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国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添加时间:2021-10-21 点击次数:197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新的伟大征程,而“十四五”是我国履行这一庄严承诺的关键期,也是统筹两个大局、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变革期。


站在历史的重要关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从外部看,新冠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创伤,全球经济深度衰退,收缩幅度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上升。


从内部看,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天在变蓝、水在变清、地在变绿;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关键时期。


一、中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迈出了可喜步伐


“十三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总体上看,中国工业开始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成为转型发展的“主旋律”。


(一)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202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达 31.3万亿元,连续 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制造业增加值达 26.59万亿元,占全球比重接近 30%。“十三五”时期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0.4%,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 4.9个百分点。集成电路是信息社会的基石,关系到现代信息产业和产业链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成果骄人,产业规模不断增长。据中国半导体行业测算,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收入 8848亿元,平均增长率达到20%,为同期全球产业增速的 3倍。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持续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发展动力活力显著增强。冶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 10.53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 18.64亿吨的 56.5%,在国民经济平稳发展中发挥了“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十三五”期间,全国出清 1.4亿吨“地条钢”产能,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新空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 6188.4万吨;铜铝铅锌锡镍六种有色金属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 5731万吨和 6251万吨,分别占全球产消量的 49.4%和55%。


(三)节能减碳成效显著


技术创新加快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企业节能环保水平持续提升,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 545.27千克标准煤/吨,同比下降1.18%。通过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及市场机制完善等举措,提前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2016年至 2019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15%,相当于节能 4.8亿吨标准煤,节约能源成本约 4000亿元;2020年中国全年碳排放强度相较于2015年下降了 18.3个百分点,较 2005年下降约48.2个百分点。


(四)政策引导作用显现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形成。建成绿色工厂2121家、绿色工业园区171家、绿色供应链企业189家,累计推广绿色产品近2万种,拉动了绿色消费增长。国家发布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全面优化完善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措施。工业企业绿色转型驶入快车道,在设计、制造、封测等产业链上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绿色产品供给能力大幅提升。碳减排、碳消纳“齐头并进”,工业园区绿色生态属性进一步彰显。


二、中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都有新变化


我们党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发展阶段,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分配失衡转向共同富裕,从高碳增长转向绿色发展。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的堵点和痛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关键在改革。生产环节重在畅通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流通环节重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特别是畅通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循环,消费环节重在扩大居民消费、推动消费升级,分配环节重在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和城乡收入差距,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进入新阶段,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转向高质量发展具有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与此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产体制内部循环不畅和供求脱节现象显现,国内有效需求尚未得到充分释放。


构建新发展格局,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改革,也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一个战略性谋划。构建新发展格局,工业既是主战场、主力军,又是排头兵和第一方阵。要找准定位和着力点、突破口,加大各方面工作力度,特别是加大创新力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二)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导向


碳中和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将重塑我国工业竞争新优势。气候变化在科学上没有得到严格证明,并不妨碍世界各国政治共识的达成。到2020年10月,127个国家签署了《巴黎协定》,碳中和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习近平主席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不仅宣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强度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上升,还提出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12亿千瓦以上,并承诺中国说话算数。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产业结构低碳化提出更高要求。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将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落实“减污降碳”总要求,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中远期目标,将强化降碳的刚性举措,从严从紧从实控制高能耗、高排放项目上马。


碳达峰、碳中和,对重点行业领域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成为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有落后技术,没有夕阳产业。钢铁、水泥、石化、建材等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空间将受到制约,必须由规模化粗放型发展快速转向精细化高质量发展,产业链价值链必将全面升级,传统产业中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等创新升级的领先企业将得到更好发展机遇和更强市场竞争力;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制造、清洁生产等新兴产业凭借自身的低碳属性和高技术禀赋,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


(三)新技术革命可以催生更高质量的绿色产品


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我国进入国际产业前沿创造了条件,打开了机会窗口。多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一些领域实现了“并跑”和“领跑”。“十四五”时期,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创新要素聚集能力大幅提升,从而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供了市场孵化、应用场景和规模经济支撑;人力资本、创新资源和制度优势等有利条件,也将为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开辟广阔前景。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信息化是现代化的引擎,大数据是智能化的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将更多体现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边际效率改善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从而为我们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绿色产品。我们要深刻认识肩负的重大使命和时代责任,着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推动制造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创造新气象。


