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中国科研大环境的必由之路
添加时间:2021-09-26 点击次数:296
欢迎加入,一起推进。
一、科研大环境能被改变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从小到大一直被教导要适应大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生存,如果有人提出来要改变大环境,大家会认为这个人一定是疯了,大环境怎么可能被改变呢?
那如果换个问题呢:“谁能让现在的大环境永远不变”?
仔细想了想,答案只能是谁也不能,大环境一直在变。
虽然今天和昨天好像变化不大,但和一年前、五年前、十年和百年以前肯定不一样,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无法阻挡,大环境怎么会不能改变呢,一定能,一直在变。
科研大环境也是一直在变,为了改变科研大环境而努力根本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踏踏实实的理想,太多人把这个问题想困难了,被吓得不敢动了。
现在国家对科技进步的需求这么迫切,对科技这么关注,投入这么大,在这种情况下,科研大环境一定会持续向好,为了改变科研大环境而努力,与其说是不计名利抛头颅洒热血式的做贡献,还不如说是搭上了国家的顺风车,一定大有可为,我实在想不出不参与这项事业的理由,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望而却步。
二、科研大环境究竟是什么呢?
就是绝大多数科研领域和相关领域内人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他们怎么看待科研,怎么参与科研,这就是对科研大环境的通俗解释。科研大环境其实就是绝大多数人的人心,我们想改变科研大环境就是要改变人心,目标一定要明确,行动才会有效果。
三、最有效的行动是什么呢?
1、体制改革?
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体制改革,这种观点非常普遍,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来源于体制,体制改革就是唯一希望,然后没有体制改革就什么都不做了,天天就等着体制改革。
但我们应该再往前想一步,体制改革从何而来?还不是需要人来改吗?绝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
2、关键症结
我们有很多科学家和政府官员,可以说不顾自身名利得失的去推动体制改革,当然有收获,但也经常徒劳无功,为什么呢?因为你想改,但不想让你改的那些既得利益者人数更多,而且可能还地位更高,权力更大,在这种情况下,你改的动吗,门都没有,根本改不动,现实中也确实是很多提的很响的改革建议都搁浅了,或者推动起来特别慢。
3、人为根本
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而不是体制,我们需要人来进行体制改革,我们同样需要人来执行改革后的体制,我们需要先组织起一大批有能力顺利推进改革的人,才能实现体制改革的目的,没有人才队伍这个前提条件,即使是非常著名的科学家或官员,有些改革他们也根本推不动。
我们目前应该把注意力主要放在改变人上,只要人的思想和能力达到要求,体制改革就会不可阻挡,大环境的改变就会顺理成章。
四、应该重点关注哪些人呢?
当然是年轻人,年轻的科学家。人的思维是长久形成的,一旦固定,是很难改变的,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就是拿走别人口袋里的钱以及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可见要想改变成年人早已固化的思维模式难度极大,我们只有寄希望于年轻人,只要我们能够改变年轻科学家的思想,重塑一代新人换旧人,我们的目标就实现了。
五、这些新人是谁呢?
在科研领域这些新人就是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原则上为了得到高素质的新人应该从娃娃抓起,但研究生马上就要进入真正的研究岗位,马上就要成为独当一面的研究人员,对他们的塑造最为迫切,一旦培养成功,收效也最快。为了得到源源不断的顶级人才应该充分重视各个年龄段的教育改革,但为了适应国家目前对科技进步的迫切需求,应该重点先改革研究生教育,这是现在推动科技进步的最有效手段。
六、已经在岗的研究人员就不管了吗?
当然不是。这些“早就毕业的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是很难改变了,但我们却可以直接改变他们的行为,这怎么实现呢?非常幸运,还是只要搞好研究生教育就实现了。
导师和研究生同时都是承担国家科研课题的科研人员,导师对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就寓于科研课题的攻坚之中。导师、研究生、科研人员、科研课题、教育培养和科研攻关这几个因素非常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只要改变其中的研究生教育一个环节,其他环节必定跟着改变,当然就会直接改变其导师既已在岗科研人员的具体科研行为。
七、为什么之前没有人提出这个思路呢?
