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对科学城和科技城的新要求及发展比较分析
添加时间:2021-10-13 点击次数:165
(一)科学城和科技城体现是“科学\科技+城市”耦合发展,具有一些共性特点
从经济形态来看,科学城和科技城以发展占据产业创新链、价值链的高端环节的知识经济、研发经济、信息经济等高阶经济形态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和业态占比高。相比产业功能园区的产业经济、城市的商业经济,科学城、科技城中高阶经济体现的则是创新经济,因此,科学城、科技城重主体以具有研发、创新功能的组织为主,如大科学装置、高校、研究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如法兰西岛科学城聚集了法国60%的大学与43%的科研机构,城内拥有超8000家高技术企业;国内中关村科学城国家集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超七成;张江科学城集聚300余家国家级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近1700家。
从人口结构来看,科学城和科技城中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在校本硕博学生、工程师等研发人员密度高,国际人才链接和交流更加频繁。上海张江科学城现有博士6200余人、硕士50000余人、引进各类高端人才450余人;中关村科学城研发人员30万余人。相比来看,产业园区中人口结构以产业从业人员为主,从事制造、生产环节的人员更多,研发人员占比相对低;城区中则是以城市居民、原住民等人口为主。
从空间功能上,科学城、科技城更加强调研发创新功能设施、产业功能设施和城市功能设施统筹。从研发创新功能设施来看,科学城和科技成主要依托高校院所和创新能力强的实验室、技术创新平台,多元主体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也日益成为科学城、科技城研发创新的中试平台,如中关村科学城,依托区内清华、北大等国家重点高等院校、中科院等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等创新科教资源,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从产业功能来看,科学城和科技城布局包含孵化载体、中试基地、产业园区从孵化-小试中试-产业化全阶段的产业设施。从城市功能来看,科学城和科技城还配套有不用跨越太多的物理距离,就能抵达可负担的生活寓所、多元包容的娱乐场所、高质量的学习场地。
(二)科学城与科技城在主要功能、运作模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从主要功能来看,科学城更加强调知识创造、源头创新,科技城更加注重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应用创新。科学城聚焦前沿理论探索,是知识创新中心,需要有高水平的研究性大学、科研院所作为基础,具备开展基础研究、前沿知识创新的能力,如北京中关村科学城的国内“双一流”大学占比高达12%。科学城还布局高能级的大科学装置。科技城更加强调立足本地核心产业集群,聚焦以产业化、商业化应用为导向开展应用型研究,是区域的技术创新中心、知识产权创新中心,创业型大学、领军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是科技城的创新力量,如其中苏州科技城依托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研发等优势产业,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立苏南工研院,以苏南工研院为核心推动器,弥补本地科教资源不足,推动“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从运作模式上来看,科学城需要有国家战略布局支持,科技城的建设和运营则需要更多发挥地方作用。科学城的建设需要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结合,比如北京怀柔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合肥滨湖科学城分别是支撑北京、上海、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同时,科学城强调科技力量主力出征,重视基础研究,需要国家和地方给予连续稳定的科技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也是国际上科技城的较为通行的做法,如俄罗斯联邦科学城在被授予国家级科学城资格认证后,联邦政府、州级政府、政府教育部门根据规划时间表向科学城贷款,支持科研企业和社会基础建设。科技城则需要根植于地方产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含组织创新)、市场创新,需要地方强有力支持科技城建设。
二、国内科学城和科技城发展情况
(一)基于发展基础和特点,国内的科学城、科技城大致分为四类
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而建设的科学城。主要集中于国内一流创新高地,包括张江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合肥滨湖科学城,这类科学城重点依托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型大学等重大平台设施建设,瞄准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需求,聚焦开展基础研发、原始创新和前沿技术攻克。张江科学城正在量子通信、干细胞、医疗大数据等一批极具前瞻性的先导产业积极布局;怀柔科学城主要聚焦物质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空间科学、生命科学和智能科学五大科学方向;合肥滨湖科学城催生一批如量子信息产业、类脑智能产业、超高场磁共振成像产业、精准医疗产业、大基因产业等未来先导产业。以集聚高端人才为代表的未来科学城。2008年北京、天津、武汉、杭州作为先期试点城市,打造未来科技城,主要目的在于建设一流双创载体平台、宜居宜业的环境吸引国内外高端科研人才、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比如杭州未来科技城,从2011年到2020年,已累计引进培育海外高层次人才3000余名。以综合性功能为特色的科学城。主要集中于国内创新创业生态较为优质的地区,包括中关村科学城、广州科学城、西部(成都)科学城等。综合性功能科学城具备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高成长企业等多元创新创业群体,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大、发展水平高,同时具有发达的科技服务、创新服务、产业服务、生活服务支撑,实现教、科、产、城、人、文有机融合。突出特色产业的科技城。主要包括宁波新材料科技城、中国(绵阳)科技城、杨凌科技城和苏州科技城,均以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基础,集聚大量特色产业领域内的创新资源,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承载特色产业创业发展。如绵阳科技城,突出军民融合特色,聚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大批国防科研院所和长虹、九洲等“三线”军转民企业,在军工、电子信息等领域具备一定产业优势。
(二)从区域分布、从属关系来看,国内科学城、科技城与高新区主要有三种关系
三是科学城包含高新区。如合肥滨湖科学城包含合肥高新区,合肥滨湖科学城覆盖合肥高新区、合肥经开区、合肥出口加工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肥东经开区、肥西经开区、包河经开区、蜀山经开区4个省级开发区。
(三)从建设规模来看,国内科学城和科技城的建设规模尚未制定统一标准
三、新时期对科学城和科技城发展的新要求
(一)从环境形势来看,科技自立成为新要求,大力布局原始创新成为科学城和科技城的重要使命
(二)从创新范式来看,巴斯德创新、产业跨界融合趋势显著,“新研发”成为科学城和科技城创新主流
(三)从创新效能来看,创新更加强调生态赋能,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是科学城和科技城的核心关键
(四)从创新环境来看,数字技术加速智能社会形成,科学城和科技城应重视有形空间和虚拟空间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