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纽约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
浏览次数:70 发布时间:2025-02-12 09:56:08
摘要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术语,用于描绘对科技创新至关重要的各种参与者,包括各种政府机构、科技创新者、初创公司、利益相关者、资助者和风险投资商等。上述成员之间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将创意转化为产品,从而在市场上增加价值。纽约通过建立由政府机构、科技企业、高校、金融机构、非营利组织构成的合作伙伴联盟,构建起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政产学研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随着科技产业的扩张和初创企业的成熟,纽约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日益发展壮大,推动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科技企业的成功创建与发展,不仅需要优秀的创业者和先进的技术,还需要一个完善的创业生态系统来为其提供有利的环境。根据“2024年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报告”,纽约和伦敦并列第二,仅次于硅谷。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纽约与硅谷的区别在于,硅谷的科技创新产业围绕芯片、半导体等硬件设备,而纽约更倾向于向研发信息技术,为新媒体、金融技术、互联网等领域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和优化升级,进而实现科技创新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伦敦科技创新实力在欧洲处于顶尖位置,特别是数字经济产业和生命科学产业优势突出。但由于房地产成本、生活成本以及金融风险等因素,伦敦虽然有利于推动初创科技企业的发展,对于科技企业的发展并不有利,特别是那些需要长期培育、依赖房地产等方面的科技企业。而纽约正在通过利用存量空间培育科技产业,并通过降低生活成本吸引科技企业和科技人才。
科技行业的发展为纽约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21年,科技行业的经济产出为2910亿美元,占纽约经济总产出的28%。科技行业的工作人员还以销售税和所得税的形式为纽约市财政收入做出突出贡献。科技行业贡献了6.96亿美元销售税,占该市销售税收入的8%,11.1亿美元所得税,占该市所得税收入的9%。
建设数字化城市能够推动科技创新深入发展。2011年5月,纽约市长办公室发布《数字化城市路线图》,目标是使纽约市成为全国领先的数字化城市。该战略帮助低收入居民接入互联网,推出数字学习计划,扩展开放数据平台,促进科技公司创业。随着数字路线图中各项举措的成功实施,纽约市逐步发展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城市。2013年10月,纽约市长办公室对路线图进行了更新,发布《数字领导力:2013年路线图》,制定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新举措,例如部署更多Wi-Fi热点、投资传感器、加强成人数字教育、研发个性化在线服务平台等。
为解决本土科技人才缺乏的问题,“纽约市应用科学竞赛”(2010年)通过提供资金和土地,吸引全球顶尖的理工科院校来纽约创办大学和科技园,通过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使科研成果迅速商业化,弥补纽约在“应用科学”上的短板,夯实纽约科技基础,培育创新力量。这场竞争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共有27所学校提出申请,最终康奈尔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胜出,并合作成立康奈尔理工学院。自2011年成立以来,康奈尔理工学院在帮助纽约市成为技术创新中心、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专为数字时代建造的校园,康奈尔理工学院通过将学术界和工业界聚集在一起,培养开拓性的领导者,开展变革性的新研究,展示了其创始愿景的可行性。截至2021年,康奈尔理工学院培养的1200名高技能的科技毕业生创办了80多家初创公司,筹集了近10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大约90%的初创企业留在纽约继续建设和发展,雇用了近400名员工。
“全民计算机科学计划”于2015年启动,是一项耗资8100万美元的公私合作项目,用于确保纽约市所有学生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接受高质量的计算机科学教育。迄今为止,该计划已经提前实现了到2025年培训超过10万名学生的目标。
科技创新行业中仍存在种族与性别平等问题,为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纽约市制定和实施了“纽约科技年计划”。该计划是“Tech:NYC”(纽约市高新技术产业游说团体)和纽约市公立学校之间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侧重于网络安全、软件工程和数据分析,旨在帮助在科技行业工作中代表性不足的年轻人获得科技领域职业机会。该计划有三大支柱:行业接触(开放日、计算机展览会、黑客马拉松)、就业准备(工作实习、职场挑战)、技能培养(简历研讨会、模拟面试)。参与该计划的学生能够了解设计、生产及营销等工作环节,获得重要的就业准备技能,甚至能够获取科技公司的全职实习机会。2023年,超过30所高中的约5000名学生参加了该计划。
纽约市为科技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给予其税收优惠。以生命科学为例,纽约市经济发展公司通过“纽约市生命科学计划”为生命科学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021年的投资额达到10亿美元。纽约市工业发展局为生命科学技术公司提供多种税收优惠措施:房地产税减免,在纽约市工业发展局确定的时限内,减免土地和建筑税;抵押备案税减免,减少与项目融资相关的抵押备案税;销售税减免,减免建造、翻新或装备设施所使用材料的销售税。
