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292 发布时间:2024-02-20 09:26:32
摘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新时代实现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举措。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视角出发,在应用国家创新系统观和整合式创新理论,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意义和时代要求基础上,应当进一步明确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理论基础、战略逻辑与主要任务,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统筹系统布局、加强基础研究体系整体布局等任务举措,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彰显出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信心与决心。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从理论逻辑、发展战略逻辑和国际竞争逻辑来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视角下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指国家为了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业前沿技术进步、颠覆性技术突破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理论和实践瓶颈问题,引领世界科技前沿,立足长远、长期、长效,培育和打造的具有高水平基础研究能力、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创新发展牵引能力、国际科技竞争能力和话语权,能够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担当的创新主体和载体”。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意义、时代要求、主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把党中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一、深刻认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前所未有的速度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领带动科技创新整体能力和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全球科技创新格局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乘胜开启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一)科技创新投入大幅提高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经费投入从2012年1.03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3.09万亿元,增长2倍。2022年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达1951亿元,占全社会R&D经费投入的比重达到6.3%,比2012年提高3.4倍,达到历史最高值。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即全社会R&D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从2012年的1.91%提升至2022年的2.55%,2022年居世界主要国家第12位,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平均水平(2.67%)差距逐步缩小。
(二)科技创新产出高速增长
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的专利申请量从2012年1.9万件增至2022年7.0万件,连续四年位居世界首位,2022年申请量占全球申请总量的1/4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2年的3.09件提升至2022年的9.4件,增长2.04倍。商标注册量从2021年的100.5万件增至2022年的617.7万件,注册商标增长5.12倍。国际科技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数量均位居世界第2位。2022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7791.02亿元,是2012年的7.4倍,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3.95%。
(三)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2022年,中国研发人员总量超过600万人/年,是2012年的1.8倍,规模多年稳居世界第1位。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由2012年的42.6人年提高到2021年的75.3人年,增幅达到76.8%。另外,中国内地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由2014年的111人次提高到2022年的1169人次,且2022年中国内地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占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总量的16.2%,位居世界第二,高出第三名的英国8.2个百分点。
上述一系列有力数据表明,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引领带动下,中国科技创新已经实现从跟踪追赶向并跑、领跑的战略性转变,中国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正视短板和不足,树立底线思维,找出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找准突破口,扬长避短,因势利导,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充分理解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意义
当前,世界经济重心、世界政治格局、全球化进程等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特别是大国战略博弈中科技竞争愈演愈烈。2035年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并乘势而上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未来一个时期中国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更趋严峻复杂。如果能成功把握科技革命的机遇,就有可能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跃升,掌握发展主动权。这就要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意义。
(一)应对错综复杂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跨境基础设施安全等风险仍在持续发酵;逆全球化情绪和思潮抬头,不断引发国际市场剧烈震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面临冲击,“卡链”“断链”风险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型跨学科科研模式逐步完善,科研活动形态逐渐转向高风险导向性技术型研究,基础科学不断向宇观、微观和极端条件方向拓展,物态调控、宇宙演化、生命起源和意识活动机理、发育与代谢、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等未知领域、重大科学前沿问题有望取得突破;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如火如荼,虚拟性、高渗透性、价值增值性、高附加性等特点愈发明显;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新材料、先进制造、空天海洋基地网络等技术领域的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正在成为经济复苏的主旋律,技术学科已然是引领新科技革命急先锋,场景驱动更是加速科技应用和迭代升级;科学技术融通汇聚不断深化,单一技术应用走向多技术创新融合、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等成为常态,新学科前沿、新科技领域和新产业形态日趋丰富化和多元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发展,以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新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干细胞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生物技术日渐成熟,且在伦理和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布局重大前沿领域科技创新,力图在新的竞争格局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总体上看,中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形势极为严峻复杂。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多的主动权、优先权,亟须主动适应国际经济科技竞争格局的深刻变革趋势,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多学科、多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建制化综合优势,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抢占科技制高点上形成突破性态势。同时,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主动参与乃至主导国科技合作,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二)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不过目前中国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不少产业还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高端和优质产品少、低端和劣质产品多。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海发动机、智能仪表仪器、医药和医疗器械等产业为例,其中,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精密加工设备,以及高端芯片、高档数控机床及机器人等产品对国外进口依赖度均超90%。
