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大趋势与新动能
添加时间:2021-04-20 点击次数:342
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几乎所有领域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把握新科技革命、新工业革命的战略举措,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基础,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次强调要注重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物产业、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为此,早在2010年,我国就明确提出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那时起,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处于较高增长水平。根据“十三五”规划,202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要达到15%左右。面对近年来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我国益发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与创新提升。相关趋势和数据表明,得益于规划目标的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迈上新台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形成新发展格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必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满足高品质生活的根本基石。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战略先导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驱动力在于新兴技术的率先试错、持续迭代;二是未来主导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并满足着消费需求升级,是未来的主导产业;三是生态适配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自然生态更友好,同时适应着并促动着社会生态进一步优化。
就其范围而言,2018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最新分类标准中,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2020年,中央有关“十四五”规划的建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
由上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不断迭代发展之中的,其范围也持续有所变动。为更好地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促进其发展,需要建构起更符合其本质特征的研究框架。围绕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信息、物质、能量三大资源,以及服务于人自身的健康、安全和舒适需求这一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划分为数字经济、材料制造、能源动力、生物产业、创意服务五大方向。从这一角度,可以更好地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给出相应的政策框架。
1.3.1 把握智能浪潮,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同时展开,正带来数十万亿元规模的巨大新兴产业。
1.3.2 夯实产业基石,促进材料制造发展制造业强弱关乎国家兴衰,高端装备和新材料是新兴制造业的战略基础。从无机材料到复合材料,从功能材料到结构材料,从空天到海洋,从民生到关键“卡脖子”领域,材料制造都亟待突破。
1.3.3 秉持绿色持续,促进能源动力发展碳达峰、碳中和从理念变为政策和行,强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新能源替代加快,能源新兴技术层出不穷,新能源汽车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走向爆发点。国际热核聚变计划正式开始组装,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持续下降,氢燃料电池商业化加速。
1.3.4 面向健康需求,促进生物产业发展新冠疫情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确保国民生命健康,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重大需求。
1.3.5 注重融合创新,促进创意服务发展制造与服务的融合,促使着服务型制造、创意产业、体验经济等的快速发展。数字创意、研发服务已然成为知识经济的先锋产业。
2.1.1 智能化信息调控是生产组织的关键核心。信息化是在感知获取、通信传输、分析处理“三螺旋”相互激励中不断推进。随着3D打印、4K显示、5G网络等发展,编码数字化、传输即时化、处理智慧化正在实现,促动着“自动化”本身的“自动化”,触发了几乎所有领域的智能化、数字化,如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研发、智慧医疗等。高水平的智能应用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项关键标志。
2.1.2 绿色化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以及资源环境的现实压力,物质能量利用方式日益清洁化。资源减量化和循环利用,在满足更广人群更高质量生活需求的同时,实现着人均消耗的更集约节约。“绿色”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底色”。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尝试以“绿色”生产“绿色”——生产全过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
2.1.3 分享化分布式、分散化带来价值共创分享。就时空格局变迁而言,产业发展遵循着从分散到集中再到分散的循环。工业经济形成了集中化、标准化、定时化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基础设施的高度完备和智能化升级,技术赋能于个人,服务经济、“新自然经济”崛起,空间分散化、过程非标化、工时弹性化在诸多领域涌现出基于“产消合一”模式的自雇经济、零工经济。人们更多关注使用权而非所有权,更多关注实际感受体验而非工具载体本身,推动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变革。
