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370 发布时间:2020-03-02 08:59:07
新冠肺炎疫情是2020年第一个超级黑天鹅事件。由疫情导致的劳动力不足、材料短缺、交付延迟、物流停滞等要素打破了我国电子信息、光通讯设备、汽车制造、医疗保健等多个行业的供需平衡关系。此外,由于我国是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一环和世界重要需求来源地,由我国供应链部分停摆所带来的“焦虑”正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对全球科技供应链产生广泛影响。
(一)物流和劳动力是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的主要因素
此次疫情对全球科技供应链的影响主要由生产要素、整体需求和政策因素决定,其中物流因素和劳动力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
对于物流因素,航程相对较长、运载量较大的航空运输和海上运输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一定程度中断,对国际运输和供应链造成显著影响。航空运输是易碎、易腐或高价值货物的关键运输方式之一,空中航行的中断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化学产品、药品、机械行业关键性产品的生产。根据民航局数据显示,航空运输市场出现负增长,1月份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01.0亿吨公里,同比下降4.9%。若航空旅行禁令持续时间延长,国内外企业待累积库存耗尽后可能会面临材料或商品短缺。同时,海上运输备受打击。法国海运咨询公司Alphaliner统计中国主要港口的集装箱数量发现,截至2月9日,中国港口出货量从1月20日起已下降20%,预计此次疫情将使中国港口2020年第一季度的集装箱货运量减少逾600万标准箱(TEU)。
对于劳动力要素,我国各地目前采取了隔离、限制流动、延期开工或停工政策等措施,虽有利于控制疫情扩散,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劳动密集型的科技行业。据美国咨询公司高德纳(Gartner)估计,疫情的不确定性将使工厂劳动力下降至少20%,并持续导致产量和产能下滑。
(二)汽车、半导体、医药等产业受疫情冲击较为明显
一是汽车产业。全球8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与中国制造相关,此次疫情的重灾区湖北更是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和运输中心,聚集了大量汽车产业链配套供应商,仅武汉市就有高达650多家的零部件厂商。
零部件供应链失序加剧了国际汽车制造业震荡。受疫情影响,湖北、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主要汽车产地进行了工人延迟返岗或换岗、道路运输管制以及降低进出口通关速度等措施,汽车零部件供给与汽车生产产量将急剧减少。此外,由于汽车零部件具有库存周期短、替换适配性差等特征,部分汽车零部件供应已经中断。目前,现代和日产都被迫停工。现代的韩国工厂因零件供应链断裂导致部分车型停产,停工的3个工厂产量占其全球产量的40%;日产位于九州的工厂也因零部件供应问题临时停工。此外,著名的汽车零部件集团德国博世集团已公开预警汽车全球供应链中断的风险。短期来看,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将受到巨大冲击。
二是半导体产业。集成电路作为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其产业链包含设计、制造、和封装三个关键环节。其中,疫情对产业链上游的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影响较小。设计行业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所需人工较少,且近年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与晶圆代工企业持续构建云端设计与验证环境,设计厂商可透过云端环境远程办公。
对于产业链中游的芯片制造业,半导体芯片对生产环境的洁净度和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工作人员原本作业时需身着隔离服,病毒感染风险较低,所以制造业目前基本可以不停工,短期内受疫情冲击较小。但是,长期的商务交流和物流受限将导致新客户开发、产品认定和交付延迟等问题。此外,长期原材料供应不足或迟滞、贸易摩擦背景下国外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上升,以及其它不确定性因素都可能对制造企业的正常运营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晶圆制造业,物流运输导致的原材料供应紧张最为紧要。虽然一般晶圆制造按照规律应备有1-2个月库存,但实际上由于工厂此前并未遇到过全国范围内的交通管制以及供应商长期停工等因素,不少工厂的库存并不充足。如相关企业疫情过后不能及时调整运营状态,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或将被削弱。对于产业链下游的封测行业,其加工属性更强、劳动力需求更大,因员工到岗不足和复工率低所受到的影响较大。此外,封测端新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居多,更易面临资金周转不利等运营困难,现金流中断风险高。
此外,还需关注与半导体产业连接的其它产业,避免与疫情影响一起引发连锁反应。因芯片是基础元件,需与其他元器件组装形成产品后才能交付,所以疫情极有可能使中间流程产生“断点”。其中,由于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及医疗等多个行业的印制电路板(PCB)产品高度定制化、参与者众多,且以中小企业为主,抗风险能力普遍不高,PCB行业成为“断点”的可能性较大。
