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与科技创新:双生态培育的理论框架与路径探寻
添加时间:2024-07-11 点击次数:217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未来产业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也给我国高等教育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及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产业与科技创新的双生态培育,应从拓宽未来产业人才培育的广度、注重未来产业人才培育的深度、深化未来产业人才培育的多主体协同程度入手,优化人才、资本和技术等创新要素组织配置,提高集聚程度,完善产业创新生态,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科学力量。
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全面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打造标志性产品、壮大产业主体、丰富应用场景与优化产业支撑体系这六个方面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并提出要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中科院项目评估与战略规划咨询中心主任王宏伟认为,未来产业以满足当下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可以有效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未来产业通常具有科技含量高、牵引带动性强、颠覆性强、不确定性大、长期性投入高、生态属性强等特点。与已经市场化、产业规模化的成熟产业相比,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并伴随着投资、创新、技术伦理等多重风险。因此,必须打造多维度立体化的产业生态,并匹配相应的科技创新生态作为支撑。科技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由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两个方面构成,想要获取最优产出比就需要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创新、高效创新,以人才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优化配置各类资源。
科技创新带来的前沿技术与颠覆性科研成果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促进未来产业实现从“0”到“1”的突破;未来产业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成果转化的载体并搭建应用场景,能夯实科技创新根基,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从“1”到“100”的飞升。未来产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贯穿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唯有将未来产业生态培育与科技创新生态培育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链,才能更好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一、生态链催生未来产业
相较于传统产业,未来产业具有较明显的区域细分特性,因此更加依赖区域产业生态培育。事实上,许多未来产业都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硅谷,其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产出更高的人类系统,关键因素包括天赋的多样性、跨越社会壁垒的信任、高于短期理性的动力、促进快速多样合作的社会准则和个人体验,强调基石人物、基石组织起到的聚合作用等”。
数字经济时代,促进未来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从系统层面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问题,只有围绕核心技术推进生态化创新,才能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形成领跑优势。系统培育未来产业需要激发开放协同创新的强大势能,因而构建面向未来产业的完备生态链至关重要。生态链能够推动未来产业建设形成、促进产业核心技术颠覆性发展、加快技术应用落地并在通过规模效应实现降低未来产业成本的同时提升竞争优势。
“双生态”的科研组织形式推动未来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无形技术形态到有形产业集聚。在未来产业培育的早期,需要改变大园区“见林不见木”的情形。在一个相对较小的集聚区内,如精心设计的楼宇、具备专业化服务的大学科技园,着力推进集聚区项目策划、优化产业配套、精准招商引资引智、建设专业化智能化大数据平台等,营造最适宜的产业孕育生态和科技创新生态,不断推进优质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的集聚发展,最终形成未来产业集群。
生态链促进未来产业技术颠覆性发展。重大的技术突破、开创性的科学发现、基础理论的深入探讨往往是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单一研究主体难以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往往需要众多研究机构在多个环节相互支持合作。未来产业的发展依托前沿科技的颠覆性突破,高度依赖纯理论研究和原始创新,因而不得不依赖于完备的创新生态链。良好的生态链能为未来产业提供各个领域的高水平人力资本、来自多方主体的资金投入、运转良好的制度机制,这样的研发氛围才能保障未来产业始终走在时代前沿,为社会带来技术变革。
生态链为未来产业技术落地搭建应用场景。未来产业中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前沿技术创新的应用转化范围、路线往往是不固定的,属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萌芽阶段,在量产盈利前往往需要不断地试错、改进、调整,这就涉及生态链研发生产各个环节多个参与主体的协调共生。一旦生产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未能衔接,例如,某一参与主体发展滞后,辅助设施不完善,关键技术、实验成果、要素缺失等,都会影响未来产业技术的落地。因此,想要促成未来产业相关前沿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将创新成果投产并在现实场景中规模化应用,就必须依靠完备生态链的构建。
生态链提升未来产业与科技创新要素的集约化程度。根据“四度”产业创新共同体理念,应较为灵活地处理生态链高度、密度、社会支持度、融合度四者间的关系,优化产业与内部创新要素的配置结构,全力打造“热带雨林式”未来产业生态链条。企业集约化程度越高,配套型、互补型产业越丰富,就越能实现分摊固定成本、降低原材料价格、形成网络效应,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形成未来产业的竞争优势。生态链的构建能够有效集聚不同创新要素。一是提升企业和人才等要素密度。特定区域的科技创新效率与区域内部企业、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密度呈正相关,科研机构、人才越密集,资金越充裕,企业越集中,越有可能发生创新的“化学反应”。二是提升技术创新活动密度。生态链中高密度的技术创新活动及创新链的专业化分工会形成技术创新的集聚,这将降低未来产业创新要素的投入成本,对未来产业所在区域的创新活动产生正向的外部性。
