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332 发布时间:2020-12-24 09:15:06
正文字数:3866,阅读时长大约6.5分钟
导读:给园区「划重点」...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告别2020年阴霾、拨云见日的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周年,关键性不言而喻。
作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中央经济会议总结回顾了2020全年经济工作情况,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对2021年经济工作进行重点部署,传递出经济发展清晰而鲜明的信号。
本次会议,释放出哪些园区发展信号?「十四五」开局之年,园区机遇在何方?园区在线(ID:YQZXGZH)针对公报内容,为园区划出以下重点信息。
正文:
组建「创新联合体」
原文: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
这已经是近期国家层面第二次为「创新联合体」站台,10月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所谓「创新联合体」,即领军企业、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等通过某种合作机制,以「联盟」的形式,联合研发攻关重大科技项目。
此时国家提出打造「创新联合体」,在园区在线(ID:YQZXGZH)看来有几个考虑。
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研发的门槛越来越高、创新活动的复杂性越来越强、亟需探寻新的技术研发与创新组织模式;第二,当今领军企业都有正向创新的诉求,而专攻某一领域的中小企业正好为大企业补齐短板;三是以往市场上的重点项目基本都被国企、央企和领军企业垄断,重点科技创新政策也多向大企业、大项目倾斜,通过「创新联合体」让中小企业也参与进来,共同「揭榜攻关」。
从园区的角度看,创建「创新联合体」有几个参与点,首先,「创新联合体」要以政府(园区)为主体发起;第二,技术的研发需要依托平台整合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完成;三是企业的供需匹配需要园区牵线搭桥;四是企业联合创新依赖政府(园区)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原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要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要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要加强顶层设计、应用牵引、整机带动,强化共性技术供给,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这段话传递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基础再造,二是产业链提升。
基础再造是产业链提升的前提。
同世界强国相比,我国企业基础薄弱、技术自主化程度低、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此外,政府(园区)基础服务不完善、信息社会下的基础设施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基础再造的实质便是通过「技术赋能」重构产业发展环境。具体做法包括加大基础投入,完善数字服务、信息服务、云服务等企业创新必备的基础设施;二是通过政策引导,激发企业开展前瞻技术、战略性技术研究,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三是围绕工业基础能力打造一批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的「未来工厂」;四是围绕重大项目,通过「创新联合体」开展联合攻关。
至于产业链,近年各地的工作重心已经从单点的产业集聚、空间集聚向产业孵化、内生培育转变。各地针对构建产业链提出了多种创新做法。如由省市主要领导挂帅、一对一扶持产业链发展的「链长制」,青岛实施的「五长联动」(「市长牵总」谋划产业链、「班长落实」夯实产业链、「校长支撑」提升技术链、「会长搭台」培育生态链、「行长助力」筑牢资金链)、「产业专班」;苏州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建立的「产业大脑」,包括前面提到的「创新联合体」,也是针对我国现有产业短板集中力量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举措。
扩大内需
原文: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要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现代物流体系。要加强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统筹好产业布局,避免新兴产业重复建设。
扩大内需,就代表国家将在这些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园区就存在机会。
这段话有三个关键点,首先是发展数字经济,具体来说,其一是园区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包括「数字化园区」建设、「虚拟园区」建设、「产业大脑」搭建、「数字化平台」建设等;其二是培育数字经济相关产业(链),引进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团队、人才,并推动现有传统企业技术改造与数字化转型,若本地有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可尝试以「订单招商」的方式招商。
二是城市更新,工改、旧改可能加码,创新用地依旧是热门方向,同时也要关注数字化赋能城市更新,如浙江的「未来社区」,便极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三是统筹产业布局,园区的兼并整合将会继续,留下的园区在产业上形成差异化竞争。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原文: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建设统一大市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一是放宽市场准入
2020年,国务院曾发文明确指出要放宽市场准入,提出包括不得额外对民营企业设置准入条件、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混改与重组、支持民营企业进入一些传统的「垄断行业」等举措,中央经济会议再次强调,表面这些措施将会继续延续与落实。
二是促进公平竞争
因为国企与政府难以描述的关系,以及政府对大项目的特殊偏爱,总体的制度环境很难让民企与其他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园区在线(ID:YQZXGZH)看来,民企并不需要什么特殊政策,只要有公平的竞争环境,就能迸发出更大的创新活力。
三是保护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企业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近些年,国家大力提倡保护知识产权。园区作为企业的「避风港」,理应担起保护(服务)企业知识产权的责任。
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上一页:四大区域新型工业用地政策之争
下一页:2021年十大风险和十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