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驱动的创新,科技与经济融合的加速器

添加时间:2021-06-03 点击次数:320

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十四五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尽管我国在载人航天、全球北斗导航组网等重大科技工程方面已经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在中美贸易战、以及国际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等复杂国际形势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我国高科技产品进口受阻,部分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缺芯少魂”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制约愈发明显。为加快提升科技自主创新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研发经费到企业科研投入,社会各界已经开展了大量实践探索,但是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原创成果引领等方面仍面临各种现实问题,亟需探索新的科技创新模式。



一、科技创新亟需探索新的模式与路径




(一)时代驱动,传统先研发后转化科技创新模式难以适应数字时代科技创新要求。当前经济社会全面迈向数字化,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和创新驱动力。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市场竞争中快速实现产品和技术的迭代,创新速度相比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更加迅速,几乎每年都会诞生大量新场景、新物种、新赛道。以往先研发后转化科技新模式研发周期太长,技术迭代升级速度滞后,难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创新的快速迭代、灵活应变需求。


(二)产业驱动,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存在堵点和痛点,导致科技创新出现“孤岛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从科技创新现状来看,我国科技人才和论文数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产业发展水平仍处于中低端,部分地区和产业存在“创新孤岛”现象、创新与产业“两张皮”等问题,尽管科技中介、新型研发机构等有一定探索,但科技成果转化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仍然没形成良好的对接渠道与方式。


(三)未来驱动,部分科技领域进入无人区,传统跟随式科技创新模式不适应引领前沿、洞见未来的需求。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科技创新也处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换的关键时期。随着部分科技领域发展率先进入无人区,我国科技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对未来的洞见与引领,过去对西方先进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模式不能带来未来洞见与前沿引领,在原始创新的突破上,需要探索新的创新模式。







二、场景驱动的创新成为新时期科技创新的新模式




(一)场景创新正在成为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型产业创新的重要模式


场景驱动的创新模式(简称“场景创新模式”)是一种数字经济时代兴起的新的创新模式,面向真实的市场需求,运用商业化机制,以企业为主体,组织各类创新资源,实现技术突破和商业爆发。场景创新模式源于硅谷、兴于中国,在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型产业中正在发挥关键作用,催生了大量独角兽、哪吒等高成长企业。场景成为科技企业爆发的“引爆点”,一个改变世界的场景正在催生一波具有改变世界潜力的高成长企业。


根据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全国218家独角兽企业中,人工智能核心领域的独角兽达28家,总估值595.1亿美元,平均估值21亿美元。回顾这些企业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他们的爆发成长都离不开“场景”的引爆:商汤、旷视、依图、云从等独角兽依托人脸识别安防场景实现爆发式成长,跻身CV四小龙;极智嘉基于AMR(自主移动机器人)物料搬运场景研发智能机器人,成立5年时间即成为独角兽企业,全球AMR市场占有率高达10%。


(二)场景创新面向真实的市场需求,以新物种企业为主体加速科技与经济融合


场景创新的目的是解决真实的技术应用需求或产业需求,以问题为导向,集聚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遵循市场竞争规则,以商业竞争倒逼技术的突破与迭代。场景不是由政府部门做出来的,而是由企业所创造的,新物种企业是场景的发现者、实践者和资源组织者,是场景创新的“主心骨”。纵观当前已经出现的改变世界的场景,如无人支付、共享出行、在线直播、短视频分享等,无一不是由新物种企业创造和实现的。


新物种企业作为场景创新模式的主体,天然能够加速科技与经济的融合。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天然具有商业化基因,通过市场化运作给予前沿技术研发所需的大量真实数据、产业资源,在短时间内验证待成熟的新技术,找到可行的商业模式,实现商业和技术同时爆发。字节跳动成立于2012年,依托精准内容推荐场景,2017年到2019年收入分别为160亿、500亿、1400亿,几乎每年翻两番,与此同时,在业务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其专利申请量也从2017年的49快速增长到2018年的708和2019年的1909,技术的增长和业务的增长节奏基本一致。因此,可以说新物种企业依托场景实现爆发式成长的过程也是创新链和产业链加速对接的过程。


