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谁是中国第一工业市?
浏览次数:414 发布时间:2020-10-22 09:22:44
但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服务业快速发展,工业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则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 在此背景下,工业“地位下降”,加之要素成本上涨、工业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加大、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困难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近年来许多城市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 但实际上,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不仅是城市经济的“筋骨”,而且是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依托,因此,保持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对于推动一座城市长期经济增长、生产率提升和结构转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而对各大城市来说,工业制造业仍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制造业如何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先进制造业转变得十分关键。 目前,包括南京、杭州等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发力先进制造业。 近日,南京推出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四新”行动计划,提出精准布局数字经济、医药健康、智能网联汽车、新型都市工业、未来新业态等新经济领域。
这其中,新型都市工业广受关注。根据当地媒体报道,这是南京主城实施“退二进三”二三十年来,今年首次对玄武、秦淮、建邺、鼓楼和雨花台五个区各下达上百亿元的新型都市工业产业指标。 南京提出,2020年,南京新型都市工业产业规模要达到600亿元。并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在主城区建设建筑面积不少于5万平方米、入驻都市工业企业不少于50家、工业产值超20亿元的都市工业示范园区(街区)5个;每年培育净增新型都市工业规上企业50家以上,择优评选新型都市工业示范企业10家。 无独有偶,此前杭州也召开了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动员大会,提出到2025年,杭州全市工业总产值要达到25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800亿元,年均增速10%;全市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30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40家等。 中国城市对工业经济的重新重视,其中缘由则可以从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的言论中一窥究竟:制造业是城市经济的根基,是一座城市确保继续走在前列的底气,制造业没有过时,而且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