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鸿沟: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创业项目
添加时间:2021-08-18 点击次数:321
作者/韩树杰
来源/韩树杰(ID:han-shujie)
————————————科技成果转化,历来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从实操层面讲,科技成果转化,就是技术转变为商品,科学家转型为企业家或者与企业家相结合的过程。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有多大呢?通常将“专利转化率”作为衡量“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替代指标。根据沈健的研究推算,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大概为6%,而美国这两个指标分别为50%和100%。高校及科研院所每年都会产生大量技术专利,而中国每年申请的专利数量也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是,为什么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市场价值?制约和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很多,例如,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科研机构规章制度,科研人员自身认知和实践,专利的质量、创业的高失败率,等等。从宏观讲,作为外部限定条件,各种体制机制问题是首要问题,也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科学家和企业家难以控制的因素。从微观讲,技术到商品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而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转型,也是障碍重重。这是本文想要进一步探讨的话题。为了行文方便,对应于创业者(企业家),本文将研发人员、科技专家等专业人士笼统称为“科学家”。那么,如何有效的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我的观点是:飞跃“三大鸿沟”,实现“四个转型”,选择三种合作模式。所谓“三大鸿沟”,就是产品化、商品化、利润化。产品化,是指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要有产品思维,以产品为导向,转化为定型的、可销售、可交易的产品。产品的经济学特征是具有使用价值。
科学家是从理论和技术出发,去寻找市场需求。科学研究,具有相对独立的话语体系和评价体系。许多科研方向,历经几代科学家(老师的老师的老师),为此申请了许多课题经费,培养了许多硕士博士,评了许多教授博导甚至院士。也有许多科研项目,耗资巨大,并没有取得具有实用价值和市场化价值的成果和产品。科研领域的此类问题,比比皆是,因浪费大量研发费用而广受诟病。创业者、企业家通常是从社会问题、市场机会、需求痛点的深度认知出发,寻找更优的创意和解决方案(产品),选择更优创意和解决方案背后的效率更高的科技成果和技术路径,或者做定向研发。简言之,一个是从技术出发找需求,另外一个是从需求出发找技术,两者几乎是相向而行。这也是公司内部研发与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研发存在的一个普遍差异。科研与市场的关系,如同鞋和脚的关系,是因脚制鞋,还是因鞋找脚,甚至削足适履?虽无绝对,但却是有总体倾向的。二是,角色定位的转型。科学家、专家学者的角色,有其典型的特征,如,相对单纯专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成熟稳定的工作平台,相对自由的时间安排,受人尊敬的身份和良好的社会地位。而对创业者的角色来说,千头万绪都需要你筹划未来,千军万马都需要你指挥战斗,大事小情都等着你决策拍板,要从0到1去搭建平台,要学会收敛个性、与各色人等打交道,需要弯下腰、低下头,放下身段和面子,亲自扎到泥里去。从科学家转型为创业者,将面对上述角色的转换。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令人痛苦崩溃、身心饱受折磨的过程,很多时候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三是,能力资源的转型。创业者、企业家的能力素质模型与科学家的能力素质模型有着巨大差异。科学家需要的是相关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学术资源。企业家需要的是战略能力、组织能力和企业经营所需各类资源。具体来说:把握方向趋势的战略能力,高效率的组织管理和协同能力,凝聚人心的激励能力和领导力,整合人才、市场、资金等各类资源的能力,抗压、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
这种资源和能力上的差异,也使得转型成为巨大的困难。
四是,实践方法的转型。研究方法与创业方法有相通之处,也存在巨大差异。
相通之处在于,都是假设检验试错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研究是一个相对单纯的反复强化的学习、实验和创新过程。而创业是一个复杂性、综合性、不确定性更强的过程。典型的创业方法,如精益创业,低成本的打造最小可行性产品(MVP),与直接目标用户互动测试,得到反馈并升级迭代,反复推进这一过程。这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面向真实市场和用户的方法论。
如何实现上述转型?
要实现上述四个方面的转型,一方面,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决心、强大的快速学习能力和创业精神;另一方面,找到与自己优势互补的合伙人,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具体来说,科技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时,科学家与企业家之间存在三种合作方式:
一种情形是,集科学家与企业家两种角色于一身,具备两种角色的关键素质能力,也就是CEO兼任CTO。这通常出现在团队较小、业务尚未成熟稳定的创业早期。当团队和业务规模较大时,由于时间精力有限,需要专业分工,创始人CEO一般不会兼任CTO。另一种情形是,技术创始人出于能力、性格、喜好等原因,从角色定位和职能上无法胜任CEO角色,只是单纯的热爱研发,适合做CTO。那么,需要匹配一位具备上文所述企业家能力的合伙人担任CEO或COO。这时在股权分配上,可能要做出相应的倾斜考虑。
第三种情形是,不以创始人身份,只是以技术合伙人、技术转让、技术授权占股的方式参与到公司中。当然,除了占股,还可以以定期收取技术服务费或一次性买断技术专利等方式,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ok,总结一下:
从具体实操的角度讲,科技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需要跨越“三大鸿沟”,实现“四个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与企业家存在三种合作方式。
----
上期文章:九个要点,让创业融资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