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十大关键技术
添加时间:2021-06-15 点击次数:281
当今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日益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杜小勇在《国家治理》周刊撰文,对加快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十大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
信息技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机理
传统上,世界被划分为人的世界和物理世界。人的一切活动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自从信息技术出现,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发展,逐渐地形成了一个新的三元世界观,即在人的世界和物理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数字世界”,也称为信息空间。物理世界中对象的状况和人的世界中人的行为都可以通过各种类型传感设备,在数字世界里形成一个“数字孪生体”;人对物理世界的认识,也可以通过对数字世界中的数字孪生体的认识来完成。这就使得人对物理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多了一条更加有效的通道,人们可以通过数字对象了解物理世界真实对象的性质和规律,并通过“控制器”达到与物理世界交互的目的。比如,以前我们开车很难知道更远前方的路况,只能凭借长期行车经验,来规划行车路线。现在,可以利用GPS等手段,收集全部的红绿灯、摄像头、交通拥挤度等交通实况,在数字空间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交通运行实况图。在这一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软件可以形成交通运行态势图,并对未来的道路交通状况进行预测。这样就可以为每一位司机提供交通路线选择的推荐和指导,从而极大提高交通效率。
加快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十大关键技术
首先是数据获取技术。各种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物理世界的对象的状态信息,源源不断地传送到数字空间,并在这个空间中传递。只有获得了足够多的数据才有可能建立起足够清晰的数字对象。
其次是数据汇聚技术。为了更加准确地描述物理世界的对象,来源不同的数据需要进行汇聚,形成一个统一的描述。但是由于数据的产生是有成本的,涉及不同部门的利益,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汇聚方法和手段,包括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数据服务,数据交易等。
第三,数据整理技术。数据整理包括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在数字空间中有一条基本的规律——垃圾数据是不可能产生价值的。因此,如何提高数据的质量,建立数据的关联,提升数据的价值非常重要。
第四,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基础设施。海量的数据需要有效地处理和管理,未来大数据的存储和计算系统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就如水和电一样,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城市的政府治理能力如何,可以用这个城市的数据基础设施的规模和水平来衡量。
第五,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价值,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去发现,数据科学家将成为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职业之一。
第六,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的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技术是人工智能的典型代表,可以用于对复杂数据建模,对趋势变化进行预测,从而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提前干预。
第七,区块链技术。互联网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和你说话的是人还是狗”。实名制等举措并没有在技术上解决互联网社会的信任问题。区块链可以看作是信任基础设施,使得互联网社会有了信任的基础。这对于社会治理而言,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第八,数据可视化技术。它是指将集中的数据以图形图像等直观的形式表示出来,并利用交互式分析工具以洞察和发现其中未知的规律的技术。社会治理离不开人在数字空间的参与,在上面交通路况的例子里,如果只是一组冰冷的数字,没有很强直观性的数据展示,很难被用户接受。
第九,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它是指个人隐私数据在数字空间中获得保护的技术,包括数据脱敏、数据加密、数据封锁等。由于个人的数据就像一条长长的尾巴,源源不断地进入数字空间,个人的隐私信息也在其中。如果不加以保护,侵害个人隐私的情况将比物理世界中要严重的多。
第十,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安全是基于大数据的信息系统的底线,是红线。没有信息安全保障的信息系统是危险的,一旦被破坏将是灾难性的。信息安全技术内容广泛,既有计算机系统安全,也有网络通讯安全,既有软件代码安全,也有数据安全,等等。
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要认识到,数字化的关键是“重构”,即对现有体系的重构,绝不是传统信息化的概念。信息化强调的是效率的提升,而数字化强调的是体系的重构,思维方式的改变。阿里巴巴对于商业模式的重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二,数字化重构对于现行系统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要充分预估其中的困难,只有解放思想,坚定信念,攻坚克难,持续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效。
第三,要将人的主体性放在中心位置。治理的目的是为了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任何时候,人都不能成为技术的客体,受技术的控制。
第四,技术是中性的,没有好坏之分,但是使用技术却有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因此,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技术伦理问题,不要因为误用技术而对人带来伤害。
第五,要扎牢信息安全的底线不松懈。在数据成为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后,一切基础设施所具有的安全性问题都要考虑到,决不能因其看不见摸不着而放松警惕。对于可能出现的故障要有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