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烈云院士:把握新机遇主推建造数字化
添加时间:2023-05-18 点击次数:22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速工业化带来大制造,高速的城镇化带来大建造。阿卡迪全球建筑资产财富指数显示,我国建筑资产位居全球第一。然而,我国工程建造总体上仍然是粗放型生产方式,存在产品性能欠佳、资源浪费较大、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效益低下等痛点问题。
当前,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发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并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催生产业发生深刻变革。中国建造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实现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面向数字经济复合型人才,助推我国从“建造大国”走向“建造强国”。
“我国建造产业应当深刻理解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变革和紧迫性,充分把握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建筑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支撑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化、智能化、工业化、全球化发展
围绕中国建造该“往哪走”以及“怎么走”问题,中国工程院课题《中国建造2035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以智能建造为技术支撑,以建筑工业化为产业路径,以绿色建造为发展目标,以建造国际化提升企业品牌和国际竞争力,以行业治理现代化为改革动力,助推我国从“建造大国”走向“建造强国”。
根据中国建造发展战略目标,到2035年,硬技术和软实力全面提升,成为全球建造强国。工业化和智能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智能装备和建造机器人广泛使用;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融合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责任事故实现零死亡;碳排放从峰值向中和迈进,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形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产业集群和新业态。
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是要在绿色化、智能化、工业化、全球化发展四个方面取得突破,实施科技支撑工程、质量安全工程、企业能力提升工程、建筑从业人员能力提升工程以及行业治理现代化工程五大工程。
同时要注重培养工程科技复合型人才,从业人员能力提升是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随着智能建造发展的步伐逐步加快,需要培养大量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又能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复合型人才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工程科学基础,在掌握原有专业核心知识基础上,增加学科交叉知识。还要特别培养学生“数据驱动工程”的能力,让学生具备“掌握算法、驱动设备、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实现建造过程从“人工建造”向“机器人建造”转变。“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综合性、探索性、开放性的学习,强调学生对不同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针对工程问题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探索解决方法。不仅巩固已学知识,还要自主学习增量知识,甚至探索创造新知识,从而形成‘网状’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