二是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环节上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创新链上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技术转化率不高,存在被国外“卡脖子”风险。2022年,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占R&D经费比重仅为6.32%,与美国等世界科技强国15%左右的基础研究投入比重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另外,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为60%至70%,而中国这一关键指标还不足30%。
三是部分地区和产业存在“创新孤岛”、技术研发与生产之间脱间、科技中介服务较为滞后、全球主导权与话语权偏弱等问题。创新链、产业链对接不畅,以及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控制力不足,致使国民经济循环不畅通,无法积极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面对一系列新问题、新期待,要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调配合,着力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走稳走快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三)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重要抓手
纵观世界科技强国的发展历程,普遍具备一批支撑高水平研究的战略科技力量、一批重大原创性创新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构建国际竞争先中发挥着核心支撑作用。例如,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发轫于曼哈顿工程,研制出世界首枚原子弹;卡文迪实验室自1871年创立至今,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等领域孕育出30名左右诺贝尔奖获得者;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超级计算机“前沿”,运算峰值速度超过每秒1.1百亿亿次,成为现今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阿贡国家实验室和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实现按需读出量子位,并将量子态保持完整超过5秒,从而创下新纪录;在人类对行星防御的第一次测试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探测器(DART)成功撞击上距离地球约1140万公里处的小行星(DIMORPHOS),将其轨道周期缩短32分钟;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国家点火装置在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的聚变反应中实现里程碑式突破,获得“净能量增益”。
当前,中国正面临新的发展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要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力打造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院所等重点机构和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高质量发展强劲支点,撬动解决国家创新体系整体布局不够优化、多元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三、牢牢把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时代要求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时期,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主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面临着新的时代要求。
(一)引领科技创新
在新一轮的科技演进中,各学科、各领域呈现出多点突破、群发性突破的态势,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互动模式也更为复杂。有关专家认为,“科学技术的抽象性和环境性特性以及知识的隐性与情境性特征,使全球范围以科学技术为基本要素的竞争变得愈加复杂化与非均衡化”。2023年,中国即将迎来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来,中国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蹄疾步稳,“但受限于发展阶段、发展基础等原因,在其他很多方面的短板也十分明显,整体上仍与世界科技强国存在一定差距”。宏观层面来看,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量仍显不足;中观层面上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尚未形成合力;微观层面上看,还未构建起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纽带联结形成的多重力量相互交融、协同作用、螺旋推进的合作创新网络。接下来一个阶段,我们应重视和把握科技革命带来的范式间赶超机遇,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的发挥。
(二)保持战略优势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频繁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搞垄断打压和不正当竞争,目前已将1000多家中国企业列入制裁清单,甚至还游说荷兰和日本限制中国芯片和技术设备出口,给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另外,在对华科技人才政策方面,美国还采取双重标准,缩短高技术领域中国留学生签证期限,大规模调查在美华人学者,打压、排挤、刁难华人科研群体。此外,全球疫情反复延宕,极端天气多频多发,环境治理任务繁重艰巨,空间探索和开发利用等领域阻力重重,这些难题的破解都需要科技的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立足长远、着力长期、突出长效,科学制定战略,打牢原创这一创新根基,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认识、把握和规律的研究,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在前沿领域开疆拓宇、乘风破浪。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不再是以生产为导向的出口经济模式,而是以消费为导向的内需经济模式”。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有效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要突出创新驱动,强化科技创新,引导各方力量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技术“跟踪”、技术“模仿”再有吸引力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也必然会被市场淘汰,甚至导致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被逐渐削弱。实践证明,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开展原始创新、引领性创新,加速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尽快实现“跟踪模仿”到“创新跨越”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满足和创造国内各类群体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四、全面落实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要任务
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点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全力压实责任、落实落细举措,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要任务落地见效、高质量完成,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不断推动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开创新局面。
(一)着力强化顶层设计统筹系统布局
要研究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认真遵循科技、经济相互促进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科技强国的重点任务、路径方法和政策举措,为加快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基本遵循和具体指导。要始终基于国内新经济发展的急迫需要和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确保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始终围绕中心工作、适应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变化,服务新经济发展大局。要充实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总体布局,着力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市场主体统筹协同和融通创新,协同部署产业链和创新链,加速畅通创新链关键环节和价值链高端领域,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联结,全力保障高价值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以促进并支撑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快速发展,积极促进创新链整体效能提升。
