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樊建平:构建开放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

浏览次数:112 发布时间:2024-06-03 09:14:11

2024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50人论坛于4月26日在京成功举办。活动现场,“50人论坛”首批发起专家掀起一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头脑风暴。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理工大学筹备办主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创院院长樊建平就《构建开放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主题发表主旨报告,从新兴产业科技发展趋势,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创新实践与经验,科研产业一体化建设的创新经验三个层面出发,深入探讨了当今时代下,我们如何通过科学发现和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创新实践,构建开放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

【以下根据嘉宾演讲实录进行整理,与读者共飨】

我在中关村学习生活了22年,自2006年到深圳创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至今已有18年。我在两个最开放的城市,工作了40年。我将分享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包括方向的选择、成果转移转化的做法。

一、新兴产业科技发展趋势

科技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世界已经进入新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期,我们如何抓住“机会窗口”取得突破?

科学技术,从过去为政治、军事、生产线提供帮助的角色,走到今天处于社会发展的核心的位置,得益于中央对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视。

人类目前正处于技术大爆炸的年代,各领域技术发展迅猛,大概率50年内,人类很可能会变成一个跨星球的种族,在深空、深海、深地里面快速前进,将会改变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这也是我们论坛核心的要义。

学科交叉地带成为科学和技术创新的富集区

所有重大突破都在交叉学科领域,城市在这一轮发展过程中,其开放度和区域网络链接度,是创新能力建设的核心要素。海归回国后主要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落后的城市海归人才少,城市创新比较难,不如沿海城市和大城市发展快。

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仍有优化空间

这也是我们成立“50人论坛”需要探讨的问题。要在现有体制下,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以前很多资本到国外找项目,那时候国内很多项目围绕资金转,如今反过来,资金围绕着项目转,项目人员第一次在全国转移转化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

未来中国创造核心价值区域将由工业园变成科学城

过去各级政府大力发展的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今天已经逐步让位于以北大、清华、中国科学院等智力引擎为策源地建设的科学城,我们已经参与到全球0-1的创新之中,会在未来中国颠覆性创新领域中起到核心和关键作用。    

二、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创新实践与经验

三方共建,打造产学研资“四位一体”的微创新系统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是一个以科研为主,同时集教育、产业、资本四位一体的微创新系统,是2006年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学共同建立。2018年,中国科学院和深圳市签署协议,以深圳先进院建立深圳理工大学为蓝本,探索依托一流科研机构建设一流大学的路径,今年是第一年招收本科生。

我们的口号是“建一个学院、成一流学科、强一片产业”,依托科研机构和产业机构建学院,下设科研院所、技术平台、产业园区、基金,确保成果有相应的成长需求配套。

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前沿领域,建设6+5个学院



以脑科学为核心的生命健康学院,拥有多个国际首创的科研成果和产业成果。

以合成生物学为特色的合成生物学院,拥有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数比较多的科研队伍。成立了定量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

以高端医疗影像为核心的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与龙头企业合作,研制了全国首型3T人体磁共振成像设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以大分子药物为核心的药学院获得多项前沿科技成果,创立了中欧创新药物精准健康研究院。

以机器人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拥有多个科研实践平台,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

以集成电路封装材料、能源储能为核心的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已经参与到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创新中心的建设之中。

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还打造了算力微电子学院、深空学院、深海学院、医学院和商业科技学院5大新学院。其中,以计算机和微电子结合的算力微电子学院,邀请了龙芯CPU创始人和海光CPU创始人担任院长,进行新的算力芯片开发。

三、科研产业一体化建设的创新经验

一是加大研究机构人员的流动速度,鼓励人员下海是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好方式。近年来,我们每年保持15%的人才流动率,向社会输送1.5万人。

二是培养研究人员顶天立地能力,新型研究单位中,摒弃了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应用开发的三段论,培养研究人员顶天立地能力。 

三是重视专利更要重视转化,把专利作为核心考核指标的同时,也重视转化数量。分析研究机构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做好0-1的突破。科研最早期的推动力不应该在后续过程里无限放大。

四是鼓励人员从企业获取经费,企业来的钱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在考核中,企业的钱一块能当一块五用。

五是探索科研与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创新机制。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这栋楼已经成了深圳的网红打卡地。三层是科研人员工作场地,其他是企业。我们的设备免费给企业使用,所以企业排着队来入驻,我们叫“楼上创新、楼下创业”,把创新活动放到一个楼里。我们联合龙头企业成立科研实体,解决产业链上游卡脖子问题,成立了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鼓励与企业建立长期的研究中心、研究院及博士后工作站,帮助企业培养未来CTO人才。我们也鼓励研究人员和教授参与产业联盟协会、联合会,扩大产业的朋友圈。

六是建立学术、科研和转化并用的组织文化体系。我们科研机构的资金,70%左右来自地方,30%左右来自中央,其中地方资金具备产业化属性,成果要对地方GDP负责,因此在考核晋升过程中,我们会将转化作为核心要求。只有建立起学术、科研和转化并用的组织文化体系,才能实现科研产业一体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