2.2.1 智能泛在、万物互联,数字经济迈向爆发拐点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5.8亿元,居全球第二,但距离第一位美国仍有较大差距。随着物联网、车联网、产业互联网的普及,万物智能互联时代来临。新型半导体、下一代通信与网络技术、新型显示、新型计算(存算一体化、量子计算等)、云计算、边缘计算、雾计算等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激增,预计到2025年,销售收入将达35万亿元。
2.2.2 空间拓展、超新超精,材料制造孕育极限颠覆深空、深远海等新空间拓展,特别是商业航天发展迅猛,正带来航天科技与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为材料和装备制造提出新需求,带动超材料、极端制造、超精细加工等发展。大型运输机、客机、无人机、新型舰船、新型轨道交通、高端医疗设备、先进结构材料、信息功能材料、高端生物医用材料、低维材料、材料基因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与新材料产业将可能实现重要突破。
2.2.3 绿色高效、经济便捷,能源动力持续升级换代大气、水治理、土壤修复、固废资源化在技术经济性上实现突破,带来更生态宜居的环境。随着欧洲ITER正式组装、我国环流器二号M首次放电、“华龙一号”开始并网等,能源新兴技术带来新一轮能源变革,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产业、非常规天然气产业、风光电产业、核能产业等使得能源体系“绿意”更浓。在纯电动和插电混动汽车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逐渐成熟,到2025年,智能网联共享化的新能源汽车规模将相当可观。
2.2.4 原创突破、健康延展,生物产业迎来规模化曙光生命科学研究屡现原创突破,推动生物产业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初始期。细胞图谱、表型组、脑机接口、基因编辑、细胞治疗、恶性疾病慢病化、肿瘤疫苗、合成生物、器官再造等,使人们在深刻认知生命本质的同时,开始对尝试对生命过程的精细操作。健康管理从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到早筛查、早预防,关口不断前移,治未病实践更普遍,大健康产业勃兴。原研新药、医疗器械国产化、生物制造能级提升等助推我国走向生物产业创新大国。
2.2.5“文”“科”融合、众包众筹,创意服务创新层出不穷5G、人工智能、超高清、扩展现实等广泛应用,促进更便捷、更广泛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数字内容生产、分发、应用等产业快速发展。短视频、“副业创新”引致新个体经济和微经济蓬勃发展。智能化、场景化、灵巧化的工业设计、服务设计、环境设计等创新设计业态方兴未艾。大量社会化资金注入新型研发组织,共享化的开放式创新催生活力充沛的技术创新生态圈,研发服务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是发挥新基建在需求提供方面的重要作用。注重信息基建对数字经济等的牵引、融合基建对材料制造和能源动力等的牵引、创新基建对创意服务等的牵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广阔国内市场、提供战略需求。
二是围绕疫情及其带来的新需求,推动健康及数字相关产业发展。支持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共享生活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发展。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发展虚拟产业集群、无人经济和在线新经济。
三是充分利用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在落实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的采购、保险补偿的同时,推进商业化前采购、创新定制化采购等新型采购方式,更具针对性地支持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在促进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中,实现产业体系成熟完善、价值链优化提升,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更重要地位。
一是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头部企业投入和参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升产业创新策源能力。研究制定进一步提高研发加计扣除力度的政策,切实落实为科学研究提供经费支持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的政策。
二是以应用为导向、愿景为牵引、需求为抓手,探索和推进场景式研发与创新,促进新技术在场景中落地熟化,促进新场景在技术突破中浮现生成。鼓励产学研结合,共同打造未来产业创新场景开发基地,为场景式研发与创新提供支持。
三是激励创新型创业,通过新技术的多维组合和跨界应用,促进微经济、零工经济、自主就业、多点执业等发展,持续催生出行业新部门、商业新形态、业务新环节、价值新链条。
四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缔造新生活、造就新经济,为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注入强大创新动能。
一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在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经验,营建市场竞争公平、政商关系亲清的优良营商环境。推广北京、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做法,深化“放管服”,放宽准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发展。
二是形成各类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大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执法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创新试错,培育更多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促进头部企业创新驱动、规模放大,造就更多的创新新跨国公司,形成大中小微企业联动发展的优良产业生态。
