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2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何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

添加时间:2023-12-15 点击次数:461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1-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对于“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相关话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姚建明表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与数字化密不可分。发展数字经济关键是数实融合。在新时代的新环境下,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实现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型工业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哪些特征?还有哪些空间?


姚建明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核心的特征就是“创新引领”。在当今社会中,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驱动和赋能。只有立足于科技创新,立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更好地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上超前谋划,这已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未来,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发展新空间并不断释放新动能,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以及创造新价值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发展机遇。”姚建明表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新型工业化如何理解?新型工业化在哪些领域更有优势?


姚建明表示,由于历史发展原因,传统工业化的道路必然伴随着一定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浪费,以及发展水平不平衡带来的生产关系扭曲等现象。与之不同的是,新型工业化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工业化,不仅能够带来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能有效平衡和兼顾短期与长远发展、局部与整体发展的协同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综合协调绿色发展。


“本质上来讲,新型工业化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前数字经济不断发展的新时代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也将更好地赋能各行各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可以说,当前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与数字化密不可分。”姚建明认为。


姚建明指出,未来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都应该以新型工业化的思想和发展理念为指导,进行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发展,通过资源的有效融合,打造新型工业化产业生态,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数字经济关键是数实融合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不断发展,接下来有哪些新角度、新任务?


姚建明表示,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技术等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但仍有许多新任务需要关注和推进。发展数字经济,关键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数字经济要想创造出价值必须与实体经济相融合,推动各行各业转型。


姚建明认为,发展人工智能,关键要处理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各领域应用中的关系问题,任何技术都有局限性和适用场合。因此,不断探索和挖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和价值是未来的重点方向。如推动其在民生、教育、医养、金融、交通、文旅等常规领域的应用,同时不断探索和推进其他新领域融合发展与应用。


“不论在数字经济发展还是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某些核心问题必须受到持续关注并不断探索解决思路,如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治理、数据资源市场化配置以及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等系列关键问题。”姚建明强调。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

是实现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今年产业链供应链关注度大增,我国如何进一步促进产业链高质量,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姚建明认为,在新时代的新环境下,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是实现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支撑。可以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布局规划、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高质量发展、产业链供应链的资源支撑等几个方面重点考量。


姚建明提到,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布局规划方面,要站在更高的战略高度将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与国家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在发挥产业链供应链行业支撑属性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推动经济发展所需的跨行业、跨地域资源融合的作用,进行统筹布局和推进。要特别关注链条中关键环节(特别是卡脖子环节)中断带来的风险和应对方案。


姚建明认为,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高质量发展方面,要进一步加强面向全产业链供应链的系统协同管理。调动各类关联主体,如政府、企业、消费者及其他主体等明确其责任与义务,建立完善的协作管控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各主体间的合作共赢,提升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