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再迎利好!工信部组织揭榜挂帅、超20省市发力布局

添加时间:2023-09-21 点击次数:267

工信部近日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面向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4个重点方向,按照谋划一批、部署一批、落地一批的节奏,逐步探索形成未来产业发展的高效模式,加快推动我国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未来产业已成为各地发力经济、谋划长远的重头戏。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全国有超过20个省市围绕前沿领域推进未来产业。北京、上海、浙江、江西、山西、深圳等地陆续出台相关意见规划,绘制未来产业发展新蓝图。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信息化战略规划处处长胡拥军表示,未来产业成为各地发力经济、谋划长远的重头戏,对培育新增长点、开辟新兴赛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胡拥军同时指出,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对未来产业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认为未来产业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同时,一些地方布局未来产业开始出现“扎堆”苗头,需要吸取因抢风口“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的教训。总体来看,各地需要因地制宜,找准细分赛道,精准发力。

聚焦元宇宙等4个重点方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提到,面向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4个重点方向,聚焦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示范应用等创新任务,发掘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优势单位,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工信部表示,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以揭榜挂帅的方式加快培育以未来制造、未来信息为代表的未来产业,有利于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后续工作中,工信部将强化本次揭榜挂帅任务的科学合理评估,及时发布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一批)入围揭榜单位,引导地方出台一系列配套激励政策,打造面向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政策组合拳。

同时,工信部将建立健全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分批次、分领域协同推进机制,在持续推进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等后续批次申报工作的基础上,同步研究加快布局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揭榜挂帅的相关工作,引导地方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推动特色领域先行先试、率先发展。

业内分析,4个重点方向代表了当前技术前沿和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和通用人工智能在虚拟现实、人机交互、脑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推动创新和产业发展。与此同时,聚焦这些重点方向,有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未来全球市场份额,并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包括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应用落地等,进一步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在4个重点方向中,工信部等部门已针对元宇宙领域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元宇宙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大成应用,发展元宇宙产业将极大开辟数字经济的新场景、新应用、新生态,培育经济新动能。

上述行动计划明确,通过构建先进元宇宙技术和产业体系、培育三维交互的工业元宇宙、打造沉浸交互数字生活应用等举措,到2025年,培育3-5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打造3-5个产业发展聚集区,元宇宙技术、产业、应用、治理等取得突破,成为数字经济重要增长极。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执行主任于佳宁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年行动计划为元宇宙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策略,无论是从技术、产业还是金融角度,都为元宇宙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元宇宙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各地如何找准赛道、精准发力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在政策部门不断推动下,北京、上海、浙江、深圳等地先行推进未来产业发展,纷纷出台实施未来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行动计划与配套政策,带动各地掀起发展未来产业的良好势头。

胡拥军介绍,统计显示,全国有约20个省市围绕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领域推进未来产业。部分地方结合自身条件,以顶层设计系统推进未来产业孵化培育工作,深圳、杭州等一批先行城市已经在未来产业孵化培育上取得显著成效。

9月8日,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聚焦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六大领域,并具体指出了通用人工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元宇宙、量子信息、光电子、类人机器人等二十大产业创新发展方向。

此前上海发布的《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出到2030年,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领域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到2035年形成若干领跑全球的前沿产业集群。

江西创新突破未来信息通信、未来新材料和未来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未来生产制造、未来交通和未来健康产业,打造“3+3”未来产业链群。具体涵盖了元宇宙、柔性电子、微纳光学、稀土功能材料、新型储能等26个最新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

胡拥军表示,各地发挥特色优势布局未来产业,初步呈现出“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两大发展导向,初步探索出无中生有、有中育新、优中培精三大发展模式。

他表示,对部分科教资源优势突出的地方,适宜“无中生有”,孵化培育一批原始创新型未来产业。比如,北京市依托中关村国家实验室、怀柔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未来网络、未来能源发展。对部分产业基础优势突出的地方,适宜“有中育新”,孵化培育一批迭代创新型未来产业。比如,苏州市作为制造业门类齐全、产值规模最大的地级市,推进产业体系高形态、高能级、高价值攀升,布局前沿新材料、仿生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此外,聚焦传统优势产业与特色应用场景,还有不少地方适宜优中培精,拥有孵化培育一批赋能创新型未来产业的巨大潜力。”胡拥军说,比如,山西省依托煤炭资源禀赋及煤化工、焦化产业的良好基础,发展高端炭材料和碳基合成材料等特色鲜明的未来产业。赋能创新型未来产业重在做好“老树发新芽”的文章,通过未来技术对传统制造、特色农业等行业的赋能,推动形成未来产业。应突出应用场景的巨大牵引作用,依托未来城市、未来医疗、未来交通、未来社区等重点应用场景,孵化培育未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