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以胶东五市画圈,寻找山东的“位置感”

浏览次数:315 发布时间:2020-05-14 07:45:32

让过去单打独斗的胶东五市形成合力,寻求彼此之间协同与错位发展的平衡点

“长期以来,山东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但现在已经不那么耀眼。”2018年5月,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人民日报》刊文如是指出。


北有京津冀、南有长三角、西有中原城市群,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大省山东几乎游离在这些圈层以外,直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今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胶东经济圈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和主体,要昂起龙头,首先必须搞活胶东经济圈。


5月7日,山东省政府召开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推进会,提出要站在全国、全省的发展大局中,找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定位,打造成为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支点。


山东行政区划图 深蓝色部分为胶东经济圈 图片来源:青岛日报


按照当地媒体的说法,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全面启动。


以青岛为中心,坐拥全省超三成人口、超四成GDP的胶东五市,率先发力能否提升山东在北方地区,甚至在全国的“位置感”?

01

率先启动


图片来源:摄图网

早在2019年12月,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就将“积极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列为2020年山东省的重点工作。


时隔不到一个月,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成为三大经济圈中率先出台的指导意见。


为何胶东先行一步?


有关专家表示,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呈区域空间正相关性——有较强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聚集的特征,并且地理空间距离越近,其经济竞争力的相关性越强。


胶东经济圈囊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五座城市,占据山东GDP五强中的三个席位。


2019年数据显示,胶东五市总人口占山东全省的31.6%,生产总值占42.2%,对外贸易占64%,利用外资占67.3%,财政收入占43.3%,优越性不言而喻。


在此次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推进会议上,山东省副省长王书坚提到,胶东经济圈是全省最具发展活力、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多个国家战略在此叠加实施,是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对外开放的领头雁。


不过,与自身优越的基础条件和战略机遇相比,胶东经济圈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却显得有些滞后。


比如在山东省内的首位度。2019年胶东五市GDP占全省的比重为42.2%,虽然绝对值并不低,但这其实还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


据公开报道,早在2009年,这五市的经济体量就已经达到山东省42%左右。


“胶东五市虽然拥有优越的条件,但发展速度和与全省相比,没有显示出优势,没有快于省内其他地区。”《青岛日报》在5月8日发布的一篇报道中,直接点明胶东经济圈正面临的窘境。


进入城市群时代,要参与更大范围的城市竞争,取决于城市如何有效通过合作配置资源。


可以说,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既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崛起的希望所在,也是胶东五市借力省级战略突破自身瓶颈的机遇。

02

区域连通


图片来源:摄图网


无论是此前山东省政府印发的《意见》,还是这次召开的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推进会议,都聚焦一个共同主题:让过去单打独斗的胶东五市形成合力,寻求彼此之间协同与错位发展的平衡点。


区域协同的前提在于连通。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任务表中,“交通一体化”被列为首要任务。《意见》的第一条,就是要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做大做强省港口集团,高效集约利用全省港口资源,加强一体化建设、运营、管理,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此前曾有观点指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半岛城市群,山东最大的优势在于海洋。


一方面,在国内领先的三大城市群都拥有自己的大港口,比如珠三角的广州港、长三角的上海港,京津冀的天津港。


另一方面,从山东自身的产业结构来看,其竞争优势体现在制造业,制造业的典型特征是大进大出,必须依赖深水港口。


作为沿海港口大省,山东拥有7个沿海港口,胶东经济圈占了5个。其中,青岛港吞吐量超5亿吨,日照、烟台港吞吐量超4亿吨,均跻身全国港口前十位。


但与世界一流港口相比,分散化无序发展、低效化重复建设、同质化自相竞争的问题一样存在。


早在两年前,山东已启动沿海港口整合工作,直到2019年8月,山东港口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总部落户青岛,其提出要形成以青岛港为龙头的现代化沿海港口群,进一步推进胶东半岛一体化,巩固青岛在胶东半岛一体化中的龙头作用。


除此之外,《意见》对各城市空港国际航线如何配置、高速公路网和高铁网如何布局等均有部署。


就在前两天,一个标志实质性进展的消息传来——潍莱高铁实现正线铺轨贯通,莱荣高铁也于4月30日获得山东省发改委批复立项。


作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交通承载项目,未来莱荣高铁建成后,潍莱高铁将和莱荣高铁在莱西北站衔接,意味着山东半岛,特别是胶东中部将有一条直通高铁,解决长期以来胶东半岛“中部塌陷”的问题。

03

“带头大哥”


图片来源:摄图网


背靠大海、地理区位和产业优势相近,胶东五市也难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怪圈”。尤其是在烟台、日照等城市之间,重叠较大,现代海洋业、制造业等产业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


在此次的会议上,王书坚指出,要坚持优势互补,发挥好青岛龙头带动作用,推动经济圈内各市资源共享、产业联动、分工协作,在一体化过程中实现协同发展。而在此前发布的《意见》中,青岛前后也被提及28次之多。


看似“龙头”稳坐,但青岛的“实绩”却有些差强人意。


2019年,青岛实现生产总值11741.31亿元,占胶东经济圈比重39.1%,占全省16.5%,是山东省内首位度最高的城市,但另一方面,其在全国的经济排名下滑,与济南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


事实上,在山东这些年发布的规划中一直强调的是“济南、青岛和烟台”三核并进。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烟台经济都位居全国前20位、全省第二,直到2018年济南合并莱芜后,才滑落至第三的位置。


尽管近几年增速放缓,但烟台的实力不弱。以海洋经济为例,长年被冠以青岛的优势和王牌产业,但与同为发展海洋经济的烟台相比,在上市公司、海洋装备制造等领域,烟台完全有实力和青岛一争高低。


作为圈内核心城市,青岛理应担负起“带头大哥”的责任,“跳出原有的城市定位,以都市圈的思维和视野,提升自身城市能级,把一般要素往外疏解,辐射带动胶东经济圈发展。”


但在不少人看来,青岛在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上,带动能力有限。甚至有当地自媒体吐槽,青岛这几年的腾笼换鸟,连平度莱西都没带动起来,谈何带动整个胶东半岛?


对于青岛来说,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如果不能在产业协同上真正带动兄弟城市的发展,胶东一体化想要有所突破依旧很难。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