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降本增效,迎来产业机遇期

添加时间:2022-01-07 点击次数:247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来看,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覆盖了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整机、系统集成全产业链。


“从浩瀚太空到万里深海,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从国之重器到百姓生活,我们正步入与机器人和谐共荣的缤纷多彩新世界。”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曾这样说道。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2021年,大到工业、制造业、3C产业等宽泛行业,小到医疗、教育、娱乐等细分领域,随处可见机器人的身影。据《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为839亿元,2016年-2023年的平均增长率将达18.3%,机器人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比重迅速上升。机器人产业迎来产业机遇期。



从只有“手”

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升


施耐德电气目前已开始探索新协作模式,在转型流程中部署220多个机器人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一集团在北京建立了中国风电行业第一条总装脉动式超柔性生产线,线内配有工业机器人和各种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以及数据孪生可视化智慧大脑……所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持续增长,这为企业创造了更多机会体验数字化工作环境。对于制造业来说尤其如此,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正在为更高效的未来铺平道路。

埃森哲在《技术展望2021》里总结道,每个领军企业均必须将其企业(至少是企业的一部分)视为机器人公司。

相关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35.8亿美元,2016年-2021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1.5%。其中,工业机器人144.9亿美元,服务机器人125.2亿美元,特种机器人65.7亿美元。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控制,机器人市场也将逐渐回暖,预计到2023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77亿美元。另据IDC预测,202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占全球机器人产业的30%以上,占据亚太地区机器人产业(1330亿美元产值)的半壁江山。

“目前工业机器人产业增长趋势明显。”究其原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国内复工复产情况良好,内需持续稳步恢复;另一方面,制造业“用工难、招工难”的问题比较突出,随着企业产能的扩张和产线的调整,制造业机器换人进程加速。

实际上,从只有“手”,以固定程序工作、不具有外界信息反馈能力的第一阶段,到拥有了力觉、触觉、视觉等,能够对外界信息进行反馈的第二阶段,再到能够自行学习、推理、决策、规划,具备自主性且能完成智能化决策的第三阶段,机器人逐渐从低级向高级进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对芯片、软件和算法的需求也愈发强烈。

“机器人是一个跨学科产业,涉及工业设计、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种技术以及芯片、精密仪器、电子电路、机械与制造材料等,应用十分广泛。”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应用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准。



资本热捧

更加关注“场景+落地”能力


小鹏的可骑乘智能机器马、百度的Apollo汽车机器人、小米的四足仿生机器人Cyberdog、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波士顿动力公司会“跑酷”的Atlas、韩国三星公司的球形智能家居机器人Ballie……如今,行业需求改变推动机器人的能力跟着不断升级。除了投资机构本身,许多其他赛道的巨头,也纷纷加入其中,包括字节、阿里等在内的互联网巨头们也都悉数入场,甚至新增机器人产品线,内部也打造起了机器人。

2021年以来,资本开始更加关注机器人公司“场景+落地”的能力。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新增的机器人相关企业就超过10万家。截至目前,我国有超过32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包含机器人)。在地域上,广东省机器人相关企业最多,有超过7万家,占比达22.02%,是第二名江苏的近2倍。另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前10个月拿到融资的机器人项目就有299个,其中253个集中在C轮及以前,79个项目的融资额在亿元以上。

不仅如此,更多行业也开始涌入机器人市场。比如格力自2013年起宣布正式进军智能装备领域,到2021年高负载机器人GR600亮相,如今格力在数控机床、机器人、物流仓储、节能环保、工厂自动化五大领域实现了技术升级。

吸引投资,更多的原因是由于机器人本身的实力。一方面,机器人表现良好,在疫情的催化下,国内机器人的发展如火如荼,机器人走入各大工厂、门店,让用户切实感受到机器人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机器人市场潜力有目共睹。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认为,近年来机器人在服务、医疗、健康、教育、安全等领域逐渐发展和壮大,未来这些市场的规模很有可能要快速超过工业机器人的市场。

我国机器人产业最重要零件

基本能满足中低端需求


持续高涨的应用市场需求,拉动了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系统集成、人才培育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以机器人产业园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剔除机器人企业以自用为主的园区后,2020年全国机器人产业园数量已超过85家。机器人产业园在我国机器人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不断涌现出各种硬核科技,激发出潜在的新动能。2021年,在机器人相关展会中,协作机器人成为了各家机器人企业的明星产品。协作机器人由于能够直接与人进行交互,在机器人市场中备受关注。凭借安全、易用、人机协作的特点,协作机器人满足时下“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对机器人的灵活性的要求,能够很好地适应了当下的市场,顺利迎来了发展小高潮。据了解,目前协作机器人通过深度融合视觉等新兴技术,已经在AI+的各领域如工业、商业新零售、教育、物流、医疗、3C等场景实现了应用落地。未来,协作机器人会更多地与新材料、5G、3D视觉、柔性技术、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拓展更多行业应用场景,满足自动化、智能化应用领域需要高度柔性的人机交互需求。

大族机器人CEO王光能认为,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让机器人感知环境并与环境互动,并能让每个人都非常轻松地使用,才是机器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来看,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覆盖了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整机、系统集成全产业链。同时,随着产业升级需求扩张,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计算、5G、工业物联网这些新技术进行融合以后,新技术不断涌现,也为机器人产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5G商用时代下有望诞生千亿级应用市场,特别是国内云、网、端三位一体机器人的应用市场将无限放大。

虽然发展迅速,但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宋晓刚表示,在机器人产业上游最重要的零件——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上,我国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都在进步,基本能够满足自主品牌在中低端应用中的需求,但要向高端发展,关键零部件还需要再提升。

相关专家也表示,从相关专利申请情况来看,我国机器人企业提交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较多,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申请较少,涉及行业核心专利,如RV、谐波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相关技术的研发成果不足。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包括机器人在内的高端制造产业创新发展。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制造业服务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广一批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企业内外网升级改造。加快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服务企业的创新应用,逐步实现深度优化和智能决策。对于未来,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所说,“机器人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在他看来,随着人类对机器人的要求不断提升,机器人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