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发展有三个薄弱环节,解决只需这一招儿!

添加时间:2019-09-10 点击次数:470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16字的方针,现在看来还是经得起考验的,也得到了各界的认同。为什么要提出来自主创新?在《中国经济大讲堂》中,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指出,技术可以引进,但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可能引进。现如今,我们需要通过自主创新,来解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三个薄弱环节的问题。

9月5日21:48,CCTV-2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为您深度解读《科技强国梦,我们该如何实现?》。

嘉宾简介

徐冠华,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长。他从小就对科学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投身科研工作后,他坚持“科技报国”的信念,始终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的经济、社会进步紧密相连。他走上科技部部长的岗位伊始,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制定国家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让科技惠及每一个百姓”。他直接参与、组织了2000多名来自科技界、经济界、教育界的专家,开始了空前规模的战略研究,用三年时间,制定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批准,确立了我国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要战略目标,并积极推动这个纲要的具体实施。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16字的方针,现在看来还是经得起考验的,也是得到了各界的认同。为什么提出来自主创新?因为大家分析,我们中国的科技发展还存在三个薄弱环节,什么薄弱环节呢?原始创新薄弱、集成创新薄弱、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薄弱。 


第一,原始创新非常重要,它是一个具有深刻科学内容的表达,也就是通过基础研究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这也是我们现在最突出的薄弱环节。


第二,集成创新,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科学技术的含义,它是经济和科技结合的含义,甚至它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为什么这样呢?一个是我们检讨过去我们发展科学技术,有的时候是比较倾向于发展单向技术,但是单向技术往往研究成功以后,就放到保险箱里。为什么?它只有和其它的技术集合在一起,才真正能够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否则是不可以的。因此集成创新同样也很重要,而且也是一个国家发展近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新兴的产业不可逾越的、不可以替代的办法。在市场竞争环境下,集成创新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包括购买技术。


第三,就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就是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和吸收形成属于自己的再创新能力,所以这三个方面的含义,整体上就构成了自主创新的一个完整的概念。


我特别想提出来的,就是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严重脱节,我们看一看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投入比值,引进技术花了多少钱,消化吸收花了多少钱,我们中国2002年是1:0.08,什么意思?投入了一块钱买技术,买产品、买装备,消化吸收花了8分钱;2006年到2014年我们提高了,买一块钱的技术和设备,再投入4角钱来做消化吸收。韩国在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引进消化投入之比达到1:7,就是花一块钱买技术和装备,要投入7块钱去消化和吸收。2006年到2014年日本最高达到了1:10,韩国最高达到了1:8,相比之下,我们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严重不足。比如讲购买光刻机,买了一代,人家的光刻机技术提升了,我们这台机器再生产的产品就会没有市场竞争力,我们就得再购买设备。


引进技术和引进技术创新能力是有本质的区别,技术可以引进,但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可能引进。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了技术创新能力,因为众多的实践都表明,技术创新能力是内生的,是要通过有组织的学习和产品开发实践才能实现。我们的产业,要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并且能够转化成为自有的知识资产,就必须建立自主的开发平台,培养锻炼自己的科技开发队伍,进行技术创新的实践,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做的。


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三个薄弱环节都强调要调动自身的积极性,靠我们的努力做事情。最后大家得到一个意见,就是我们用自主创新这四个字把三个方面的问题集成起来,作为一个集中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