。应对各个细分行业的实际需求,解决企业内部和产业链协作的实际问题,为用户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形成良性循环。这才是中国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健康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