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宪:发展头部产业,提高“数字化+”能力
添加时间:2020-03-25 点击次数:360
现在大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词,或许都耳熟能详了。但常常听到有人说“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是业界的一种说法”,这其实是一种错误认识。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已正式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明确要求“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同时,还列举了一些具体的产业领域,如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可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继高技术产业之后,对“头部产业”发展作出的新概括。
“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增加数字创意产业,并将它们整合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与新能源)、高端装备与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数字创意等六大产业领域。2018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又加入了相关新兴服务业(领域)。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明年将开启“十四五”规划。可以期待,在“十四五”规划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会增加新的内容,也可能有新的概括。
大致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体现了以下几个特征:其一,高科技含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涵上与高技术产业是一致的。其二,先导性、支柱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先导性,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支柱性。其三,能够满足重大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可通过改变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运行带来了巨大考验。具体到产业发展,一个基本判断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疫情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两股力量的合流预示着,疫情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能力化危为机,加速引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事实上,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危机时有发生。有些危机是源于经济运行本身的问题,有些则是因为战争、疾病等突发事件而导致的。在程度上,危机的影响不尽相同,但如何尽快恢复经济生产、实现社会正常运行,是危机后的头等大事。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发展常常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和机遇。
以2003年的非典疫情为例,当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旅游、交通运输、商业零售、餐饮、会展等领域。由于整个疫情发生的时间不是很长,非典过后,因疫情被抑制或延迟的消费需求、消费力再趋活跃,中国经济重新驶入“快车道”。
即使受非典影响较大的一些产业,也不全是负面影响。相反,非典疫情大大加快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催生出更多的网上交易和电子商务。其中,“非接触经济”使第三产业的构成发生很大的变化,也促使很多企业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营销方式和服务方式。
当前,按照中央要求,非重点地区的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我们看到,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技术的支持下,物联网、远程医疗、视频会议与在线办公等已经并将进一步得到迅速发展;用户行为习惯的改变,在疫情结束后有望得到延续,或将促进相关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
可以说,从互联网化到数字化,蕴藏了化危为机的各种可能。同时,无论从市场容量、产业成熟度和人力资本情况来看,中国仍然是国际资本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热土。
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数据显示,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19%,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营收入的比重超过25%。2010年至2018年,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1%,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8.7个百分点,比GDP增长高9.6个百分点。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近10年来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年均7.5%的中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拉动作用。正是这一高速增长,有力地对冲了其他领域的下行压力。
从空间上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作为产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源自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和新兴产业都具有集群的空间特征,这是被实践证明的,也是被实证研究证实的。
所谓创新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特指某个物理空间聚集着别的地方难以模仿的创新创业资源,并由此培育出新创企业和新兴产业。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形成创新集群、新兴产业集群。创新需要若干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如人才、资本、基础设施、创新生态甚至气候。这些要素和条件要同时存在且均衡配置,要求近乎苛刻。
所以,创新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一般生成于某个中心城市,分布于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地方。所幸,在上海、深圳、北京、杭州和成都等地,就拥有发展创新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
战略性新兴产业究竟如何化危为机?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来看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下游”。
在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年代,我们有基础产业和加工产业的分类。前者通常称为上游产业,后者就是下游产业。
一般认为,基础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对其他产业发展起着制约和决定作用的产业群,如能源、交通运输、原材料等部门。一国基础产业越发达,国民经济发展后劲越足,国民经济运行就越有效,人民生活就越便利,生活质量也就越高。因此,要使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发展基础产业。过去40多年来,中国经济在众多发展中国家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与基础产业的发展有关。
