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著名经济学家朱民:2021站在大浪之巅,看未来十年投资机遇!

浏览次数:354 发布时间:2021-03-05 10:33:27

2020年1月30日,在创合汇主办的“双循环背景下的新格局与新趋势——创合汇2021宏观经济讲座现场,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连平、朱民分别进行了深富洞察的主题分享。


以下是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全球副总裁朱民先生《站在大浪之巅:中国经济的深刻变化和未来十年投资机遇》主题演讲实录:




很高兴有一个机会和大家做沟通和交流。2020年是剧变,2021年是开局,这两年不是简单的线性延展的关系。对企业家来讲,当下最关键的问题——不能只看到过去到未来一个线性的、波动的变化,要看到未来面临的是一个结构的、面的变化。未来的赢者一定是可以看到未来,看到结构,看到变化的人。


在不同的场合我一直强调改变思维方式的重要性。这个思维方式是从线性走向结构性的思维方式,看到结构变化、挑战、机遇,看到刚开始或者是还没有开始的变化,这些都是未来。等到它在你面前的时候,这个时候已经很晚了,这是当今做企业、做宏观、做所有事情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我今天很愿意和大家沟通讲这个题目的原因。


从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大家看到增长的速度是一直不断波动的,总体维持在9%左右的平均速度。到201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总需求下降,我们的经济下降。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下降到2.3%。但中国是过去一年里面主要大国唯一经济正增长的国家,很了不起。


从人均GDP看,1978年我国人均GDP176美元,到2020年第一次超过了1万美金,我们过了一万美金这个坎。从经济学和经济学史来说,我们正在从中等收入走向高收入国家。从历史数据来看,人均GDP从3千美金到1万美金,通常走16到18年。到了1万美金往上走的时候,就会出现分岔口,韩国和我国的台湾省走向高收入,而马来西亚、巴西和墨西哥在达到人均1万美元GDP整整30年还是1万美金的水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现在就在这个节点上,决定中国是往上走,还是长期停滞在1万美金成为中等收入国家。所以,"十四五"很重要,决定未来五年中国能不能走过中国经济的大坎,决定未来中国50年的发展。


01

人口老龄化和长寿时代:

需求、供给和金融结构变化


我们走到这个节点的时候,发现我们现在面临三个最大潮流的变化。第一个就是人口老龄化,长寿时代的到来。这个到来改变了整个需求、供给,而且改变了整个金融。老龄化的影响非常深远,今天我们65岁以上年龄段占人口的比重,达到12%左右,已经开始进入老年社会,从2012年开始,劳动力供给到达巅峰,此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制造业外移都与这个相关。


我们看中国未来总人口结构的变化,以2050年人口结构比较2015年的人口结构,中国总人口会下降3300万,但净增长的人口都在60岁、70岁和80岁年龄段。增加最多的是70岁年龄段,净增加达8500万,60岁年龄段和80岁年龄段净增加7000万人口。60岁以下年龄段的人口都是净减少的。这是非常深刻的人口结构变化。


我们再看北京人口结构的变化,到了2050年,70岁到80岁和90岁年龄段的人口占比最大,年轻人特别少,那时老年人靠谁养?我们今天的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比例是1:3,三个就业的人养一个退休的人,2050年是1:1,这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金融结构。



日本是老龄化程度很高的国家,从1994年到2016年,我们看到建筑业、制造业、金融、其他产业都在萎缩,扩大的只有医疗卫生、社会工作、专业科技活动等等,整个经济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政府的开支里面除了医疗卫生支出在增长,所有的增长都是不变和下降的。日本房地产从90年代开始一路下跌,这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房地产泡沫危机。但是凡是泡沫一定是波动,是波动就会反弹,日本的房地产为什么只有下跌没有反弹呢?多年以后我们再回头看这个问题,泡沫危机的表面其实是触发后面更深层的老龄化问题。老年人不需要那么多房子,所以日本的房地产一蹶不振,再也起不来了。


人口老龄化和长寿时代的到来,是一个大事。这个是改变中国经济最深刻的事情,改变了供应链、成本、需求、供给、金融等,而且人口老龄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情,一旦这个趋势出现就改不了。在这个趋势面前,谁看到趋势,谁在前面,谁可以赚钱。


02

2060碳中和:

能源革命推进投资和科技进步


第二大浪潮是“2060碳中和”。大家一半以为碳中和离我们非常的遥远,2060年还很远,但是这一天会到来,而变化从今天就开始。中国做了郑重的承诺,2060年碳中和,203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中国的碳排放在2030年将到达顶峰,2030年以后就会急剧下降,然后2060年下降到0。这会对能源结构产生巨大的变化。


从今天到2060年,在这个过程中,碳的总量排出是下降的,能源总量消费的量基本上不变,也有下降,但GDP总量持续上升。这意味着能源的效率会急剧提高,就是依赖科技。中国的变化时间短,变化快。


发达国家碳排放从1990年开始到高峰,逐渐到2050年下降为0,有60年的时间。我们的碳排放高峰在2030年到顶,到2060年降到零只有30年的时间,这个变化是巨大的和颠覆性的。