一是建设“众创空间”。在建设传统“孵化器”和“加速器”的同时,开创“联合办公空间”“公共实验空间”等新型众创空间。为促进城市众创服务设施的均衡性和包容性发展,纽约市在建设众创空间时,有意识地突破地理界线,采用规划、财税等政策调控工具,推动众创空间设施在整个城市中自然移动和扩展,至今已形成了全覆盖、广辐射的众创空间网络。
二是改善工作和居住环境。纽约市通过改善交通、住房条件,扩大和优化公共空间等举措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在交通方面,采用技术创新来优化交通管理,提高其交通网络的整体效率。“连接核心:更安全、更环保、更便捷地进入曼哈顿中央商务区”计划(2024年5月),旨在减少交通流量和扩大交通选择,提供安全、可靠和环保的出行方式。在住房方面,纽约市政府投资建设优质、安全和可负担的住房,同时消除导致住房成本增加的障碍。2014年制定并于2017年更新的“纽约市住房计划”,旨在增加和保护纽约市五个行政区的经济适用房。“住房机会之城”则是一项分区改革提案,提出在15年内建造10.9万套新房。在公共空间方面,纽约市着手改善纽约市民生活和工作所在社区的开放空间。“纽约市广场计划”用以确保所有纽约市民能够在距居住地步行10分钟以内即享有优质开放空间。“步行到公园倡议”设定了到2030年让85%的纽约市民居住在公园的步行距离内的目标。“开放的街道计划”将街道转变为向居民开放的公共空间,以促进经济发展、方便行人和自行车出行、供纽约市民享受文化节目。
在技术层面,纽约市组织政府机构、科技企业和学术机构进行合作,通过对技术成果进行试点测试来检验技术的可行性。“纽约市智慧城市试验台计划”是一项协作计划,纽约市政府机构与外部组织合作,对技术项目进行试点测试和评估,并根据结果判定是否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这些项目。该计划的实施便于产业界和学术界将其产品、服务或研究理念展示给相关利益者。该计划的申请以滚动方式进行,并每月审核一次,每个季度选择两个项目,每个试点将运行6到9个月。虽然试点项目将由申请人自筹资金,但他们可以通过政府采购、法律和其他监管程序获得纽约市的资产、技术支持、合作伙伴关系和行政指导。“邻里创新实验室”是市长技术与创新办公室、纽约市经济发展公司和纽约大学城市科学与进步中心领导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项目,通过数据分析、应用程序、监控社区资源的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来解决当地问题。针对社区所提需求问题作出直接响应并给出技术解决方案,并在社区的真实环境中对技术进行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方案改进和调整。通过这个过程,该项目将纽约市民与经济机会联系起来——向居民传授技术职业知识,引起市民对STEM领域职业的重视。
纽约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日趋成熟,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本文介绍了纽约建设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措施,包括顶层设计、培养科技人才、提供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实施市政创新等方面。从加强对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支撑力度、重视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性以及完善对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等角度分析了纽约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带来的经验借鉴。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术语,用于描绘对科技创新至关重要的各种参与者,包括各种政府机构、科技创新者、初创公司、利益相关者、资助者和风险投资商等。上述成员之间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将创意转化为产品,从而在市场上增加价值。纽约通过建立由政府机构、科技企业、高校、金融机构、非营利组织构成的合作伙伴联盟,构建起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政产学研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随着科技产业的扩张和初创企业的成熟,纽约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日益发展壮大,推动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科技企业的成功创建与发展,不仅需要优秀的创业者和先进的技术,还需要一个完善的创业生态系统来为其提供有利的环境。根据“2024年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报告”,纽约和伦敦并列第二,仅次于硅谷。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纽约与硅谷的区别在于,硅谷的科技创新产业围绕芯片、半导体等硬件设备,而纽约更倾向于向研发信息技术,为新媒体、金融技术、互联网等领域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和优化升级,进而实现科技创新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伦敦科技创新实力在欧洲处于顶尖位置,特别是数字经济产业和生命科学产业优势突出。但由于房地产成本、生活成本以及金融风险等因素,伦敦虽然有利于推动初创科技企业的发展,对于科技企业的发展并不有利,特别是那些需要长期培育、依赖房地产等方面的科技企业。而纽约正在通过利用存量空间培育科技产业,并通过降低生活成本吸引科技企业和科技人才。
科技行业的发展为纽约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21年,科技行业的经济产出为2910亿美元,占纽约经济总产出的28%。科技行业的工作人员还以销售税和所得税的形式为纽约市财政收入做出突出贡献。科技行业贡献了6.96亿美元销售税,占该市销售税收入的8%,11.1亿美元所得税,占该市所得税收入的9%。
3.1 顶层设计
建设数字化城市能够推动科技创新深入发展。2011年5月,纽约市长办公室发布《数字化城市路线图》,目标是使纽约市成为全国领先的数字化城市。该战略帮助低收入居民接入互联网,推出数字学习计划,扩展开放数据平台,促进科技公司创业。随着数字路线图中各项举措的成功实施,纽约市逐步发展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城市。2013年10月,纽约市长办公室对路线图进行了更新,发布《数字领导力:2013年路线图》,制定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新举措,例如部署更多Wi-Fi热点、投资传感器、加强成人数字教育、研发个性化在线服务平台等。