至于加工产业,主要是指对采掘业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对加工产业产品进行再加工、对零部件进行装配以及修理加工产品的产业部门。
这一分类方法同样适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也有类似的基础产业、加工产业之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产业包括数字基础产业、绿色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基础产业。最近有一个热词“新基建”,就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产业是基本吻合的。
新一代信息技术呼唤相应的新一代基础设施产业。具体来看,数字基础设施包括三大类基础设施:一是信息网络,二是大数据中心,三是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信息网络是重中之重。现阶段,信息网络建设的四大方向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窄带物联网和北斗导航。
其中,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与低延时特点,为新一代通信技术发展打下了关键性基础;互联网协议第六版比上一代提供了更多的IP地址,还具备更高的安全性,正在打开新一代互联网的广阔发展空间;窄带物联网利用窄带LET技术承载物与物的联结,有望实现万物互联,进而促成物联网崛起;北斗导航对中国导航技术自主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到2020年将实现全球覆盖。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无论从主观愿望还是客观效果来说,绿色可持续发展都成为必要。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相对于人口急剧增长和经济规模扩大,绿色基础产业建设严重滞后。
传统上,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燃气供应与环境绿化等。应该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些设施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扩展与升级,不仅涵盖城市,也涵盖城市以外的广大地区。
在美国,绿色基础设施被定义为国家自然生命保障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网络,包括水系、湿地、林地、野生生物的栖息地及其他自然区,绿色通道、公园及其他自然保护区,农场、牧场和森林,荒野和其他支持本土物种生存的空间。可见,绿色基础设施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亮点,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趋势相呼应。
再来看公共服务基础产业,此次疫情暴露了公共卫生体系两个方面的短板。在“软”的一面上,主要表现为前期应急反应有一定的滞后。这是一个有待优化、完善和改革的课题。在“硬”的一面,主要表现为公共服务基础产业尤其是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不足。
在公共卫生和医疗领域,按人均计算,我国无论是医院、病床和设备数量,还是医生和护士数量,都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更为短缺。
当然,公共服务基础产业还包括教育、文化、体育、社区服务设施等。它们一起担负着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下游产业又包括哪些呢?例如,数字创意产业领域就是一个典型的下游产业,还有游戏娱乐与体育融合的电子竞技产业等。这一下游产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持续的创业创意过程中不断催生新的产品、服务、业态和行业。
以上通过类比,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下游”,这主要是从产业格局的角度来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所以能够化危为机,还在于其显著地表现出“转型重生”和“无中生有”的发展特征,由此就构成另一个基本格局。这一特征和格局的形成,与新科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路径有关。
一个路径是新科技作为一种驱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使其转型升级。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在其他产业领域的广泛使用,会引发产业运作方式的显著改变,使旧产品、旧服务转变为新产品、新服务,使旧产业重生为新产业。
例如,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技术的深度使用,助力传统汽车向无人驾驶汽车演进。由此,围绕传统汽车形成的产业生态将逐步被颠覆,从而形成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兴汽车产业及产业生态。
传统产业在与新科技融合后的生产率提升、成本降低、竞争力增强、市场规模扩大、盈利状况改善等,反过来又会带动对新科技的需求。
另一个路径是新科技直接转化为可供销售、消费的产品或服务。当这些产品或服务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新行业。
例如,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而来的云计算服务、大数据服务,从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而来的虚拟现实头盔、眼镜以及虚拟现实视频,智能传感器与互联网结合而形成的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机器人技术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生命科技产业化形成的基因测序、精准医疗服务,等等。
经过4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中低端产业得到了充分发展,甚至可以说达到了饱和乃至出现过剩。但是,高端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由此,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以产业的现代化力促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延伸产业链、价值链。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互联网网速将成倍提升,“互联网+”和“数字化+”的能力将大大提高,进而催生物联网的实质性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科技的普及应用。在这一背景下,产业链、价值链都将重构和延伸,对国民经济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引领作用。
“转型重生”和“无中生有”可以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化危为机的两大绝招。某种意义上讲,战略性新兴产业所起的不是物理反应,而是一种化学反应。如果引导发展得当,会产生具有颠覆性创新意义的新动能。这正是其能够化危为机的奥秘所在。
当然,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还处于发展过程中。未来,可从产业组织、产业生态和产业政策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提升。尤其是在产业生态上,要进行思路转换。
产业生态的核心是创新生态。如果将之前的创新范式比作目标明确的“工厂”,那么现在的创新生态就是众多“物种”杂居、有可能产生新物种的“雨林”。与此前的机械式、靶向式和精准式创新范式不同,“雨林”范式具有多样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动态性特征。在“雨林”型创新生态中,新的科技创新成果会在一定的概率下产生,进而产出新产品和新服务,形成新兴行业。