经济增长翻番,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为零,经济结构一定会剧烈变化,你别无选择,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从今天起就看看变化的机会在什么地方。所有企业都会因为这个曲线的变化而变化,因为能源是所有的一切,没有任何企业可以离开能源,只是各自受影响的程度不一样,我有信心说在座的所有人,到2030年你们可以体会到自己的产业和行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到2050年,很多车会被电动车取代,汽车产业链是最大的产业链,即将颠覆。发电的装机结构会变化,就发电结构而言,今天的发电60%来自煤,未来是太阳能、风电和水电,也就是说整个发电设备行业根本上会改变。而在这个过程里面,提高能源效率的唯一途径就是科技,所以太阳能光伏的技术会进一步提高,电解水制氢的技术会发展,未来会有一系列的能源相关的科技变化,是巨大的投资机会。


我估计未来30年,和碳排放下降有关的能源业投资每年占GDP的1.5%到2%左右,每年新能源的投资就是1.5万亿-2万亿人民币,逐渐增长到一年5万亿-7万亿人民币。我们郑重承诺2060碳中和,这就倒逼我们所有人往前走。


03

科技创新和数字化的大潮正在到来


第三个巨大的变化,就是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大潮。疫情推动了整个经济和社会的线上化,比如说线上办公、线上学习,线上购物, 线上医疗,一旦习惯就回不去了。技术的发展是如此迅猛,我们不要低估。疫情下全球地缘政治恶化,中美贸易摩擦变成了科技摩擦,科技成为竞争点,大家都知道未来的竞争点是科技,那么科技的发展一定是非常迅猛的,大家都在制定自己的科技发展战略。


全球经济增长的需求和推动,主要是技术创新、科技推动。内在的科技发展动力、经济的推动力以及外在竞争压力,使得未来科技创新变成了不可逆的大潮。


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我们今天严格意义上处在4G和智能手机这个阶段,我们在这个阶段走向5G和云。但是5G和云只是一个过渡,是一个载体,是一个基础设施,过渡到的未来是物联网和区块链。4G和智能手机根本作用就是把人联系起来,以至于我们今天手机可以办一切事情。全球70亿人口,人连起来是10亿级的。5G和云的出现,把物连接起来,这是千亿、万亿级,2B规模是2C的规模远远不可比的。这个基础设施一定是走向区块链,因为信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就是互联网虚拟信用很重要,现在只有区块链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走得很快,人工智能的专利,美国第一,中国第二。


科技创新已经变成了全球的竞争,中国要能够在世界上站起来,必须占有这个市场,打赢这一仗,但是必须承认差距还很大,唯一的办法就是赶,所以我们现在是全面追赶。而新基建就是核心理念。


新基建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流和物流上加一个数据流,通过这个数据流产生一个产业流和资金流,产生价值流,就是建立一个数据流来赋能物理和物质的世界。


新基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5G基站。我们用5年时间完成了4G基站,中国今天占全球4G基站中的51%。我们计划2020年建60万个5G基站,现在完成了80万个,争取明年年底把东部和主要的城市覆盖5G。5G不是根本目的,为的是做物联网,现在的战略就是集中攻克物联网,从2020年的情况来看,我们改造过的物联网节点超过了美国,中国成为了最大的物联网国家。中国要建5个国家级的数据解析点,建10个跨行业的平台。


在物联网世界,中国在过去一年里面发生最了不起的事情就是工业APP。现在像三一重工设备都上了APP,可以实时了解运营、安全、维修,未来就是设备自己协同作战,不需要人了。2020是一个大年,今后两三年是物联网大的爆发年。


新基建基本概念就是国家全力以赴建一个“科技高速公路”,让我们的科技数据从计算、数据等等方面支撑科技高速公路,让所有的企业、社会、城市、政府上这个高速公路,利用这个高速公路建造自己企业的产业平台。谁能走到这一步,谁赢得未来。


199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互联网高速公路网法案,随后美国互联网高速发展。我们今天也同样建一个科技高速公路网,这个不仅仅是互联网,更是高级的智能网。


04

数字化转型核心是改变生产力


智能网下的数字化转型,第一是软硬件制造商,数字化的生产商,主要是软件。20家全球最大的AI企业,中国已经有了7家。第二是数字经济的平台,把软件和数字产业结合起来做平台,是工业、农业、商业等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第三是整个社会、企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改变生产力,实体经济的转型,涉及到整个技术的颠覆发展和需求。企业要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有两个方面——一就是借用现有的技术;二就是看到未来的需求,有超越现在的能力。


我们以前讲IT就是重复人工的功能,现在在人工智能这个环境下是完全不行的。一定要让技术能够产出新的、今天没有的产品,你才能引领未来,只用技术延续你现有的产品,提高你的劳动生产率,那是不够的。我几年前说过,未来所有的产品都会像当年苹果手机问世一样,是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见过的新产品,逼着大家接受苹果,这个就是革命。以后,我认为凡是成功的产品,都应该秉承这个理念。这是对企业家巨大的挑战, 这个过程不容易,一定是大浪淘沙的过程。


从投资角度来说,我们看到未来最大的投资就是新基建,我细化为云、管、端。云——芯片、服务器,数据中心,云服务未来都是几何数量级上升;管——5G基站,通信卫星等等;端——未来万物为端,不要以为只有你的手机是端,现在央行数字货币,你不需要用手机就可以用数字货币,端是很广泛的含义,云、管、端的基建是未来大的投资。


05

走向数字化未来:

中国将在全球人均流量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