三是光通讯产业。位于本次疫情爆发地的武汉拥有全球最大光纤供应链聚集区,武汉光谷设有包括华为、中兴、烽火、光迅、华工科技、长飞等光通信产业链的重要公司,涵盖光纤光缆、光模块、光纤预制棒、滤波器等全产业链条产品。
光纤光缆行业的国际生产和销售渠道将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光纤预制棒是光缆生产的核心原材料,目前仅长飞光纤和烽火通信两家公司在湖北的光纤预制棒和光缆产量占全球的20.3%和11%。尽管国内几大光通信厂商均选择印尼、缅甸、菲律宾、南非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布局海外工厂,但海外工厂主要从事光纤光缆的生产和销售,光纤预制棒仍需国内工厂供应。目前湖北地区的工厂依然处于停产状态,加上国际物流受阻,海外工厂及销售渠道获得的资源将有所减少。
此外,疫情对于光模块和光器件等上游核心零部件行业的影响较为有限。目前全球有源光器件仍以美日企业主导,整体供应相对充足。且我国光模块和滤波器供应商较为分散,目前除湖北地区外,光器件企业中铭普光磁、旭创科技、天孚通信、索尔思、新飞通等企业在符合当地政府的复工要求后,均实现有序复工复产,有望恢复正常的生产水平,保证光通信供应链的订单正常交付。
四是手机产业。全球七成智能手机在中国生产制造,而富士康、欧菲光、蓝思等手机产业链公司的主要生产基地大多分布在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河南、湖南、广东、浙江等地。由于手机产业链公司的自动化程度普遍不高,用工人数需求多,手机产业链因此受劳动力短缺因素影响较大。以苹果公司为例,其全球前200的供应商中多达41家为中国大陆公司,而目前iPhone组装商富士康的复工率仅为30%-40%。此次疫情切实影响了国际消费端电子产品相关的备货生产。
五是医药行业。全球药物供应链正逐渐显现出危机。美国使用的抗生素大部分来自中国,胰岛素、抗抑郁药、血液稀释剂等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中国供应链。据悉,亚马逊正在从中国抢购此类货物,囤积库存,以应对疫情风险。此外,印度制药业的活性药物成分(APIs)原料高度(50%到75%)仰赖中国进口,抗生素更是非常高度(超过75%)依赖中国进口。由于制药业普遍保有1至2个月的原料药库存,预计短期内对制药业造成的影响较小,但若因疫情使物流中断时间较长,抗生素、APIs等原料药长期供应将出现问题,有关国家的制药业将遭到冲击。
(一)外企对中国产业链稳定和利润的信心有所降低,或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和布局
此次疫情导致的生产中断、物流停滞以及贸易、人员入境管制已经对终端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实际影响。在此背景下,外国企业对中国产业链稳定和利润的信心有所降低,或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国际产业转移和布局。以汽车行业为例,2月10日,继现代汽车、双龙汽车、雷诺、三星汽车停产后,起亚也将暂停生产线,至此,韩国五大整车企业全部因中方提供的零部件耗尽而暂停其境外生产,而供应链紧张的影响正在不断从中国各地辐射到韩国、日本等近邻,进一步蔓延到欧洲和美国本土。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发出预警,供应链中断可能在两到四周内威胁到该公司一家欧洲工厂的生产。
目前已有部分企业考虑将生产业务转移至其他国家和地区。为本田CR-V供应刹车踏板的伟福科技1月31日宣布,将其在武汉工厂产能转移至菲律宾工厂,如果疫情蔓延,还可能会转移更多产能;富士康计划将苹果手机的部分生产转移至印度和中国台湾地区;索尼也缩小了自身在华的生产规模,并于早前关闭了北京的智能手机工厂。由此可见,疫情给跨国公司优化全球制造业布局增加了一个新的考量因素,外企未来或将进一步审视其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或出于风险分散的角度加快部分领域的产业转移。
(二)疫情呈全球性蔓延趋势,我国产业链潜在风险加大
在我国疫情防控渐显转机的同时,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情发展却在急剧恶化,尤其是与我国产业链联系紧密的日本和韩国。截止2月24日,日本和韩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已分别达到838例和833例,是除我国外确诊新冠肺炎最多的两个国家。在疫情全球蔓延的趋势下,我国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产业链环节不可避免将受到较大冲击。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市场中,2019年韩国三星和海力士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全球的75%,全球供应严重依赖于韩国的头部企业。然而韩国SK海力士目前传出,2例新冠确诊感染者导致800名员工被紧急隔离;韩国三星电子也确认一名员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并很快宣布全面停工,相关元器件的全球供应存在较大中断风险。而DRAM芯片的门槛较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国产化率仍然非常有限,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合肥长鑫的DRAM产品近期才开始推向市场。若疫情不断恶化,日韩供应链大规模停产,到了必须切换国内供应链的时候,国内产能将面临较大问题,制造成本也会急剧抬升,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整体发展极为不利。
(三)相关企业面临多重压力,叠加效应下危及企业生存