三是为企业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科技金融支持。深化证券市场注册制,壮大产业创新投资资金,为引领技术潮流的创业者和代表新兴趋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有力支持。提升直接融资水平,应用区块链等创新手段,为轻资产、初创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提供精准投融资服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大程度上推动需求侧创新政策出台落地,以领先市场孕育累积先发优势。
一是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引导高校面向实际,为产业培养优秀人才。发展职业技术大学,加强产业适用人才培育体系建设。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注重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培养。
二是明晰急需人才需求,面向全球招徕人才,集聚一大批企业家、顶尖工程师、大国工匠等一流产业人才和一支由创业者、职业技能人才等构成的宏大产业人才队伍。
三是深化科技“三评”改革。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建立谁使用、谁评价、谁负责的机制,让用人单位的良好微生态为人才实现抱负提供最直接的强效支持。四是关注新职业、新岗位的创生。规范与激励并重,促进行业协会优化职业资格和培训体系。应用数字技术和智能工具,加强对从业者的教育培训,促进从业者数字技能不断提高。
一是着眼全球,注重产业的国际化布局。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推动全方位的国际合作,发展全天候的合作伙伴,实现多方共赢。
二是在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的同时,注重产业技术的自立自强。着眼于确保供应链安全,注重在友好国家和友好地区的供应链部署。
三是积极参与全球产业技术创新治理。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相关伦理议题、全球数字治理、绿色技术与气候变化等议题上,注重把握主动权,形成更具国际化、影响力、传播力的话语体系。践行和推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形成更加公平高效合理的产业技术转移规制。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扩张和创新发展,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科技安全的关键支撑。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我国在推动新科技革命和新工业革命惠及世界方面将做出更大贡献。
01、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地位
1.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实证研究表明,一国要想从中等收入迈向中高收入、乃至高收入水平,并保持在高收入水平上,就必须把握当时代新兴产业的战略机遇,实现主导产业群的动态更替。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惨痛教训,都证明了这一点。为此,早在2010年,我国就明确提出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那时起,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处于较高增长水平。根据“十三五”规划,202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要达到15%左右。面对近年来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我国益发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与创新提升。相关趋势和数据表明,得益于规划目标的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迈上新台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形成新发展格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必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满足高品质生活的根本基石。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那些具有战略前沿必争、潜在需求旺盛,技术资本双密集、政府市场双驱动,绿色可持续、综合效益好等特点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战略先导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驱动力在于新兴技术的率先试错、持续迭代;二是未来主导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并满足着消费需求升级,是未来的主导产业;三是生态适配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自然生态更友好,同时适应着并促动着社会生态进一步优化。
就其范围而言,2018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最新分类标准中,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2020年,中央有关“十四五”规划的建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
由上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不断迭代发展之中的,其范围也持续有所变动。为更好地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促进其发展,需要建构起更符合其本质特征的研究框架。围绕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信息、物质、能量三大资源,以及服务于人自身的健康、安全和舒适需求这一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划分为数字经济、材料制造、能源动力、生物产业、创意服务五大方向。从这一角度,可以更好地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给出相应的政策框架。
1.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从中等收入迈向中高收入、高收入的必然选择。1.3.1 把握智能浪潮,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同时展开,正带来数十万亿元规模的巨大新兴产业。
1.3.2 夯实产业基石,促进材料制造发展制造业强弱关乎国家兴衰,高端装备和新材料是新兴制造业的战略基础。从无机材料到复合材料,从功能材料到结构材料,从空天到海洋,从民生到关键“卡脖子”领域,材料制造都亟待突破。
