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的应用场景研究
添加时间:2024-06-28 点击次数:239
1 问题的提出
创新联合体的运营与创新绩效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应用场景的构建是众多因素中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推动创新主体合作创新和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关键条件,对于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促进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发挥重要作用。创新联合体在中国发展较晚,学术界对创新联合体的研究尚且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现有研究已针对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的概念内涵、组建标准、组建程序等展开初步研究,但是对于创新联合体的应用场景还未能从理论上提出指导。研究这一课题为领军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创新联合体应用场景建设中发挥各自的作用提供理论指导,为创新联合体的研究体系增添新的方向和灵感,助力形成完整化、系统化的研究体系并探索未来前沿研究优势。
创新联合体的运营与创新绩效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应用场景的构建是众多因素中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推动创新主体合作创新和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关键条件,对于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促进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发挥重要作用。创新联合体在中国发展较晚,学术界对创新联合体的研究尚且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现有研究已针对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的概念内涵、组建标准、组建程序等展开初步研究,但是对于创新联合体的应用场景还未能从理论上提出指导。研究这一课题为领军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创新联合体应用场景建设中发挥各自的作用提供理论指导,为创新联合体的研究体系增添新的方向和灵感,助力形成完整化、系统化的研究体系并探索未来前沿研究优势。
图1 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应用场景
有助于整合创新资源,破解“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我国创新发展进入新阶段,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目标对各创新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技术难题需要创新联合体进行融合创新。以亨通光电牵头成立的苏州市海洋信息技术创新联合体为例,亨通光电牵头亨通海洋、苏州大学、蓝梭电子、通富集团等10家单位围绕海洋光纤通信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加大联合攻关。经过半年发展创新联合体应用场景已有初步发展,组织架构更加完善,创新成员增加了4家强势单位,技术研发不断突破,在超低损海纤上取得重大突破,在超长距离无中继传输技术攻关中达成世界纪录,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0项目,软著2项目。
有助于领军企业应对多变的市场,拓展前沿领域的深度研究。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研发创新,牵动创新联合体对已有技术和产品性能进行改进和升级,探索前沿领域的开拓创新。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应用场景进行融合研发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对用户潜在需求进行预测和探索,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华为牵头组建的智能汽车业务创新联合体为例,华为敏锐察觉到智能汽车产业生态领域的空缺,进军车联网业务领域,与传统车企(如北汽、长安、广汽等)展开合作,提供智能汽车产品与增值服务,从传统交通工具向电动智能终端升级,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带来汽车行业整体效率质变。
有助于科技创新速度加快,促进创新联合体升级发展。完善应用场景助力重构技术创新体系与商业运作模式,推动联合体内部成员开展高效率的联合技术和产品研发,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信息、资金、人才的融合,在场景实践中实现技术、服务迭代以及新产品的落地转化。以2010年成立的浙江省低压电气产业联合体为例,在浙江正泰电器公司等多家低压电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该平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构建起相对稳定的应用场景,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省级科学技术项目,科技创新速度与质量显著提升,产生一系列标志性科研成果。
政府发布相关法律法规,为创新联合体应用场景发展提供重要指引。由于技术创新的复杂性特点,产学研合作需依赖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政府作为主导者在创新联合体的构建和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国外早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来看,日本政府与美国国会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政府的主导下,包括日本电气、东芝、富士通在内的多家半导体公司联合建立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联盟,日本政府在联盟发展早期投入了大量资金,促进官产学结合的研究开发体制快速发展成熟。美国国会于1984年通过的《国家合作研究法》使得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不再受反垄断法的束缚,同时美国政府对民法、物权法、专利法等基本法案的进一步完善为技术联盟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另外,美国国会利用直接资助、税收豁免和税收优惠的方式为产学研联盟提供便利,更好支持联盟的成长发展。
着力培育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领军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意愿。无论从成员比例、技术创新的参与度,还是从资金的投入来看,领军企业都是创新联盟的牵头方,理应在创新联合体中发挥带动作用。在美国,硅谷的企业积极地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去,这是斯坦福-硅谷模式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硅谷的企业在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不仅担任技术购买者的角色,这些企业还作为出资者为斯坦福大学提供巨额的研究经费和捐赠,原因在于硅谷的企业以跨国公司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占多数,企业为维持核心竞争力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然而企业内部创新成本高、风险高,高校无疑是企业降低研发成本的绝佳合作伙伴。
以契约形式明确组织架构与合作机制,利用地缘优势促进应用场景发展。明确各成员在合作创新组织中的定位是组织发展的重要前提,组织合作机构的设置对组织路径选择和发展特性造成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20世纪末美国克林顿政府组织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由通讯、计算机行业的领军企业牵头国立科研机构和众多高校参与,形成了较为稳健的双层领导结构,构建了三方合作的高效沟通渠道,政府给予企业较大的自主权,在资源整合、生态融合、成果分配和产业分配方面形成契约,创建联合体有效治理结构,实现在集体协商决策中的共同治理,这样的结构和合作机制为产学研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鼓励开放式创新,打造宽松的创新联合体场景环境。营造开放、自由的创新环境促进创新主体保持活力,助力创新联盟的长远发展。硅谷-斯坦福创新联合体一直以来尊崇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理念,斯坦福大学设立了各种基金,为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创立了各种创新创业俱乐部(如亚太学生创业社团等),为师生提供了宽松的创业环境,鼓励师生走出象牙塔走进企业,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开放式创新理念的影响下,校企合作联系更为密切,大量的研究成果顺利地从实验室输送到企业中,开放式创新的理念不仅有利于师生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也拔高和开拓了大学的科研实力与科研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