此次疫情影响下,全球供应链中以代工制造商为代表的我国企业面临生产资料、劳动力、物流等因素导致的生产中断风险、订单延期的违约风险、资金链断裂、国际流动受阻等多重压力,叠加效应下将极大影响企业生存和稳定经营。
以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例,其上游遭原材料成本管控,下游受整车厂压制,又因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履约,不仅要承担合同损失,还可能被客户追索整条生产线停产造成的损失,生存空间进一步逼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212家零部件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零部件企业营业收入损失最高的达到20亿元人民币,营收损失在2000万元到5000万元的企业占比为16%。
(四)全球流动受限,国际贸易一定程度上受阻
世界卫生组织1月31日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尽管其一再强调不建议各国采取不必要的措施来限制国际旅行和国际贸易,但这一消息无疑会对国际贸易相对方和旅客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外方取消订单、拒收中国产品或出口清关难度增大、检验检疫更严格等不利于国际贸易进出口的情况发生。以半导体行业为例,半导体材料是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目前国内半导体制造环节国产材料的使用率不足15%,原材料大多源于进口,因此未来国际货运进出口是否受限十分关键。
此外,西方部分国家已出台措施,减少国际航班,限制相关交流,致使主要由中国参与的部分国际商务交流、国际性会展、国际贸易和投资等项目推迟,全球供应链步伐被迟滞。根据全球航班数据提供商OAG 2月13日数据,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进出中国的国际航线中有三分之二的航班被取消。人员旅行限制对下半年贸易合同的洽谈签约也存在不利影响。虽然跨境电商比重日益提高,但大宗国际商品交易,特别是机电设备、汽车及许多耐用消费品的成交往往发生在行业性国际博览会上,通常需要现场考察洽谈,重大工程的设备买卖也需要通过公开的国际招标,因此全球流动受限将一定程度上阻碍国际贸易的正常步伐。
同时也应看到,尽管疫情造成的中短期损失较大,但对有关行业长期发展趋势的影响较为有限。全球价值链关系具有路径依赖性,短期冲击难以对全球价值链带来很大变化。受疫情早期影响较为突出的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我国各地政府已先后出台政策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根据公开统计,2月2日至今,我国已有50多个省、地市出台支持产业企业应对疫情的政策措施,如延长社保费期、实施失业保险返还政策、减免部分税收、实行应急保障、确保小微企业信贷额度、加大低成本金融政策资金投入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支持下,企业复工后将开始快速跟进,有望尽快弥补前期疫情给行业造成的损失。而疫情结束之后,全球积压的订单将蜂拥而来,各企业将出现报复性的产能来应对订单,从而使得全球工厂过度复原,疫情带来的影响将逐渐消减。
而就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产业链、供应链而言,其多数正处于趋势回暖状态。例如,由于疫情前内外需处于企稳状态,带来了通信电子、产业升级相关仪器设备、汽车链条的景气改善,短期疫情冲击不会改变其回升趋势。此外,从当前消费电子产品的全球供应链资源分布情况来看,国内全链条制造资源的丰富和完善程度全球领先,具备非常强的竞争力,短期产能不足的情况较难导致消费电子行业供应链的完全转移。
(一)精准施策,进一步优化企业营商环境
在疫情影响广泛,产业转移加快的背景下,需更加重视做好引企、留企工作,为企业减负助力,减轻疫情的后续影响。一是可以重点关注疫情重灾区的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如武汉的光纤光缆、面板和存储器企业等,保障企业的用工及原材料和产品运输,并建议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和财政贴息。二是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和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二)稳住关系产业链安全的核心企业,打造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稳住跨国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总部和研发、设计等关键环节,稳住关系产业链安全的核心企业。另一方面,针对当前一些产业暴露出的供应链薄弱环节,我应整合更多科研资源和力量,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三)综合运用外交手段,防止更多国家收紧边境审查
综合运用外交等手段,防止更多国家收紧边境审查,避免将“审查、限制人”延伸到“审查、限制物/服务”,并努力让已采取边境管控的国家根据实际情况放松,促进贸易、物流、人员往来的正常开展,避免供应链的停摆。
(四)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产能恢复推演,保障有序复工复产
疫情过后,制造业较大可能会出现“报复性”反弹产能,中国制造的曲线会呈现先低后高、扇形扩散的局面,届时将会出现新一轮原材料、零部件、运输能力、劳动力的争抢。面临我国如此庞大的工业体系,我应提前做好疫后产能恢复准备工作,可以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虚拟生产和虚拟物流的演练,帮助企业有序进行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