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的应用场景研究

添加时间:2024-06-28 点击次数:239

1 问题的提出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之后,各省市积极响应,例如,浙江省科技厅制定并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省级创新联合体组建工作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创新联合体建设管理工作方案(试行)》等。北京支持组建的“3C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于2022年7月在北京小米科技园成立,包括小米集团在内的7家领军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珞石、思灵等)和高校院所(如清华、中科院等)等20家创新主体共建创新联合体应用场景,聚集智能制造领域开展合作研发。
创新联合体的运营与创新绩效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应用场景的构建是众多因素中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推动创新主体合作创新和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关键条件,对于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促进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发挥重要作用。创新联合体在中国发展较晚,学术界对创新联合体的研究尚且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现有研究已针对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的概念内涵、组建标准、组建程序等展开初步研究,但是对于创新联合体的应用场景还未能从理论上提出指导。研究这一课题为领军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创新联合体应用场景建设中发挥各自的作用提供理论指导,为创新联合体的研究体系增添新的方向和灵感,助力形成完整化、系统化的研究体系并探索未来前沿研究优势。


2 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应用场景的内涵界定


场景是指在特定时空环境下构建的供特定的参与主体以特定的方式进行互动和连接的情境,时空环境、参与主体和互动方式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要素。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应用场景主要刻画了领军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政府为解决科技难题形成的互动方式、交互关系与连接状态。领军企业牵头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共同构建创新联合体,各创新主体在创新联合体应用场景中承担不同的职责与角色(见图1)。



图1 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应用场景


创新联合体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主要目标,各方主体开展协同合作研究,为完成重大科技项目共同投入资金、知识、人才、技术等资源,共建合作研发、利益和风险共担的应用场景。中央与地方政府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通过制度创新与政策体系为创新联合体应用场景构建提供资金支持与政策引导;科技领军企业作为创新联合体的核心主导者,主动承担起重大科技难题的“出题者”角色,牵动产业链内的上下游企业以及高校和研究院积极参与;科研机构与高等大学瞄准基础研究领域与原始创新,为创新联合体应用场景输送高素质研究型人才资源与科技创新知识资源。


3 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应用场景的现实意义


进入新发展阶段,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的战略选择,推动联合体应用场景构建这一课题针对国际宏观科技竞争态势,以及市场外部环境变化和联合体内部发展三方面需求而提出,对于我国构建升级的创新生态体系、破解“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整合创新资源,破解“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我国创新发展进入新阶段,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目标对各创新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技术难题需要创新联合体进行融合创新。以亨通光电牵头成立的苏州市海洋信息技术创新联合体为例,亨通光电牵头亨通海洋、苏州大学、蓝梭电子、通富集团等10家单位围绕海洋光纤通信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加大联合攻关。经过半年发展创新联合体应用场景已有初步发展,组织架构更加完善,创新成员增加了4家强势单位,技术研发不断突破,在超低损海纤上取得重大突破,在超长距离无中继传输技术攻关中达成世界纪录,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0项目,软著2项目。

有助于领军企业应对多变的市场,拓展前沿领域的深度研究。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研发创新,牵动创新联合体对已有技术和产品性能进行改进和升级,探索前沿领域的开拓创新。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应用场景进行融合研发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对用户潜在需求进行预测和探索,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华为牵头组建的智能汽车业务创新联合体为例,华为敏锐察觉到智能汽车产业生态领域的空缺,进军车联网业务领域,与传统车企(如北汽、长安、广汽等)展开合作,提供智能汽车产品与增值服务,从传统交通工具向电动智能终端升级,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带来汽车行业整体效率质变。

有助于科技创新速度加快,促进创新联合体升级发展。完善应用场景助力重构技术创新体系与商业运作模式,推动联合体内部成员开展高效率的联合技术和产品研发,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信息、资金、人才的融合,在场景实践中实现技术、服务迭代以及新产品的落地转化。以2010年成立的浙江省低压电气产业联合体为例,在浙江正泰电器公司等多家低压电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该平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构建起相对稳定的应用场景,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省级科学技术项目,科技创新速度与质量显著提升,产生一系列标志性科研成果。


4 国外经验借鉴


政府发布相关法律法规,为创新联合体应用场景发展提供重要指引。由于技术创新的复杂性特点,产学研合作需依赖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政府作为主导者在创新联合体的构建和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国外早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来看,日本政府与美国国会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政府的主导下,包括日本电气、东芝、富士通在内的多家半导体公司联合建立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联盟,日本政府在联盟发展早期投入了大量资金,促进官产学结合的研究开发体制快速发展成熟。美国国会于1984年通过的《国家合作研究法》使得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不再受反垄断法的束缚,同时美国政府对民法、物权法、专利法等基本法案的进一步完善为技术联盟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另外,美国国会利用直接资助、税收豁免和税收优惠的方式为产学研联盟提供便利,更好支持联盟的成长发展。

着力培育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领军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意愿。无论从成员比例、技术创新的参与度,还是从资金的投入来看,领军企业都是创新联盟的牵头方,理应在创新联合体中发挥带动作用。在美国,硅谷的企业积极地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去,这是斯坦福-硅谷模式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硅谷的企业在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不仅担任技术购买者的角色,这些企业还作为出资者为斯坦福大学提供巨额的研究经费和捐赠,原因在于硅谷的企业以跨国公司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占多数,企业为维持核心竞争力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然而企业内部创新成本高、风险高,高校无疑是企业降低研发成本的绝佳合作伙伴。

