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何为“独角兽企业”

浏览次数:14 发布时间:2025-02-21 09:37:49

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指出,要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这一概念最早由风险投资家Aileen Lee在2013年提出,旨在描述那些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实现巨大市场价值的创业公司。具体而言,是指估值超过10亿美元,创办时间不超过10年且尚未上市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具备高估值、强创新、快成长特征,不仅拥有独特的核心技术或颠覆性的商业模式,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张,甚至可能改变整个行业的发展格局,其高估值反映了市场对其当前与未来成长的高度认可。


独角兽企业的产生与成长受到宏观经济、科技创新、监管政策、资本市场、行业周期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例如,宏观经济不确定性降低,经济增长保持良好预期,市场需求有效提振,会提升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偏好,降低创业难度,进而促进独角兽企业的诞生和成长。独角兽企业的诞生还往往与科技创新进程紧密相关,基础研究的突破、新兴技术的迭代、成果转化的提效为独角兽企业涌现提供了创新机遇、市场机会和新兴赛道。监管政策也是影响独角兽企业数量的关键因素,放宽新兴产业市场准入、优化数据隐私与安全监管、有效执行反垄断与公平竞争政策,都将对独角兽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产生关键性的积极影响。由于独角兽企业的重点是“估值”,因此,创投资本的积极活跃、资本市场的繁荣稳定对独角兽企业的诞生具有直接影响。其中,风险投资机构在企业的早期阶段提供资金,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证券市场等公开市场不仅为独角兽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也为大量创业投资提供了退出渠道,进而进入下一个“募投管退”周期。独角兽企业一旦公开上市后会失去一些典型特征,因此,为了免于资本市场的“干扰”,有的独角兽企业即使规模足够大也不愿意上市,而是选择并购等方式退出。行业周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行业的导入期和成长期,市场潜力巨大,技术创新活跃,相对更容易产生独角兽企业。此外,区域集聚程度、国际环境变化也会对独角兽企业产生影响。


由于“估值”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波动性和非公开性,给观察和研究独角兽企业带来了一定难度。目前,国内外关于独角兽企业的各种榜单层出不穷,尽管遴选标准较为接近,但由于数据来源、分析角度、选取时点、披露途径不同,许多结论也不尽一致,有时甚至差别较大,很难直接作横向类比分析,在引用其结论时需要谨慎甄别、科学使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独角兽企业数量变化的时候,尤其是在大国博弈加剧的大背景下,不仅要看其“估值”的变化,分析背后的短期原因和非经济性原因,也要看到其作为独角兽企业在创新自主性、市场主导力、产业引领力方面的中长期走势,透过部分周期性因素关注硬科技核心实力。不仅要关注在位独角兽企业的稳健发展,也要高度关注一些具有高成长性的准独角兽企业。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越来越重视独角兽企业及相关经营主体,强调分类扶持、精准施策、特色发展,这不仅对各地打造有竞争力的企业梯队和产业集群具有重要作用,也对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