新科技革命的核心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网络互联的移动化、泛在化以及信息处理的高速化、智能化,正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的代际跃升。移动互联技术向物联网快速拓展,计算技术向高性能、量子计算发展,大数据技术促使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全面数字化。经济社会活动的数字化,使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地位相对下降,人力资本、技术和数据正在成为重塑各国竞争力消长和全球竞争格局的重要因素,数据规模、数据采集存储加工能力和数据基础设施,正成为大国竞争的制高点。


(四)工业低水平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工业是强国之本,实现绿色发展意义重大。从供给侧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症结在工业,难点在工业,突破点也在工业。以钢铁、水泥等为主的传统高耗能行业的占比仍然较高,对经济的拉动效应逐渐减弱,只有将先进的绿色低碳工艺技术、管理理念注入传统产业,建立低耗高产的制造体系,才能焕发新的生命活力。从需求侧看,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绿色安全等高品质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同样离不开工业体系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大力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才能补上供给能力的短板。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绿色制造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竞争力重要因素,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时不我待,必须着力挖掘绿色增长潜能,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我国的工业绿色化和绿色制造也存在不足:一是粗放生产方式依然存在,制造业及其产品能耗占全国能耗比重居高不下;二是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单位产品能耗高出国际先进水平 20%以上;三是重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能力较弱,自主品牌占比明显偏低,主要装备仍然依赖进口,部分关键技术和设备遭遇“卡脖子”问题严重;四是制造工艺与装备水平不高,污染较严重,工业报废品再利用率低,资源化利用二次污染严重;五是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不完善。我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需要挖掘绿色低碳转型潜力,协同推进。


总体上看,虽然制造业投资增长仍显乏力,重点高技术领域“卡脖子”仍然突出,但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仍具有很多机遇和有利条件。比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加速突破期,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依托和广阔空间。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配套能力、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为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实保障。要把握战略机遇,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增强工业竞争力、创新力和影响力,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创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奇迹。


三、“十四五”我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方向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 2035年远景目标。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要主动对表对标,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过程控制、绩效管理,完善举措,细化施工图,强化创新驱动、改革推动、融合带动,以更大力度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一)着力推进工业绿色化,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工业绿色化是迈向“资源集约利用、污染物减排、环境影响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的必然选择。可以从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技术创新与推广、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下力气,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工业经济全领域、工业生产全过程、企业管理各环节。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工业节能减排降碳,推进设计生态化、过程清洁化和废物资源化,显著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在重点行业领域建设绿色示范工厂,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能源低碳化、环境宜居化,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工厂绿色化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园区,按照生态理念、清洁生产要求、产业耦合链接方式,加强园区规划和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培育示范意义强、特色鲜明的零排放绿色低碳园区。不断完善绿色采购标准和制度,综合考虑设计、采购、生产、包装、物流、销售、回收利用等环节,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践行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企业社会责任,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二)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提高产业素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增强制造业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实施工业绿色低碳行动,严控重化工业新增产能规模,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和质量提升行动,推广节能环保低碳技术与产品,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攻关工程,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着重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催生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技术,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元器件、先进基础的制造工艺和装备、关键基础材料、工业软件,努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产业整体水平。推动集成电路、5G、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具有生态主导力、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


浙江金华一家全光伏供能的电动汽车企业工作人员在生产车间组装电动汽车。图/中新社


(三)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正在加快突破和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应当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聚焦集成电路、关键软件、关键新材料、重大装备以及工业互联网,着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基础共性技术供给。大力发展超低排放、资源循环利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绿色低碳技术,加速绿色制造发展,打造更多的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等示范工程。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中小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构建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体系,打造绿色制造研发及推广应用基地和创新平台,加快创新成果应用和产业化,加快现有产业数字化转型。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持续增强产业链的韧性和弹性,确保“不掉链子”。


