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交所升级国家级交易所背后:CCER一级市场重启在即
添加时间:2021-12-02 点击次数:212
经历了四年半的暂停后,种种迹象表明CCER一级市场或在近期重启。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在承担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
在今年11月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也提出,将高水平建设北京绿色交易所,承建全国自愿减排(CCER)交易中心。
北京绿色交易所成立于2008年8月5日,自2013年11月28日开市至今。北京绿色交易所升级为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并不意外。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市场开启时,明确交易中心设在上海,登记中心设在武汉,自愿减排(CCER)交易中心则定位在北京。
据悉,生态环境部正在组织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在今年国务院发布的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也已列入拟制定、修订的行政法规清单。上述工作完成后,将为全国碳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
我国现行碳市场两个相关管理办法,一是2012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二是生态环境部今年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分别针对CCER和全国碳配额两种产品的产生、交易和监管建立起了规制框架。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支持对可再生能源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经核证后的减排量可进入市场交易。
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有两类基础产品:一类为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另一类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CCER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CER交易则是控排企业向实施“碳抵消”活动的企业购买可用于抵消自身碳排的核证量。
“未来碳市场现货交易包括两大类三个相互关联的市场,一个是强制性的碳配额市场,一个是半强制的碳抵消市场,还有一个是完全自愿的碳中和市场。”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助理綦久竑在第十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碳中和主题论坛表示。
北京绿色交易所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是一个重大机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刘冰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中国要建立面向全球化的绿色资产或者绿色交易中心,至少有几个点需要突破:一是标准的全球化,二是资金交易和资产发行的全球化,三是能力的全球化。
刘冰冰认为,要有符合全球投资人、金融机构和交易所互相认可的相关绿色资产的交易标准和认证标准,甚至不排除我国要建立引领全球的相关标准。
在刘冰冰看来,资金交易和资产发行的全球化对于金融来说也十分具有挑战。一方面,目前我们有各类的交易所,包括股票交易所、债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但并没有哪个交易所真正是能够实现全球资金的自由流通。所以需要探讨如何建立绿色通道机制和交易机制,使得海外的资金能够相对简便进入交易所购买中国相关信贷资产和绿色资产,以及绿色资产退出的时候能够相对容易进入全球流通。另外一方面,全球性的交易不仅是上架中国的资产,也希望能够吸引海外相关绿色资产。
刘冰冰认为,全球绿色交易所的定位要符合全球性交易所标准,交易制定、资金流通、交易规则和产品创新等,都对北京绿色交易所的运作提出了挑战。“我们不仅要借鉴海外经验,包括相关期货,碳衍生品等一系列的良好实践,还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在具体的产品设定、交易定价等环节上做出不一样的创新。”刘冰冰建议。
CCER一级市场重启在即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
理论上,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森林林场等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项目,都可依据一定方法论并经国家备案核证机构核准后,成为CCER的提供方。因此,CCER的转让方可以是光伏发电企业、国有林场、集体经济组织、林业局等。CCER采用抵消方式,重点排放企业可通过签订CCER购买协议,购买经过核证登记的CCER配额。
业内人士预测,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对CCER的需求远超地方试点碳市场时期,按照5%抵消比例和40亿吨排放量计算,全国市场的控排企业每年的CCER需求近2亿吨,目前的存量仅5000万吨。碳市场按照1:1的比例给予CCER替代碳排放配额,即1个CCER等同于1个配额,可以抵消1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
自愿减排(CCER)交易中心如何交易?“CCER目前在中国是暂停的,但是未来会重新开启,这是对于整个碳交易市场来说非常重要。新能源发电,林业碳汇,海洋碳汇和生态等都是可期待纳入CCER的。”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苏日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比如,一个新能源发电企业有屋顶光伏发电资产,经过CCER认证核算二氧化碳减排额,这样就成为绿色资产,在公开碳交易市场,这份绿色资产可以用来抵消作为碳排放配额。
9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全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为基础的碳排放权抵消机制,将具有生态、社会等多种效益的林业、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等领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不仅如此,近期CCER市场新动向频频。8月初,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公开对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进行招标,业内普遍认为这预示着CCER市场有望加速落地。
10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年12月31日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并组织有意愿使用CCER清缴的单位抓紧开立CCER注册登记账户和交易账户,尽快完成CCER购买并申请注销。
多名接受21世纪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CCER正式纳入全国碳市场抵消。这是继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以来,全国碳市场开启的新里程碑。
“展望未来,全国碳市场还有两个关键的里程碑。”綦久竑表示,一是随着CCER政策重启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碳抵消市场,二是将来随着碳期货的推出逐步建立起金融化的碳市场。届时,中国碳市场将成为一个一体化、金融化、国际化的市场,形成更稳健高效的碳定价机制。中国碳市场的这个未来远景,还需要各方一步一步不断努力去推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