1.3.3 秉持绿色持续,促进能源动力发展碳达峰、碳中和从理念变为政策和行,强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新能源替代加快,能源新兴技术层出不穷,新能源汽车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走向爆发点。国际热核聚变计划正式开始组装,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持续下降,氢燃料电池商业化加速。
1.3.4 面向健康需求,促进生物产业发展新冠疫情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确保国民生命健康,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重大需求。
1.3.5 注重融合创新,促进创意服务发展制造与服务的融合,促使着服务型制造、创意产业、体验经济等的快速发展。数字创意、研发服务已然成为知识经济的先锋产业。
02、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经历着颠覆性变化。未来5~15年,相关领域发展总体呈现出智能化(生产组织方式)、绿色化(资源使用方式)和分享化(价值实现方式)的趋势。2.1.1 智能化信息调控是生产组织的关键核心。信息化是在感知获取、通信传输、分析处理“三螺旋”相互激励中不断推进。随着3D打印、4K显示、5G网络等发展,编码数字化、传输即时化、处理智慧化正在实现,促动着“自动化”本身的“自动化”,触发了几乎所有领域的智能化、数字化,如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研发、智慧医疗等。高水平的智能应用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项关键标志。
2.1.2 绿色化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以及资源环境的现实压力,物质能量利用方式日益清洁化。资源减量化和循环利用,在满足更广人群更高质量生活需求的同时,实现着人均消耗的更集约节约。“绿色”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底色”。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尝试以“绿色”生产“绿色”——生产全过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
2.1.3 分享化分布式、分散化带来价值共创分享。就时空格局变迁而言,产业发展遵循着从分散到集中再到分散的循环。工业经济形成了集中化、标准化、定时化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基础设施的高度完备和智能化升级,技术赋能于个人,服务经济、“新自然经济”崛起,空间分散化、过程非标化、工时弹性化在诸多领域涌现出基于“产消合一”模式的自雇经济、零工经济。人们更多关注使用权而非所有权,更多关注实际感受体验而非工具载体本身,推动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变革。
2.2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方向发展趋势
在重点方向上,也呈现出反映各自特性的变革趋势。这些趋势既有各自产业技术创新的内在规定性,同时也受到相关产业部门和相关技术领域的影响。2.2.1 智能泛在、万物互联,数字经济迈向爆发拐点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5.8亿元,居全球第二,但距离第一位美国仍有较大差距。随着物联网、车联网、产业互联网的普及,万物智能互联时代来临。新型半导体、下一代通信与网络技术、新型显示、新型计算(存算一体化、量子计算等)、云计算、边缘计算、雾计算等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激增,预计到2025年,销售收入将达35万亿元。
2.2.2 空间拓展、超新超精,材料制造孕育极限颠覆深空、深远海等新空间拓展,特别是商业航天发展迅猛,正带来航天科技与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为材料和装备制造提出新需求,带动超材料、极端制造、超精细加工等发展。大型运输机、客机、无人机、新型舰船、新型轨道交通、高端医疗设备、先进结构材料、信息功能材料、高端生物医用材料、低维材料、材料基因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与新材料产业将可能实现重要突破。
2.2.3 绿色高效、经济便捷,能源动力持续升级换代大气、水治理、土壤修复、固废资源化在技术经济性上实现突破,带来更生态宜居的环境。随着欧洲ITER正式组装、我国环流器二号M首次放电、“华龙一号”开始并网等,能源新兴技术带来新一轮能源变革,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产业、非常规天然气产业、风光电产业、核能产业等使得能源体系“绿意”更浓。在纯电动和插电混动汽车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逐渐成熟,到2025年,智能网联共享化的新能源汽车规模将相当可观。
2.2.4 原创突破、健康延展,生物产业迎来规模化曙光生命科学研究屡现原创突破,推动生物产业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初始期。细胞图谱、表型组、脑机接口、基因编辑、细胞治疗、恶性疾病慢病化、肿瘤疫苗、合成生物、器官再造等,使人们在深刻认知生命本质的同时,开始对尝试对生命过程的精细操作。健康管理从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到早筛查、早预防,关口不断前移,治未病实践更普遍,大健康产业勃兴。原研新药、医疗器械国产化、生物制造能级提升等助推我国走向生物产业创新大国。
2.2.5“文”“科”融合、众包众筹,创意服务创新层出不穷5G、人工智能、超高清、扩展现实等广泛应用,促进更便捷、更广泛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数字内容生产、分发、应用等产业快速发展。短视频、“副业创新”引致新个体经济和微经济蓬勃发展。智能化、场景化、灵巧化的工业设计、服务设计、环境设计等创新设计业态方兴未艾。大量社会化资金注入新型研发组织,共享化的开放式创新催生活力充沛的技术创新生态圈,研发服务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03、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跃升
3.1 需求牵引,推动规模扩张
需求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一是发挥新基建在需求提供方面的重要作用。注重信息基建对数字经济等的牵引、融合基建对材料制造和能源动力等的牵引、创新基建对创意服务等的牵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广阔国内市场、提供战略需求。
二是围绕疫情及其带来的新需求,推动健康及数字相关产业发展。支持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共享生活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发展。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发展虚拟产业集群、无人经济和在线新经济。