以契约形式明确组织架构与合作机制,利用地缘优势促进应用场景发展。明确各成员在合作创新组织中的定位是组织发展的重要前提,组织合作机构的设置对组织路径选择和发展特性造成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20世纪末美国克林顿政府组织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由通讯、计算机行业的领军企业牵头国立科研机构和众多高校参与,形成了较为稳健的双层领导结构,构建了三方合作的高效沟通渠道,政府给予企业较大的自主权,在资源整合、生态融合、成果分配和产业分配方面形成契约,创建联合体有效治理结构,实现在集体协商决策中的共同治理,这样的结构和合作机制为产学研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鼓励开放式创新,打造宽松的创新联合体场景环境。营造开放、自由的创新环境促进创新主体保持活力,助力创新联盟的长远发展。硅谷-斯坦福创新联合体一直以来尊崇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理念,斯坦福大学设立了各种基金,为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创立了各种创新创业俱乐部(如亚太学生创业社团等),为师生提供了宽松的创业环境,鼓励师生走出象牙塔走进企业,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开放式创新理念的影响下,校企合作联系更为密切,大量的研究成果顺利地从实验室输送到企业中,开放式创新的理念不仅有利于师生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也拔高和开拓了大学的科研实力与科研范围。


5 打造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的“五大应用场景”


推动领军企业开放机会场景,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与合作意愿。机会场景是指领军企业主动向中小企业、研究机构、高校发布合作机会的场景,领军企业作为场景创意提出、场景设计开发、场景资源开放、场景应用示范的主体,带动中小企业在关键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领域合作创新。领军企业牵头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首要条件在于打造和开放机会场景,发挥“出题者”的创新主导作用,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辐射周围企业发展长期和战略合作伙伴,着力打造一批企业为中心,跨领域、跨行业的战略科技力量。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中心等研究基地,为企业创新提供场所硬件支持,培育一批在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已成名品牌的品牌效应,高度重视品牌塑造。为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政府应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在科技领军企业的牵头下,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围绕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合作研发。

建立多元化人才孵化场景,科学设计人才激励机制。多元化人才孵化场景是指由企业和高校合力建立的,通过多元化渠道为创新联合体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场景。高校作为重要的场景人才输送方,应建立开放多元化场景,鼓励各种创新思维和灵感,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孵化渠道:鼓励推进多元化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以产业创新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鼓励高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深入企业内部开展具体细化的科学研究,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鼓励高校与领军企业共建研究机构,在校内校外搭建起创新试验基地、产教融合平台等;鼓励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对提出创新方案的学生给予激励,为学生搭建创新孵化基地。企业作为创新人才的需求方,应在内部建立高素质创新管理人才队伍。针对我国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各省市政府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创新型人才政策、计划和奖励措施,加大对企业创新管理人才在招聘、选拔、管理等方面的扶持,建立一套创新相容的人才激励机制,扩大研究人员的自主权,给企业引进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便利条件。

优化资源要素流转场景,合理安排资金投入。资源要素流转场景是指针对创新联合体内部资金、知识、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流动与转化而建立的场景,优化资源要素流转场景、完善科技资源的投入与配置方式是提高科技资源转化率的关键举措。对创新链各环节经费进行统筹协调,高校和研究机构应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和共性研究投入,增强源头技术供给;国家重点实验室要紧跟世界前沿发展趋势,提出引领性和战略性任务;政府既要发布产业政策积极引导提升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也要完善对创新联合体的财政资金流向的监管机制,监控偏离以及违背创新联合体章程的资金流动,制定目标导向的建议审查程序。

健全产学研用联动场景,形成稳定契约关系。产学研用联动场景是指针对创新联合体的成果传递与转化而建立的场景,健全产学研用联动场景目的在于将整个产业链上所有相关主体联合起来,推动创新联合体应用场景在契约的基础上向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首先,在构建与运行过程中重点对合作链断裂的薄弱环节加以关注,根据实际情况与创新需求对联合体经营模式进行反复论证协商,对投入机制、分配机制、技术标准等规则进行重点阐述,设计有关的监督反馈机制,为创新联合体的长远发展考虑。其次,完善对内对外的技术转化服务体系,对外形成技术授权和合作机制,对内形成技术转化服务体系,促进内外协作高效化。最后,统筹安排创新联合体内部资源的投入使用,提高创新研发过程的规范化程度,高效率破解技术研发与服务创新难题,各类成员间形成精准的联动创新机制。

完善制度政策供给场景,发挥政府的主导优势。制度政策供给场景是指政府发挥主导优势,通过制定引导性政策与制度为创新联合体的组建运营提供重要保障,以优化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引导资金等方式更深度地参与创新联合体场景建设与运营发展中。首先,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明确创新联合体的基本架构和申请条件,对创新联合体的运行机制建立起清晰的思路和规划,鼓励企业按照国家层面的要求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其次,是完善创新联合体场景建设的法律法规,推动规范性政策与激励性政策的落地执行,对于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目标取得重大成果的创新联合体,通过税收、补贴等方式给予支持,对于管理和运行不规范的创新联合体以及出现重大纠纷的创新联合体也需有相应的惩罚,以维持创新联合体内部秩序。最后,由于创新联合体内部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风险较高,依靠企业主导和投入不足以支撑联合体的长远发展,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创新联合体场景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吸引产业基金、创投基金等金融资本的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利用股权投资、项目投资等多种形式及参与创新联合体场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