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十问“十四五”】落实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目标具体应从何处着手?(十)

浏览次数:393 发布时间:2021-04-15 09:30:18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中国首次向全球宣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要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今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表示,碳达峰、碳中和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关系,其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很可能会带动工业革命以来技术结构、产业结构乃至整个发展方式全局性、系统性的重大变革。


谈及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中长期目标的优势,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看来,光伏、风电是中国的优势产业,新一代光伏也正在研发中,目前普遍达到了20%以上的效率,未来到30%是完全有可能的,技术潜力还很大。此外,电池技术尤其是锂电池,未来十年有可能再次革新,仅仅是将锂电池应用于汽车产业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在汽车电动化之后,智能技术也将与之结合,甚至进步为自动驾驶,如果再把电的来源转变成风电、光伏,这是一个几十万亿元的产业。难度稍大的氢能领域目前也已经取得重大突破。所有的这些技术都会让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是绿色的增长,也会让国家、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和时代。


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十四五”时期非常关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这两项指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进行管理。


具体从何处着手?《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加大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其他温室气体控制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与此同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现所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核发,推动工业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


北京化工研究院首席专家张明森指出,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一方面要逐步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另一方面要切实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占比。他建议,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推动高耗电企业自建光伏发电站和风电场,通过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实现降碳目标。


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则强调,应加快结构优化,立足国内保障能源供给;应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构建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使非化石能源到2025年成为消费增量的主体。


实际上,除了政策的扶持和监督,要完成碳达峰的目标,不得不提绿色技术的重要作用。在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同时,我国还有GDP提升的任务。刘世锦称,我国人均碳排放量已有约7吨,不能涨太多,但人均GDP又要从1万美元提升至3万-4万美元,这就要求采取低碳、甚至零碳的办法来发展,解决这一问题根本上要靠技术,因此我国可能面临一个相当大规模的技术转换过程。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到,深化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和公共机构节能,推动5G、大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能效提升,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实施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术改造等重点工程,加快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与此同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产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务模式。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


“碳中和不仅仅是能源的事,它与产业链等方方面面都有关系,碳中和目标将深刻影响下一步产业链的重构、重组和新的国际标准的制定。”全国政协委员、淄博市政协副主席、齐鲁石化公司三级协理员达建文说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