(二)不断加强基础研究体系整体布局
要重点发挥北京等地院士关键引领作用,进一步带动更多科研工作者扎扎实实搞研究、端端正正做学问,以“零开始”的心态实现更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要加速完善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等重点基础学科建设机制,切实加大重点基础学科的科技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的倾斜力度,着力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积极开展跨学科的有组织研究,全力打造高能级平台团队,着力解决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不均衡不协调的发展问题,切实摆脱不同学科简单叠加,不断强化跨学科之间深度交叉融合。要坚持把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作为主攻方向,着重从完善过程体系入手,加快理顺过程体系关系、目标体系关系“两种关系”。同时,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中提炼重大科学问题,把握“探索发现”这个关键词,从事物的本质、原理、规律集中进行攻关,梳理弄通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探索开辟新的技术路线,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要不断加强基础科学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科研人员树立创新自信,坚决破除“西方化”迷思,始终面向重大前沿科学问题,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途径,不断拓宽科学技术的深度和广度,力争在原创发现、原创理论、原创方法上取得更多高水平原创科研成果。
(三)精心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战略任务
组织实施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任务,其中具有先导性、颠覆性、带动性的关键核心技术是产业变革的“地基”,是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高度重视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发,在未来网络、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育种、空天科技、类脑科学、生命科学、深地深海等事关中国长远发展的前沿重点领域,系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全球创新链中为新产业、新业态提供战略性技术储备。要集中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重大问题,尤其是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持续加大重点领域科技投入力度,积极采取“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以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破除人才论资排辈的决心,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性技术难题,率先在基础软硬件、先进材料、核心零部件等方面加快破解瓶颈制约,着力打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痛点,加快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要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不断优化配置科研力量,加速实现资源共用共享,着力破解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特别是破解“管理孤岛”“资源孤岛”“信息孤岛”“技术孤岛”等难题,不断加强创新驱动的组织整合,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机遇,在新产业、新赛道加速构筑面向未来发展新优势,显著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话语权。
(四)壮大引领发展的高水平创新主体
要加快国家实验室建设步伐,重组一批、新建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能力。要着力加强系统布局和推进,不断加强前瞻性思考,以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为出发点,努力抢占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先进制造技术、太空海洋开发利用技术、生物健康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能源环境技术、农业技术等关键领域战略制高点,依托科技领军企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以及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等最具优势的创新单元,加速集聚全国创新资源,不断强化国家实验室繁荣体系化能力、集群化特点、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切实履行开辟前沿科技领域的国家重大使命,跨学科、大协作和高强度地支持开展协同创新的研究基地。要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最大程度解放和激发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含的巨大潜能,高质量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进一步强化国家科研机构的体系化能力和集群化优势,全面增强服务重大战略需求能力,加速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着力提升学科竞争力和科研实力,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交流,进一步释放经济新动能。
(五)全力优化战略科技力量空间布局
要纵深推进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其科技基础、创新资源和创新主体的优势,切切实实将先发优势转化为领跑实力。要进一步强化北京在科技强国建设中的关键支撑作用,重点支持北京率先打造以国家实验室为主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速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等各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全力打造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进一步发挥空间分布集聚、学科方向关联、功能互相支撑等效应,加快集聚世界一流人才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力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和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与此同时,要重点围绕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布局,切实结合区域资源禀赋特色,通过多层次、体系化的布局促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区域科技力量、产业科技力量有机配套与协同联动,加快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着力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等重点区域高质量发展,加速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创新高地,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六)夯实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基础
实现科技创新更高质量发展,必须积极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基础性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加快建设高水平条件平台。要持续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着力加强核心标准体系建设,尤其是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重要技术标准,不断提升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加速打造自立自强生态系统。要大力加强应用性、创新性、前瞻性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增强促进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进一步完善应用国家计量服务保障体系。要坚持以认证认可技术系统性、集成化为主攻方向,大力加强检验检测技术、方法和装备研发,着力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认证的供给水平。要扎实推进《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贯彻落实,着重围绕“卡脖子”领域关键技术进行知识产权布局,在关键领域培育更多高价值核心专利,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要积极推进开放科学运动,持续汇聚国内国外高水平知识资源,持续完善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好平台桥梁纽带作用,全面提升对科研活动的服务保障水平。
作者:陆鹏飞、姜宝林*,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战略研究中心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科技智囊,原载于《科技智囊》202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