三是充分利用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在落实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的采购、保险补偿的同时,推进商业化前采购、创新定制化采购等新型采购方式,更具针对性地支持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在促进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中,实现产业体系成熟完善、价值链优化提升,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更重要地位。
3.2 创新驱动,促进能级跃迁
科技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旺盛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是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头部企业投入和参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升产业创新策源能力。研究制定进一步提高研发加计扣除力度的政策,切实落实为科学研究提供经费支持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的政策。
二是以应用为导向、愿景为牵引、需求为抓手,探索和推进场景式研发与创新,促进新技术在场景中落地熟化,促进新场景在技术突破中浮现生成。鼓励产学研结合,共同打造未来产业创新场景开发基地,为场景式研发与创新提供支持。
三是激励创新型创业,通过新技术的多维组合和跨界应用,促进微经济、零工经济、自主就业、多点执业等发展,持续催生出行业新部门、商业新形态、业务新环节、价值新链条。
四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缔造新生活、造就新经济,为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注入强大创新动能。
3.3 生态优化,打造领先市场
产业生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迭代循环中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获取战略优势的根本基石。一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在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经验,营建市场竞争公平、政商关系亲清的优良营商环境。推广北京、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做法,深化“放管服”,放宽准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发展。
二是形成各类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大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执法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创新试错,培育更多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促进头部企业创新驱动、规模放大,造就更多的创新新跨国公司,形成大中小微企业联动发展的优良产业生态。
三是为企业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科技金融支持。深化证券市场注册制,壮大产业创新投资资金,为引领技术潮流的创业者和代表新兴趋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有力支持。提升直接融资水平,应用区块链等创新手段,为轻资产、初创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提供精准投融资服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大程度上推动需求侧创新政策出台落地,以领先市场孕育累积先发优势。
3.4 人才引育,强化智力支撑
人才强、产业兴;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赖以发展、赖以强大的第一资源。一是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引导高校面向实际,为产业培养优秀人才。发展职业技术大学,加强产业适用人才培育体系建设。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注重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培养。
二是明晰急需人才需求,面向全球招徕人才,集聚一大批企业家、顶尖工程师、大国工匠等一流产业人才和一支由创业者、职业技能人才等构成的宏大产业人才队伍。
三是深化科技“三评”改革。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建立谁使用、谁评价、谁负责的机制,让用人单位的良好微生态为人才实现抱负提供最直接的强效支持。四是关注新职业、新岗位的创生。规范与激励并重,促进行业协会优化职业资格和培训体系。应用数字技术和智能工具,加强对从业者的教育培训,促进从业者数字技能不断提高。
3.5 开放合作,融入新型全球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全球市场和全球分工体系。一是着眼全球,注重产业的国际化布局。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推动全方位的国际合作,发展全天候的合作伙伴,实现多方共赢。
二是在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的同时,注重产业技术的自立自强。着眼于确保供应链安全,注重在友好国家和友好地区的供应链部署。
三是积极参与全球产业技术创新治理。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相关伦理议题、全球数字治理、绿色技术与气候变化等议题上,注重把握主动权,形成更具国际化、影响力、传播力的话语体系。践行和推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形成更加公平高效合理的产业技术转移规制。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扩张和创新发展,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科技安全的关键支撑。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我国在推动新科技革命和新工业革命惠及世界方面将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