(四)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这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保障产业安全、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的必然要求。自主、完整并富有韧性和弹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保障。我国的产业类别最为完整,配套齐全,深度融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不仅保证了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要分行业做好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突出现有产业集群功能,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挖掘产业链存量潜力,布局新兴产业链。要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放在突出位置,实施制造业强链、补链行动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补短板、锻长板,布局新兴产业链,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牢牢把握住主动权。实施制造业强链补链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全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从进口替代入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


(五)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


做好工业节能减排降碳协同。落实能耗“双控”政策,严控重化工行业新增产能,坚决压缩粗钢产量,严控新上煤炭项目,完善产能信息预警发布机制。制定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汽车产业实施路线图,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并行发展;制定配套法律法规,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和标准,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太阳能板等回收利用。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合理布局,提升在建与新建设施运行能效;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制造的融合,大力推进工业节水和水污染治理。推动黄河流域、京津冀缺水地区工业节水工作,加强工业节水管理,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定期开展节水诊断、水平衡测试。加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和高效利用。继续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工作,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推动电子电器、废塑料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推动重点产业循环链接;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加强再制造产品认证与推广应用,实现效率变革。


(六)紧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持续增强新发展活力。这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激发产业发展动力活力的重要保障。我国工业发展成就的取得靠的是改革开放,落实“十四五”规划取得新进步,实现工业强国,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要聚焦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落实要素市场化改革举措,强化产业政策引导,增强制造业对资源要素的吸引力,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进一步高效联动和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控的产业链,培育产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吸引更多机构和人才来华发展,鼓励有实力的国内企业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经济全球化、产业链国际分工是不可逆的大趋势,要继续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产业链国际合作,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四、推动“十四五”时期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坚持绿色低碳导向,促进减污降碳协同


绿色低碳是方向、是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的有机结合。例如,将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利用—污泥生产沼气等资源化利用有机集成起来,将垃圾处理—餐厨垃圾资源化—河道清淤—生物质发电产业集聚起来,发展形成环保—能源产业集群。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携手合作、共建共治共享,实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


(二)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绿色低碳工业体系


要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实施产业链耦合一体化改造,推进污染集中治理,规范行业运行管理。构建标准体系,建立统一的标准基础数据及信息平台,建设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区域、行业绿色制造示范工程,带动绿色低碳制造技术成套能力和产业化推广。推广绿色低碳发展的典型模式,强化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强绿色制造人才培养和产业联盟建设。强化对绿色制造体系的监管,对已获得国家绿色制造体系的园区、企业、产品、供应链等,应建立动态监督机制,将碳排放水平作为核心要素纳入绿色制造标准体系中,依托绿色制造打造绿色低碳工业体系。


(三)加快推动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力,推动生产和运营清洁化、轻量化、去毒物、低碳化,在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创造新的增长引擎和动能。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绿色标准、绿色管理、绿色生产的示范。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安全要求,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绿色金融,按照社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经济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四)以新理念推动产城融合,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工业园区是企业集聚、产业集约空间,靠近原料、市场和企业,可以降低中间品运输成本或交易成本。要以碳达峰、碳中和为中长期导向,把新增产能布局与淘汰落后产能紧密结合,抑制产能过剩盲目扩张,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把构建高效、绿色、低碳制造体系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推进能源生产消费和技术革命,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利用,提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实现产业集聚、发展集约。产城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以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在创新驱动上有所作为;按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城乡发展和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五)建立健全促进工业低碳发展的市场机制


完善工业重点行业碳核算和标准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系统,加强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研究制定电力、钢铁、水泥、石化等行业的碳排放标准,加紧制定重点用能企业碳排放评价通则,指导和规范企业降低碳排放。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工业发展水平的碳排放测算体系,建立重点用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定期报告制度,构建工业产品碳排放评价数据库。发挥碳定价机制的市场信号和激励作用。探索并建立碳排放自愿协议制度,在超市、商场等公共机构开展减碳自愿协议试点;支持钢铁、水泥、石化、化工等行业重点企业开展碳排放交易,以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成本。


(六)加强工业碳达峰、碳中和宣传培训和国际合作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双碳”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积极拓展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合作渠道,建立资金、技术转让和人才引进机制,有效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增强工业碳达峰、碳中和能力。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要加强南南合作以及同周边国家的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资金、技术支持,共同打造绿色“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