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要打造绿色发展高地

添加时间:2021-08-03 点击次数:276

绿色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之一,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底线,是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人与经济、自然、社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家高新区作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要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高质量打造绿色发展高地。




、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部分国家高新区的绿色发展还存在跟不上、跟不紧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绿色发展观念认识不够。一是部分国家高新区和区内企业对绿色发展的认识还不到位,认为绿色发展还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主要在政府的作用下进行和推进,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缺少主动作为意识和行动。二是部分国家高新区对绿色发展的系统性把握不够,缺少绿色发展顶层设计,相应的规划、政策、制度等滞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发展监管、绿色标准等未落到实处,使得部分国家高新区的绿色发展未在地区领先,潜力没得到释放。

(二)没有充分认识新经济在推进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尚未形成绿色增长方式。部分国家高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国家高新区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发展层次相对较低,企业发展方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费强度较大等问题,数字化转型升级不够,引领绿色发展的新经济业态培育不够。二是绿色创新水平总体不高,大部分国家高新区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储备不足,绿色技术装备研发和引领产业发展的绿色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绿色技术创新还不能完全满足绿色发展需要。三是促进绿色发展的新经济动力机制尚未形成。绿色技术专业化人才、绿色金融等关键要素支撑不够,绿色新经济治理、绿色发展的培训与服务、绿色产业专业化平台等绿色发展环境及保障还不够完善。

(三)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够。一是政府和市场的改革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针对园区能效提升、零碳排放等绿色发展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资源有偿使用、生态保护补偿等工作机制尚未有效落实,排污权、碳汇交易、水权交易等市场化程度不高。二是政绩考核方式有待转变。许多地区对高新区的考核仍过于注重国内生产总值,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考核体系尚未建立。三是对生态匮乏和生态富集园区绿色发展的分类指导不够。在共性和个性、整体与局部、时间与空间、保护与开发等关系的处理上,未能实行差异化对待。




二、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典型实践


深圳、合肥、松山湖、株洲等国家高新区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绿色发展顶层设计、新经济引领、绿色共治等方面积累了有益经验。

(一)注重顶层设计,创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绿色发展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精准施策,探索制度创新,破解制约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合肥高新区编制《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色发展规划》,成立了以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绿色发展推进领导小组,建立绿色化指标体系,将绿色发展考核结果纳入管委会绩效考核。南昌高新区牢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对投资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发布“绿色发展”专项扶持政策,每年列支绿色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广州高新区出台“绿色金融10条”,推动园区经济增长模式绿色转型和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全国最具创新力度的地方绿色金融政策,全国首创政策超过10项。

(二)强化新经济引领作用,促进数字技术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新时期,数字技术为高新区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机遇。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与南方电网广东电网联合打造省级智慧能源生态系统示范区,构建智慧能源新生态,加快建设能源新基建,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实现最优的光伏储能发电效益和最佳的节能减排效果,成为低压物理电网向数字电网转变的技术示范。株洲高新区加快推广大数据应用,依托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中车电机等企业牵头成立的“智轨云”平台,助推轨道交通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其中,中车株机建成了涵盖轨道交通及工业领域大数据存储管理与分析挖掘业务和全球首个轨道交通转向架智能制造车间,生产效率提升30%,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大幅减少。

(三)发挥多元主体的协作作用,探索绿色共治逻辑。绿色发展要深入推进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协作,以共治逻辑推动绿色发展。西安高新区以税收引导、绿色金融、生态补偿,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环境治理格局,通过执法数字化、程序法制化等新模式新举措,加速全域各个主体“向绿而行”的步伐。深圳高新区探索“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专业运作”模式,引入和培育各类生态保护公益组织,形成环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氛围。无锡高新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规范政府、排污企业和治理企业之间的三方合作关系,培育完善第三方治理污染新模式,探索形成“排污付费、第三方治理”的治污新机制。




三、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路径建议


当前,碳达峰已然是最大政治,绿色发展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本质要求。国家高新区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新经济促进绿色发展的作用,聚焦能效提升、零碳排放、负碳技术,大力培育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及绿色产业新赛道、绿色新物种企业,搭建绿色技术应用场景,优化绿色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低碳发展体制机制等发展环境,建设绿色发展高地,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引领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绿色生态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升绿色发展意识。国家高新区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碳达峰、碳中和。一是强化绿色发展顶层设计,科学制定绿色发展行动方案,在“十四五”规划、项目建设与投资、产业布局、园区管理等方面,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先行。二是提升园区企业的绿色发展意识,明确企业绿色发展定位,引导园区企业积极主动参与,提高企业主观能动性,强化企业绿色发展的意识和责任。三是提升公众参与意识,在高新区范围内推广绿色低碳简约生活方式,鼓励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能节水,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二)结合园区实际情况,差异化探索绿色发展示范重点。国家高新区要立足区域生态资源成长能力和产业发展特点,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子,为全国绿色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一是一流园区要发挥引领作用,围绕碳中和,重点做绿色技术供给解决方案,加大负碳技术研发推广,布局一批绿色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绿色企业技术中心、绿色技术创新中心等绿色产业平台;聚焦绿色制造设计、末端治理、绿色建筑、新能源开发利用、绿色回收资源化与再制造等领域,突破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绿色技术,提升绿色技术供给水平,打造绿色创新服务高地。二是创新型科技园区和特色园区要发挥特色主导产业优势,重点探索特色产业绿色发展技术路线、发展模式,鼓励制造企业向“产品+服务+技术+系统解决方案”转型,加快培育绿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赛道,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形成一批智能化、高端化的绿色产业集群,打造我国绿色产业发展增长极。三是新升级高新区以能效提升和传统产业转型为核心,重点推进产业绿色化转型,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绿色制造、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等绿色技术应用场景,承接先进园区绿色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探索形成资源能源利用高效化与绿色产业发展相得益彰的转型发展新路径。

(三)发挥新经济的驱动作用,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国家高新区要聚焦绿色产业新赛道新物种、绿色技术应用场景、绿色发展新治理,探索新经济促进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路径。一是大力培育绿色产业新赛道新物种。加快推动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等绿色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碳交易、绿色科技等绿色产业新赛道;大力培育以碳中和、循环经济、绿色新业态为特色的瞪羚、独角兽、平台型企业。二是积极打造绿色技术应用场景。围绕绿色产业发展,大力打造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智能工厂等应用场景;围绕绿色能源发展,加快布局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智慧管理等应用场景;围绕绿色智慧园区建设,积极布局绿色建筑运营、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低碳社区、低碳商业等应用场景,加大场景开放力度,支撑绿色产业新赛道发展。三是推动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充分利用新基建建设契机,加快推动数字化技术在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绿色能源等方面的应用,加强绿色产业数字化顶层设计,促进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前后端产业的融合,加快绿色产品形态、服务模式、商业模式的全面创新,积极布局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智能化资源回收体系,减少生产端的资源消耗和消费端的污染排放。四是加快探索绿色发展新治理。发挥好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按照共治逻辑,研究绿色创新发展的新治理模式,建立“绿色”政绩考核评价和问责制度,探索第三方绿色治理机制。探索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先行先试政策,建立并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