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添加时间:2021-11-19 点击次数:208

伴随着国际竞争格局重塑以及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的核心是人才驱动已成为广泛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高水平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论述,为完善我国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指明了方向。可以说,高水平人才培养已成为我国创新政策体系的核心议题。

高水平人才及其培养体系

高水平人才指的是在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等领域已经作出或能够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高水平人才应具备三大特征:一是具备良好品德。“德才兼备”是新时代人才观的核心要求,也是高水平人才的核心要素,既具备高远理想和品格,又能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创新能力突出。高水平人才往往勇于探索、鼎力破解发展难题,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取得重大原创成果,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懈奋斗。三是具备前瞻性的战略思维。高水平人才能科学研判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趋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指明发展方向。

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既包括了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主要创新主体,例如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等,也包括了有利于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快速成长的制度因素,同时还包括了以人文环境为核心的环境要素等。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前提。

强化创新主体对于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一是构建完善的高水平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顶尖科学家队伍和高水平工程师,也需要大量应用技术人才和大国工匠。为此,应着力构建涵盖研究型大学、工程技术类大学和应用技术类高校在内的高水平高等教育体系,大力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稳步提升工程技术类大学的整体质量,强化应用技术类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二是强化基础研究在高水平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史表明,只有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才能实现源头技术的突破,助力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二者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从不同研发活动类型的经费比重看,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投入的比重长期稳定在5%左右,2020年刚达到6%,而主要科技发达国家常年稳定在15%~25%之间。从我国基础研究经费的执行部门结构看,包括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内的公共部门占据绝大部分比重,企业的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比长期偏低(2019年不足4%),远低于美英企业(25%左右)和日韩企业(45%-60%)的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比。为更好地促进高水平人才培养和成长,应稳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国内研发投入的比重至15%左右,综合施策逐步提高企业的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比重。三是完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协同培养高水平人才格局。为了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同步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高水平人才,应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顺畅衔接。一方面,推动大学与高中共同开设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和课程,加大高中和大学之间的贯通培养力度,提高本、硕、博贯通培养质量,打造未来高水平人才。另一方面,构建科学、完善且相对稳定的高校人才选拔机制。美国、德国等科技发达国家正在不断强化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类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也要更加重视物理、化学等为代表的科学类课程,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

一是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考核体系。新形势下必须切实转变高水平人才的评价考核体系,根据创新链的不同环节以及高水平人才的不同成长周期,建立短期、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评价考核机制,完善以学术贡献、工程应用、市场价值为核心的分类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考核体系。
二是完善高水平人才激励机制。国家一直在不断加大高水平人才的激励强度,但是在落地和实施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8月下发了《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虽提高了间接费用比例,扩大了劳务费开支范围,但是受绩效工资总额管理的制约,这些激励措施要传导到科研和创新一线还有一定距离。此外,从我国科研人员的工资结构看,基础工资和岗位工资占比偏低,绩效工资占比偏高,这与欧美科技发达国家的科研人员工资结构刚好相反。应进一步完善高水平人才的激励机制,完善符合科研和创新规律的工资形成机制。

三是构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高水平人才成长机制。“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理论联系实际、接受实践检验正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才观的重要体现。高水平人才要在实践中成长,一方面,瞄准“四个面向”设置重大攻关项目,打造创新高地,为高水平人才提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高端平台和载体;另一方面,为高水平人才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动提供容错和纠错机制,鼓励高水平人才将创新成果应用于科学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完善高水平人才从大学、科研院所到企业之间的双向流动机制。


优化高水平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

一是助力高水平人才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远大的理想抱负。在构建高水平人才的激励机制时,有形的收入机制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无形的精神机制。内在的精神机制是从事创新创业创造的兴趣和求知欲,外在的精神机制则是家国情怀和时代使命。有了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远大的理想抱负,必将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

二是消除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社会文化鸿沟。我国传统文化中认可的成才正道是“学而优则仕”,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抱负,忽视了为学习者提供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职业技能手段,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鸿沟。为了消除这种鸿沟,不仅需要消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毕业生在择业和就业时受到的歧视性待遇,还应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立交桥”式的互联互通机制,在培养目标和职业资格证书上实现“纵向衔接”,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上实现“横向互通”。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表彰“卓越工程师”和“大国工匠”。

三是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关键。在全社会营造专心治学、潜心向研、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培养和成长环境,引导高水平人才转变观念、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重大产出,从“应试教育”转向创新教育,从“应题研究”转向志趣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的经世致用研究,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