(三)场景创新以技术的应用创意为起点,是对未来前沿科技创新的洞见


场景创新是科技创新的航标,场景创新的过程是将技术应用于某个特定领域,进而实现更大价值的过程,其起点是对未来状态的一种设想或创意。场景创新不是过去对新技术的应用示范,也不是简单的需求挖掘,而是真正的通过洞见创造未来。不同于未来学的完全想象,场景创新对未来的洞见一定是可以通过某种技术突破而实现的,高价值场景的实现会引发世界的深度变革。


短视频分享场景让中国互联网原始创新第一次走到了世界前沿。抖音于2016年9月上线,聚焦音乐短视频社交分享场景,仅用一年多时间就成为行业内现象级的短视频应用,海外版TikTok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下载量突破20亿,月活超5亿。抖音的成功离不开背后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如现象级功能尬舞机通过深度学习、人体关键点检测等技术把体感游戏搬到了手机上,降低了用户玩跳舞游戏的门槛,上线不到20小时即实现App Store登顶。Facebook曾模仿TikTok,推出相似的社交产品,但均以失败告终,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次通过原始创新实现全球领先的应用,其成功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与短视频社交场景的深度融合,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对未来场景的洞见力。


(四)场景创新模式正在成为各地踊跃探索的科技创新新模式


2020年可谓是我国场景创新模式兴起的元年,超过10个城市启动了场景建设工作,国务院在2020年7月发布的《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2020年9月发布的《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场景供给。


从各地实践情况来看,新技术应用成为场景创新的重要方向,政府从城市、产业等层面出发开放场景机会,推动城市和产业与技术融合创新。上海依托“智城计划”,先后发布三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项目清单。北京联合电信、大唐、电科等央企发布首批20项央企应用场景清单,典型需求包括5G边缘计算架构下的4K云编辑、车路协同C-V2X平台、C-V2X测试床、面向工业移动设备的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等,开放央企技术场景需求。南京在2021年1号文中提出实施“科技创新+场景应用”行动,每年发布1000个应用场景,支持先进技术与创新产品市场化推广示范,对重大场景建设项目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








三、关于应用场景创新模式加速科技与经济融合的建议




(一)加快顶层谋划,出台支持场景创新的实施意见。建议国家层面将场景创新纳入科技创新支持体系,系统性谋划场景创新模式,制定场景创新计划,出台支持场景创新模式应用的实施意见。建议各地结合地方城市禀赋特色、产业特色开展场景创新工作,出台地方场景创新促进实施方案,鼓励本地相关部门、行业龙头企业面向科技创新企业开放场景资源,促进科技创新和业态培育。


(二)成立场景创新促进中心,主动发现新的高价值场景。建议地方政府联合专业第三方机构成立“场景创新促进中心”,制定常态化场景挖掘、场景策划、场景发布、场景对接等工作机制,持续跟踪前沿技术创新场景,围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城市发展战略任务需求,以场景创新为中心,主动谋划高价值场景,发布场景清单,推动前沿技术与城市、产业深度融合,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开放城市场景资源,谋划地标性重大场景创新项目。建议地方政府围绕前沿技术和企业创新发展需求,以城市为载体,开放智慧交通、智能电网、城市安全、医疗教育等城市智能化场景,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真实的应用测试空间,加快前沿技术商业化落地。建议各地依托重大建设工程和项目,从顶层设计谋划重大场景创新项目,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产品与服务在重大建设工程或项目中的应用,在场景创新上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标性场景项目,形成全国引领与示范。


(四)推动本地行业龙头企业开放场景,加强与科技企业合作。建议充分结合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本地产业特色、科技企业场景需求,鼓励本地央企、国企、传统行业龙头企业开放场景机会,挖掘本地产业智能化场景并发布重点行业的场景项目清单,以场景需求为导向,在平台化发展中,鼓励内部创业,同时加强与科技企业的对接,共同开展联合创新,加快培育孵化新技术新产品。


(五)创新场景制度供给,营造场景创新应用的良好氛围。建议探索制定宽容审慎的场景创新供给制度,定期公开发布场景战略、场景项目、场景配套支持政策等,为企业参与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将场景供给作为本地招商引资、产业培育的重要抓手,加强对重点招商引资企业/项目的场景供给。在场景落地实践中探索创新沙箱、负面清单等多种新型场景创新监管制度,最大限度允许场景创新试错,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