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加速跑

添加时间:2023-09-13 点击次数:433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多,规模大,对解决就业、稳定社会、推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在内外环境压力之下,中小企业发展也遇到了自己的难题。


为突破发展瓶颈,引导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国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并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力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难题、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寄予厚望。在9月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表示,中国已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1.5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


自《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发布,提出‘“十二五”时期将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以来,“专精特新”企业开始高频出现在政策、产业、招商中,并且写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伴随着明确而密集的信号,“专精特新”迈入高速发展阶段,大批投资人也开始涌向“专精特新”领域。据悉,截至7月底,已累计有16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占A股上市企业的比例超过30%,1~7月A股新上市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比是60%,充分展现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01

“专精特新”滋养科创金融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点并通过主管部门认定公布的中小企业。依据不同的评定标准,专精特新企业分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两个层级。


近期,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正式发布,共计3671家企业成功入选。此次评选中,申请企业需符合《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关认定标准。主导产品原则上属于以下重点领域:从事细分产品市场属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或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或属于网络强国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领域等产品。


其中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包括:“专精特新”企业重质、重精,多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


由此可见,科创赛道在“专精特新”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据悉,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布后,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突破300家。


  科创金融  

金融作为实力经济的血脉,也在“专精特新”企业中涌动,完成服务科创企业的任务,补齐企业短板,加快科创金融建设,进而完善金融体系。


投资市场反馈


清科创业(01945.HK)旗下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清科季报: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减缓,投资金额近3,000亿》显示,整体而言,伴随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股权投资市场也逐渐向科技创新企业倾斜


经进一步统计分析,2023年上半年,我国股权投资市场共943起投资案例的获投企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比25.9%;吸纳VC/PE投资金额640.61亿元人民币,占比21.9%。另外,上半年专精特新“小巨人”共发生430起投资案例,在全市场占比为11.8%;涉及投资金额396.56亿元人民币,占比13.5%。而从整体渗透率来看,VC/PE机构对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累计支持率超过30%,投资活跃度较高的行业有高端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和医疗健康等,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VC/PE渗透率仅为13%左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政策层面加码


2023年5月,江苏省印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优化科创金融供给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意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满足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创新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强化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金融要素保障。


2022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公布《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推进五地科创金融改革,加大金融支持创新力度。文件要求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畅通科创企业上市融资渠道,支持试验区内企业债券融资,强化股权投资基金培育引导。


2023年7月,安徽省科创金融改革领导协调小组关于印发《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实施方案》,希望通过创新科创金融服务模式,破解科创企业在初创期和成长期的融资难题。“共同成长计划”旨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由银企双方通过签署“贷款协议+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函”等综合业务模式,让科创企业获得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


02

专精特新与IPO


“专精特新”企业想要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扶持,IPO为“专精特新”企业带来了机会,资本的注入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更多“解题思路”。北交所成立以来,聚集“专精特新”企业资源,吸引企业“北上”抓住机遇。企业的健康成长也反哺资本市场,为VC/PE带来收益。


  互惠互利  

根据清科创业(01945.HK)旗下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23年上半年收获5个及以上IPO的VC/PE机构共9家,相比2022年同期明显减少(15家)。值得关注的是,部分长期聚焦科创主线、提前布局“专精特新”的VC/PE机构,开始进入收获期


2023年上半年,139家上市中企获得VC/PE支持,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为55家、84家,总量同比上升3.7%,环比下降33.8%。分板块来看,科创板及创业板VC/PE支持IPO共77家,占比55.4%,集中度相比2022年全年下降8.2个百分点;北交所上半年共20家VC/PE支持IPO,其中国家级或省级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有14家,板块特色明显。(更多详情请点击《VC/PE机构上半年IPO成绩单》


  政策服务企业  


为进一步培养“专精特新”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做大做强,国家和地方发布多个政策,搭建“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服务平台,鼓励专精特新企业上市。


国家层面


2023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的通知》,提出优化上市培育策略,助力对接资本市场。联合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等专业机构,对入库企业进行批量“诊断”,研判企业上市、挂牌成熟度,协助企业找准板块定位,实施“靶向”改进。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高质量建设“专精特新”专板,鼓励基于区域性股权市场打造属地化直接融资服务基地,着力提升专板服务能力。


2023年1月,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支持。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北京证券交易所实行“专人对接、即报即审”机制,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进程。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的政策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创新。


2023年3月31日起,香港交易所全资附属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推出的新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即“18C”)正式生效,有意根据新章节上市的公司由该日起可提交正式申请。特专科技机制范围内的行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及软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


和2022年10月发布的《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咨询文件》相比,《主板上市规则》降低了企业的最低市值要求:已商业化公司的最低市值从80亿港元降为60亿港元,未商业化公司最低市值从150亿港元降为100亿港元。收益达1.5亿港元但低于2.5亿港元的未商业化公司,研发开支比例最低门槛降低至30%。上市前三个会计年度中有至少两个年度的每年达有关比例,以及上市前三个会计年度合计达有关比例。

上一页:光伏产业投资:如何迈入产业集群良性循环

下一页:深圳,在IPO路上狂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