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更新组织架构: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新质生产力
添加时间:2024-07-31 点击次数:177
7月16日,科学技术部官网发布了最新组织架构,科学技术部直属事业单位进行了重要调整。在相应调整中,重组新设立了3个重要机构,分别是:科学技术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科学技术部新技术中心、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中心。这一系列变动透露出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新动向和未来重点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通过机构改革,科技部主要负责科技创新战略的顶层设计,对国家科技创新的统领性会更强。
在此之前,6月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也对我国目前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工作作出了系列部署,明确针对我国科技创新组织化协同化程度不高,科技资源分散、重复等问题,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同时,完善区域科技创新布局,强化央地协同联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要改进科技计划管理,深化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改革,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
把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摆在突出位置
科技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超过3.3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多年蝉联世界第一,高被引论文数保持世界第二位;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向中国创造稳步迈进。
在2023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我国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2024年6月25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科技委员会主任丁薛祥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这是自去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通过、中央科技委员会成立至今一年多时间以来,中央科技委员会主任公开露面,而多个地方省份的省级科技委员会主任,则由省委书记、省长共同担任,规格空前。
丁薛祥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强化需求牵引和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科技创新注入动力活力,健全科技规划和政策制度体系,加强科技创新资源统筹,加快解决科研人员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支撑,完善科教协同育人和引才用才机制,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快培养急需紧缺科技人才。以开放合作携手世界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全方位扩大交流合作,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重组后的科技部职能更加集中,工作重心将向科技创新和科学基础研究倾斜,在解决‘卡脖子’技术方面还会进一步发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按照党中央部署,科技部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破除制约科技创新活力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近日公开表示,科技部将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加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良性循环;健全科技创新治理机制,完善新技术研发应用的法律制度,优化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土壤。
日前,科技部官网发布了最新组织架构,科学技术部直属事业单位进行了重要调整。在相应调整中,重组新设立了3个重要机构,分别是:科学技术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科学技术部新技术中心、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中心。
据介绍,新设立的科学技术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预示着我国将更加注重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将在新兴产业、高新技术领域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科学技术部新技术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中心的设立,将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马亮指出,通过机构改革,科技部在规划和组织科技创新方面的自主性和超然性可以得到强化,对科技创新的统筹协调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马亮表示,完善科技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因为我国的科技激励机制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和间接制约了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要想全面发挥各类主体的创新能动性,就需要加强和优化科技激励机制,通过科研人员离岗不离职创新创业、揭榜挂帅等创新机制,激励更多人和组织投身科技创新事业。不能让科研活动偏离国家科技创新主战场,让科研成果束之高阁睡大觉。
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技创新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今年以来,各地区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同时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增强,新质生产力培育成长。
从重大科技成果上看,今年以来大国重器频频“上新”,国内首个“地面空间站”通过验收,C919大型客机累计交付6架,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成功搭建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试验网,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持续提升,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动能。
从最新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也可以看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扎实推进,新产业新产品日益成为新的增长点。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智能手表等智能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1.6%、22.8%、10.9%。
“只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新发展和新产业的发展,才能检验并彰显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价值,真正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也才具有生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近日发文指出,科技创新的出现会深刻重塑生产力基本要素配置方式与组合,由此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并运用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技术、新工艺等加速已有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互促发展,将先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从而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科研和生产的重要桥梁,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从此前科学技术部的高新技术司与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两个部门转入工业和信息化部,也能看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思路调整。
黄群慧指出,科技创新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等多级跳,才能真正驱动产业创新,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专利是创新的重要衡量要素,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而专利产业化则是一个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可以让专利成果发挥最大价值、带来实际效益。
《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在去年正式印发,到2025年,将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全国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00亿元。《“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也早就将“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作为重点工作任务,预期到2025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13%。
然而,专利转化,特别是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仍有待提升。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我国科研单位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13.3%,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这背后,有部分专利与市场脱节、产业化价值不高的原因,也有专利转化运用渠道不畅等机制体制障碍。
“目前,不少高校的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都是以论文发表为导向,而科技成果转化占比不高。这个根本性的‘指挥棒’不变,科技成果转化的价值得不到重视,就很难指望高校科研人员会注重科技成果转化。”马亮说。
在马亮看来,校企合作毫无疑问可以更好解决企业研发面临的现实问题,但是目前在高校科研人员管理方面还未形成与之配套衔接的制度,所以科研人员往往不敢也不愿进行校企合作。
对此,马亮建议,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制度,允许和鼓励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通过技术入股、专利入股等方式进行科研合作和成果转化。高校应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部门,聚焦科研成果转化的管理和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配套服务,方便他们申请和转让专利。
秋凡科转转载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页:揭秘:数据资产入表“七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