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的质量是由连接创新主体、相关要素以及创新环节的各种“链”所决定的,即相互联系和依赖的产业链、配套链、供应链、服务链和社交链等。因此,各种政策措施要有利于与“链”有关的初创企业、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良性互动。唯其如此,产业生态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运作。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已正式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明确要求“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同时,还列举了一些具体的产业领域,如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可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继高技术产业之后,对“头部产业”发展作出的新概括。
“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增加数字创意产业,并将它们整合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与新能源)、高端装备与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数字创意等六大产业领域。2018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又加入了相关新兴服务业(领域)。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明年将开启“十四五”规划。可以期待,在“十四五”规划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会增加新的内容,也可能有新的概括。
大致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体现了以下几个特征:其一,高科技含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涵上与高技术产业是一致的。其二,先导性、支柱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先导性,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支柱性。其三,能够满足重大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可通过改变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运行带来了巨大考验。具体到产业发展,一个基本判断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疫情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两股力量的合流预示着,疫情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能力化危为机,加速引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事实上,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危机时有发生。有些危机是源于经济运行本身的问题,有些则是因为战争、疾病等突发事件而导致的。在程度上,危机的影响不尽相同,但如何尽快恢复经济生产、实现社会正常运行,是危机后的头等大事。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发展常常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和机遇。
以2003年的非典疫情为例,当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旅游、交通运输、商业零售、餐饮、会展等领域。由于整个疫情发生的时间不是很长,非典过后,因疫情被抑制或延迟的消费需求、消费力再趋活跃,中国经济重新驶入“快车道”。
即使受非典影响较大的一些产业,也不全是负面影响。相反,非典疫情大大加快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催生出更多的网上交易和电子商务。其中,“非接触经济”使第三产业的构成发生很大的变化,也促使很多企业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营销方式和服务方式。
当前,按照中央要求,非重点地区的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我们看到,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技术的支持下,物联网、远程医疗、视频会议与在线办公等已经并将进一步得到迅速发展;用户行为习惯的改变,在疫情结束后有望得到延续,或将促进相关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
可以说,从互联网化到数字化,蕴藏了化危为机的各种可能。同时,无论从市场容量、产业成熟度和人力资本情况来看,中国仍然是国际资本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热土。
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数据显示,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19%,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营收入的比重超过25%。2010年至2018年,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1%,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8.7个百分点,比GDP增长高9.6个百分点。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近10年来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年均7.5%的中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拉动作用。正是这一高速增长,有力地对冲了其他领域的下行压力。
从空间上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作为产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源自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和新兴产业都具有集群的空间特征,这是被实践证明的,也是被实证研究证实的。
所谓创新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特指某个物理空间聚集着别的地方难以模仿的创新创业资源,并由此培育出新创企业和新兴产业。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形成创新集群、新兴产业集群。创新需要若干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如人才、资本、基础设施、创新生态甚至气候。这些要素和条件要同时存在且均衡配置,要求近乎苛刻。
所以,创新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一般生成于某个中心城市,分布于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地方。所幸,在上海、深圳、北京、杭州和成都等地,就拥有发展创新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
战略性新兴产业究竟如何化危为机?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来看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下游”。
在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年代,我们有基础产业和加工产业的分类。前者通常称为上游产业,后者就是下游产业。
一般认为,基础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对其他产业发展起着制约和决定作用的产业群,如能源、交通运输、原材料等部门。一国基础产业越发达,国民经济发展后劲越足,国民经济运行就越有效,人民生活就越便利,生活质量也就越高。因此,要使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发展基础产业。过去40多年来,中国经济在众多发展中国家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与基础产业的发展有关。
至于加工产业,主要是指对采掘业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对加工产业产品进行再加工、对零部件进行装配以及修理加工产品的产业部门。