综上所述,完备的创新生态链条带来的主导性高校与研发机构、顶尖转化中介、一流龙头企业,对地区未来产业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与地方企业的密切合作已经是大势所趋,终将成为助力科技创新、顶尖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入推进校地合作,更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过不同主体的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二、生态链服务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既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又是我国在世界新一轮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的核心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必须聚焦新型产业链重点领域,打通从研究、技术攻关到产业化应用的链条。完备的创新生态链使科技创新从分散走向集聚,通过推动技术融合,多主体、多环节叠加发力推动科技创新的质变。
生态链推动技术融合引领科技创新。某产业的内部技术革新能够影响其他产业内部产品的价值创造过程,即发生了技术融合。未来科技创新的趋势已经由传统的单一领域内部的技术突破转变为跨行业、跨领域的前沿科技群在技术融合的情境下协同创新,单一生态下单学科的“科学—技术—实验—应用”线性科技创新路径难以快速吸收其他学科创新的精华,可能会扼杀“智力冒险”,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快速形成发展的未来产业。而创新生态链中,性质迥异的科研主体、不同领域的前沿技术、琳琅满目的研究资源在前沿科技高度应用的基础上有了相互作用、跨界融合的机会,进而形成新的科技创新要点,引发新时代的“科技大爆炸”。
生态链集聚多主体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从科技创新演化的角度出发,当代的科技创新已不再是科学家、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能够独自推进的活动,而是需要多个主体共同交流参与的高频率、长周期、大范围项目,科技创新参与主体也发生了由零散性、个别性到集中性、复合性的转变,而生态链的形成有利于更多主体参与科技创新功能协同进程。在完备的创新生态链中,政府、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根据各自在科技创新中的功能定位同向发力,形成既有各自分工又有协同配合的有机创新整体。其中,政府负责制定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并通过各种财政激励措施和资金投入来支持高校与企业的研发活动;高校与科研院所一方面进行基础性的知识创造,另一方面也结合企业需求对某些技术进行集中攻关;企业在推进自身生产环节的技术创新的同时,提出“订单式”的创新需求,并将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前沿技术成果尽可能地推向市场。在生态链中各个主体的分工协同下,科技创新在目标与问题导向中通过复制、变异等过程不断发展,促使新成果的“井喷”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进而推动生产力边界日益拓展。
生态链助力科技系统多环节联动创新。科技创新的多环节协同是指生态链中系统性的科技输入、创造、转化、应用等环节协同一致、衔接匹配,共同促进科技成果服务产业发展的复合过程。输入环节既包括软性的制度、体制机制、创新氛围等环境输入,又包括科研人才、研发资金、基础性共享知识等硬性输入,还包括上文分析的各个主体如高校与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的投入;创造环节包括基础性知识的“元”创造与成果运用的产业化创造;转化环节既有科研院所对自身研发成果进行的自主性转化,也有企业在生产实践中探索的个性化转化;应用环节则是企业独自进行或高校与企业合作进行的谋求低成本投入、高经济效益产出的市场化改造。不同的环节在生态链中基于相同的目的前后协同,促成了科技创新“元”知识快速发展、成果加速落地、创新产业日益成熟。
因此,在生态链带来技术融合进而创新的前提下,多主体功能与多环节配合协调都内含生态系统自我演化组织的逻辑。生态链中诸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等不同主体能够清晰认知自身的定位与职责,主体间互动伴随着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演进发展,输入、创造、转化与应用环节也都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涌现过程的不断完善;而科技创新通过复制性、变异性等机制,也将在一次次的解决问题、通向目标的演化中反哺生态链的建设。
三、双生态培育的路径探寻
高等教育未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一个促进信息流动、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生态系统是培育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复杂系统理论揭示了科技创新的产生过程,涌现新知识的复杂网络难以由单一的权威源形成,而是由众多个体和组织通过竞争、交互协作、互联互通构成,因此技术创新较之过去更加灵活开放。鉴于此,我国高校只有深刻认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正确发展方向,立足技术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全人类的进步发展,才能彰显新时代世界一流大学的责任担当。为夯实未来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高校不能仅参照传统的长周期、重理论、学科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是应该在结合大学应承担的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学科转化、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要求的教育分类与评价体系,促进先进知识的传播。未来人才是未来产业生态的基石,拓展未来人才培养的广度、深度及多主体协同程度,高校才能够实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第一要拓宽未来产业人才培育的广度。第二要注重未来产业人才培育的深度。第三要深化未来产业人才培育的多主体协同程度。
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创新生态培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深刻体现了党中央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党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当前,科技发展正面临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向未来产业转型的阶段,这一转型过程也对原始创新、要素市场和产业生态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不断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为破解当前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创新生态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可结合不同地区实际情况从以下方面针对性施策:第一要提升不同创新主体协同各创新要素的内在能力,提升产学研融合程度,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优化产学研创新网络。第二要营造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环境,健全协同创新的保障与激励机制。第三要优化产业分工及产业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形成地区竞争优势。
四、结语
未来产业与科技创新的双生态培育,是响应党中央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战略部署,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现实路径。为此,必须打造多维度立体化的产业生态,并匹配相应的科技创新生态作支撑,通过培育生态链催生未来产业、服务科技创新、培养未来人才,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科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