3.2 培养科技人才
为解决本土科技人才缺乏的问题,“纽约市应用科学竞赛”(2010年)通过提供资金和土地,吸引全球顶尖的理工科院校来纽约创办大学和科技园,通过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使科研成果迅速商业化,弥补纽约在“应用科学”上的短板,夯实纽约科技基础,培育创新力量。这场竞争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共有27所学校提出申请,最终康奈尔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胜出,并合作成立康奈尔理工学院。自2011年成立以来,康奈尔理工学院在帮助纽约市成为技术创新中心、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专为数字时代建造的校园,康奈尔理工学院通过将学术界和工业界聚集在一起,培养开拓性的领导者,开展变革性的新研究,展示了其创始愿景的可行性。截至2021年,康奈尔理工学院培养的1200名高技能的科技毕业生创办了80多家初创公司,筹集了近10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大约90%的初创企业留在纽约继续建设和发展,雇用了近400名员工。
“全民计算机科学计划”于2015年启动,是一项耗资8100万美元的公私合作项目,用于确保纽约市所有学生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接受高质量的计算机科学教育。迄今为止,该计划已经提前实现了到2025年培训超过10万名学生的目标。
科技创新行业中仍存在种族与性别平等问题,为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纽约市制定和实施了“纽约科技年计划”。该计划是“Tech:NYC”(纽约市高新技术产业游说团体)和纽约市公立学校之间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侧重于网络安全、软件工程和数据分析,旨在帮助在科技行业工作中代表性不足的年轻人获得科技领域职业机会。该计划有三大支柱:行业接触(开放日、计算机展览会、黑客马拉松)、就业准备(工作实习、职场挑战)、技能培养(简历研讨会、模拟面试)。参与该计划的学生能够了解设计、生产及营销等工作环节,获得重要的就业准备技能,甚至能够获取科技公司的全职实习机会。2023年,超过30所高中的约5000名学生参加了该计划。
3.3 提供金融支持
纽约市为科技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给予其税收优惠。以生命科学为例,纽约市经济发展公司通过“纽约市生命科学计划”为生命科学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021年的投资额达到10亿美元。纽约市工业发展局为生命科学技术公司提供多种税收优惠措施:房地产税减免,在纽约市工业发展局确定的时限内,减免土地和建筑税;抵押备案税减免,减少与项目融资相关的抵押备案税;销售税减免,减免建造、翻新或装备设施所使用材料的销售税。
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建设“众创空间”。在建设传统“孵化器”和“加速器”的同时,开创“联合办公空间”“公共实验空间”等新型众创空间。为促进城市众创服务设施的均衡性和包容性发展,纽约市在建设众创空间时,有意识地突破地理界线,采用规划、财税等政策调控工具,推动众创空间设施在整个城市中自然移动和扩展,至今已形成了全覆盖、广辐射的众创空间网络。
二是改善工作和居住环境。纽约市通过改善交通、住房条件,扩大和优化公共空间等举措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在交通方面,采用技术创新来优化交通管理,提高其交通网络的整体效率。“连接核心:更安全、更环保、更便捷地进入曼哈顿中央商务区”计划(2024年5月),旨在减少交通流量和扩大交通选择,提供安全、可靠和环保的出行方式。在住房方面,纽约市政府投资建设优质、安全和可负担的住房,同时消除导致住房成本增加的障碍。2014年制定并于2017年更新的“纽约市住房计划”,旨在增加和保护纽约市五个行政区的经济适用房。“住房机会之城”则是一项分区改革提案,提出在15年内建造10.9万套新房。在公共空间方面,纽约市着手改善纽约市民生活和工作所在社区的开放空间。“纽约市广场计划”用以确保所有纽约市民能够在距居住地步行10分钟以内即享有优质开放空间。“步行到公园倡议”设定了到2030年让85%的纽约市民居住在公园的步行距离内的目标。“开放的街道计划”将街道转变为向居民开放的公共空间,以促进经济发展、方便行人和自行车出行、供纽约市民享受文化节目。
3.5 实施市政创新
在技术层面,纽约市组织政府机构、科技企业和学术机构进行合作,通过对技术成果进行试点测试来检验技术的可行性。“纽约市智慧城市试验台计划”是一项协作计划,纽约市政府机构与外部组织合作,对技术项目进行试点测试和评估,并根据结果判定是否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这些项目。该计划的实施便于产业界和学术界将其产品、服务或研究理念展示给相关利益者。该计划的申请以滚动方式进行,并每月审核一次,每个季度选择两个项目,每个试点将运行6到9个月。虽然试点项目将由申请人自筹资金,但他们可以通过政府采购、法律和其他监管程序获得纽约市的资产、技术支持、合作伙伴关系和行政指导。“邻里创新实验室”是市长技术与创新办公室、纽约市经济发展公司和纽约大学城市科学与进步中心领导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项目,通过数据分析、应用程序、监控社区资源的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来解决当地问题。针对社区所提需求问题作出直接响应并给出技术解决方案,并在社区的真实环境中对技术进行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方案改进和调整。通过这个过程,该项目将纽约市民与经济机会联系起来——向居民传授技术职业知识,引起市民对STEM领域职业的重视。
4.1 加强对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支撑力度
4.2 重视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性
4.3 完善对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