这一分类方法同样适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也有类似的基础产业、加工产业之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产业包括数字基础产业、绿色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基础产业。最近有一个热词“新基建”,就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产业是基本吻合的。
新一代信息技术呼唤相应的新一代基础设施产业。具体来看,数字基础设施包括三大类基础设施:一是信息网络,二是大数据中心,三是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信息网络是重中之重。现阶段,信息网络建设的四大方向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窄带物联网和北斗导航。
其中,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与低延时特点,为新一代通信技术发展打下了关键性基础;互联网协议第六版比上一代提供了更多的IP地址,还具备更高的安全性,正在打开新一代互联网的广阔发展空间;窄带物联网利用窄带LET技术承载物与物的联结,有望实现万物互联,进而促成物联网崛起;北斗导航对中国导航技术自主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到2020年将实现全球覆盖。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无论从主观愿望还是客观效果来说,绿色可持续发展都成为必要。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相对于人口急剧增长和经济规模扩大,绿色基础产业建设严重滞后。
传统上,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燃气供应与环境绿化等。应该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些设施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扩展与升级,不仅涵盖城市,也涵盖城市以外的广大地区。
在美国,绿色基础设施被定义为国家自然生命保障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网络,包括水系、湿地、林地、野生生物的栖息地及其他自然区,绿色通道、公园及其他自然保护区,农场、牧场和森林,荒野和其他支持本土物种生存的空间。可见,绿色基础设施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亮点,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趋势相呼应。
再来看公共服务基础产业,此次疫情暴露了公共卫生体系两个方面的短板。在“软”的一面上,主要表现为前期应急反应有一定的滞后。这是一个有待优化、完善和改革的课题。在“硬”的一面,主要表现为公共服务基础产业尤其是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不足。
在公共卫生和医疗领域,按人均计算,我国无论是医院、病床和设备数量,还是医生和护士数量,都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更为短缺。
当然,公共服务基础产业还包括教育、文化、体育、社区服务设施等。它们一起担负着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下游产业又包括哪些呢?例如,数字创意产业领域就是一个典型的下游产业,还有游戏娱乐与体育融合的电子竞技产业等。这一下游产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持续的创业创意过程中不断催生新的产品、服务、业态和行业。
以上通过类比,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下游”,这主要是从产业格局的角度来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所以能够化危为机,还在于其显著地表现出“转型重生”和“无中生有”的发展特征,由此就构成另一个基本格局。这一特征和格局的形成,与新科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路径有关。
一个路径是新科技作为一种驱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使其转型升级。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在其他产业领域的广泛使用,会引发产业运作方式的显著改变,使旧产品、旧服务转变为新产品、新服务,使旧产业重生为新产业。
例如,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技术的深度使用,助力传统汽车向无人驾驶汽车演进。由此,围绕传统汽车形成的产业生态将逐步被颠覆,从而形成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兴汽车产业及产业生态。
传统产业在与新科技融合后的生产率提升、成本降低、竞争力增强、市场规模扩大、盈利状况改善等,反过来又会带动对新科技的需求。
另一个路径是新科技直接转化为可供销售、消费的产品或服务。当这些产品或服务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新行业。
例如,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而来的云计算服务、大数据服务,从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而来的虚拟现实头盔、眼镜以及虚拟现实视频,智能传感器与互联网结合而形成的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机器人技术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生命科技产业化形成的基因测序、精准医疗服务,等等。
经过4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中低端产业得到了充分发展,甚至可以说达到了饱和乃至出现过剩。但是,高端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由此,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以产业的现代化力促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延伸产业链、价值链。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互联网网速将成倍提升,“互联网+”和“数字化+”的能力将大大提高,进而催生物联网的实质性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科技的普及应用。在这一背景下,产业链、价值链都将重构和延伸,对国民经济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引领作用。
“转型重生”和“无中生有”可以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化危为机的两大绝招。某种意义上讲,战略性新兴产业所起的不是物理反应,而是一种化学反应。如果引导发展得当,会产生具有颠覆性创新意义的新动能。这正是其能够化危为机的奥秘所在。
当然,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还处于发展过程中。未来,可从产业组织、产业生态和产业政策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提升。尤其是在产业生态上,要进行思路转换。
产业生态的核心是创新生态。如果将之前的创新范式比作目标明确的“工厂”,那么现在的创新生态就是众多“物种”杂居、有可能产生新物种的“雨林”。与此前的机械式、靶向式和精准式创新范式不同,“雨林”范式具有多样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动态性特征。在“雨林”型创新生态中,新的科技创新成果会在一定的概率下产生,进而产出新产品和新服务,形成新兴行业。
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的质量是由连接创新主体、相关要素以及创新环节的各种“链”所决定的,即相互联系和依赖的产业链、配套链、供应链、服务链和社交链等。因此,各种政策措施要有利于与“链”有关的初创企业、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良性互动。唯其如此,产业生态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