因为研究生在科研体系中处于最基层,当然说是最底层不太好听,但实际上也真的就是最底层,他们最没有权力和地位,最没有发言权,但恰恰因为他们处于最底层,他们才决定了最高层的一切,就像地基决定了大楼的高度,也因为他们处于最底层,所以才一直被忽视,大家没有发现他们对国家科研的决定性作用,一直没有把他们和科技进步直接联系起来,采取果断的改革措施,之前为了推动科技进步进行的所有重大改革的焦点都在院士、长江学者、教授、副教授等这些研究生导师身上,缺失了针对研究生这一重要环节的正确改革。
八、必须深入了解的导师负责制
国家的科研活动以科研课题的方式在高校院所进行,高校院所具体负责科研攻坚的最基本团队单元是课题组,课题组一般由导师和研究生组成。
国家规定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为了便于导师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和管理,国家给予了导师两个关键权力,一个是研究生发表论文需要导师最终定稿投递,论文是判断研究生能力最重要的依据之一,这关系到研究生将来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另一个是研究生毕业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必须要经过自己的导师签字同意,如果无法毕业就要延期继续苦熬甚至最终被清退一无所获,这让很多研究生异常恐惧。这两个权力都关系到研究生的切身利益和前途命运,所以研究生在很多重要事情上必须遵从导师意见,就像被人扼着咽喉,捏着七寸,没什么话语权。这种制度叫导师负责制,这让导师对研究生有了非常强力的管理权。
九、研究生教育的决定性作用
我国科研面临的几大问题由来已久,可以概括为理论创新乏力、实用技术不强、科研经费浪费、学术造假泛滥、教育水平不高和人员权益受损等,接下来我们就逐条展示如何从研究生教育这个新角度入手剖析中国科研的几大问题,剖析清楚原因自然就能找到解决方案。
1、理论创新乏力
(1)直接原因
先来看两句话:
第一句,韩启德院士于2018年在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成立大会上指出:已经提了半个多世纪的科研人员“要把5/6时间花在科研上”至今未能实现。
(韩启德院士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大医学部主任,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第二句,有一位著名院士在一次全国顶尖科研大会上的公开发言:“我已经几十年不做实验了,只有在照相的时候才穿一会白大褂,我做实验干什么呢?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多打几个电话,多搞一点科研基金。”
这就非常清晰了,两位院士的话,一正一反,相互印证,说明了一个非常普遍的事实,也给出了创新乏力的最根本原因,这个原因简单到就像一句废话:为什么优秀成果少?因为根本就没干活,这就像为什么走的不远呢?因为根本就没往前走,为什么没吃饱呢?因为根本就没怎么吃,完全一样。科研人员连最基本的科研时间都保证不了,都在忙别的,就没有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去,怎么会有大量优秀成果呢?
(2)权威证据
2019年,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公布了两年一次的博士生现状调查结果,其中也给出了针对中国博士生的调查结果。
重点摘要如下:
690名中国博士生受访,只有 55% 的人表示对自己的博士生涯有一点满意。而在针对国外学生的调查中,这一数字为 72%。
多数受访者态度比较消极。
通常来说,中国学生只有很短的时间来和导师或者老板来讨论职业方面的事情。
一位受访者说:“不幸的是,许多导师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帮助和指导,因为他们忙于申请资金以及其他业务。”
一些受访者抱怨说:“他们的实验室更像是业务场所,而不是培训基地。大老板拥有绝对掌控权,实验室里的其他人只能算是工人。”
另一位受访者说:“许多实验室都有时钟,记录着每个成员到达和离开的时间,与其说是师生关系,不如说是劳资关系。”
一位受访者表示:“导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在学生身上,以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
(首次在今日头条媒体《机器之心》文章《Nature调查:读博难,在中国读博难上加难》看到这个报告并引用)
(3)内部机制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科研人员(导师)大部分时间不在实验室,他们怎么又能拿出一定的成果向国家交差呢?也很简单,找人代替自己就行了,就像孙悟空拔根汗毛变化出自己的替身,对科研人员来说,他们的替身就是研究生,因为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员很多同时也是研究生导师,他们具有双重身份,这样就轻而易举的让研究生成了自己攻坚克难的替身,而可以这样做的法宝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导师负责制,导师负责制赋予了他们指挥研究生的权力,至此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
导师们会把很多自己必须也要参与的科研活动全部交给研究生,例如把查阅文献,想思路,做实验,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论文等任务都基本交给研究生,而导师只负责拿到科研基金、制定科研大方向、审核实验方案和最终修改投递论文,对于平时的具体研究只是以和研究生在会议室讨论的形式参与,不参与具体业务,久而久之,离一线实验越来越远,其指导也越来越偏离实际。
所以研究生都把自己的导师叫作老板,而在导师眼中,研究生就是廉价劳动力,研究生的待遇根本上说是国家给的,导师却可以随意指挥。
(4)双重浪费
这首先造成了导师群体的智力浪费,名义上他们是科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主要参与者,实际上参与很少,没怎么干活。
这也造成了一种匪夷所思的局面,实际上研究生才是我们科研的真正主力军,但他们也确实是一群娃娃兵,还没有“长大”,还没有成熟,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更糟糕的是他们同时也没有足够的权力自由探索,因为他们还要受导师的指导,这种指导往往又由于导师远离实验一线而偏离实际,甚至造成误导,所以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理论创新的可能,只能模仿一下著名期刊的文献设计个思路发发文章毕业而已。
这些最终造成了导师和研究生群体共同的智力浪费,一个有能力不用,一个能力不够还不能充分发挥,在这种情况下理论创新绝不可能硕果累累。
(5)真实逻辑
一般都认为科研人员(导师)由于申请基金步骤太多、会议太多、职务太多等不能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去,太多事让他们分心,所以改革的重点在于减少这些事务,但这些事务都是外因,只要他们可以让研究生代替自己进行科研活动,即使没有了这些事务,他们有大量时间和精力,还可以用来干其他事情,依然不会全用在科研上,但如果他们不能使用研究生代替自己,只能自己非常投入才能有成果,而这些成果又直接和待遇挂钩,则他们一定会全身心投入,而且所有妨碍他们全身心投入的措施都会无法落地执行,他们会自发的强烈反对,天天写基金申请书、开会、兼职等,自己不做实验,就没有成果,就失去了作为科研人员争取一切待遇的基础,失去了在科研界立足的根本,这样谁还敢不先做好本职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人员投入时间和精力不够的问题。
2、实用技术不强
(1)根本原因
上一页:“双控”之下,高耗能企业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