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618 发布时间:2024-01-04 06:52:18
央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领头羊,在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方面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以来,国家电投、中国石化、中国船舶、中国能建、中国石油、东方电气、中国航天、华能集团、华电集团、中国宝武等10家为代表的央企氢能布局表现突出,典型事件如下(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有遗漏):
1、国家电投:氢能“全链突破”
国家电投是最早发力氢能产业的央企之一,国家电投旗下的国氢科技则是推进氢能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国家电投在氢能布局方面表现亮眼,尤其在制氢端、燃料电池及应用端:
制氢端:今年8月,国氢科技“250Nm³/h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电解槽”通过成果鉴定;8月26日国电投宣化风储氢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升压及储能站PC总承包工程正式开工建设;9月5日,总投资600亿元,国电投绿氢碳中和产业基地拟落地黑龙江;12月4日,国氢科技在2023高工氢电年会上隆重发布“氢涌智氢岛”一体化解决方案;12月10日,国电投总投资420亿,在齐齐哈尔百万吨级氢基绿色能源基地暨万吨级绿色航煤示范项目启动;
燃料电池及应用端:7月4日,新一代国家电投氢能大巴批量交付氢动力科技;8月2日,国氢科技举行了发电燃料电池、空冷燃料电池产品发布会;8月,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甲醇重整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及系统”正式获批;10月22日,国家电投氢能物流车实现纯氢跨省往返1160公里;11月7日,国氢科技发布两款“斯帛”系列碳纸产品;12月,国家电投年产氢能电池3000套的大兴国家电投氢能厂房建设完成;12月26日,国氢科技华东氢能产业基地第1000台燃料电池下线。
2、中国石化:继续发力氢能供给端
中国石化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拟规划布局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近期,中石化加快了加氢站的建设。
7月27日,中国石化江苏宿迁石油属下沭阳开发区加氢站正式投入运营。每天可为首批40台氢能公交客车提供加氢服务,日供氢能力达500kg;11月20日,中石化(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新界举行了凹头加氢站建设的启动仪式;12月15日,由中国石化山东石油分公司建设的淄博“微管网”加氢站正式投营;12月20日,中国石化在西南地区的首个供氢中心——3000标准立方米/小时氢燃料电池供氢加氢项目在重庆正式投运。
在氢能装备方面,7月23日,中国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落地湖北;8月15日,中国石化拟募资2亿元投向氢气提纯设施项目,建成后纯化装置生产能10000Nm³/h,折合燃料电池用高纯氢7200吨/年;8月16日,中石化机械氢能装备分公司首套自主研制的PEM制氢装置成功产氢;10月9日,中国石化全国首座加氢仿真实训基地在广东建成,用于销售系统加氢站人才培养。
3、中国船舶:全面掌握氢能应用技术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多个研究所对氢能全产业链条都进行了研发,包括制氢、储氢、氢燃料电池、氢能船舶、甲醇绿氨等,目前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人才、产业链优势。比如中国船舶718所旗下派瑞氢能,研发出多个全球首台套水电解制氢装备,是集制氢、加氢于一体的氢能系统方案提供商和装备供应商,不仅在国内市场份额名列前茅,产品还出口至30多个国家。
8月,派瑞氢能在澳大利亚陆续签订三个项目;8月31日,派瑞氢能协同派瑞华氢出口到瑞典的0.5MW集装箱式制氢加氢一体站在瑞典顺利落成;10月,派瑞氢能与马来西亚沙拉越州能源局及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下设氢能子公司签订关于绿氢设备的组装和供应合作意向书。
中国船舶712所长期聚焦于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8月,中国船舶712所膜电极产线顺利完成改造升级和新产品生产下线;10月,由七一二所参与研发建造的国内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氢舟1”号完成首航,标志着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内河船舶应用实现零的突破;10月24日,中国船舶712所获得中国船级社(CCS)颁发的“船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下简称SOFC)发电系统原理认可证书”。这是国内首次船用SOFC发电系统原理认可,起到了行业示范引领作用。
4、中国能建:“狂揽”绿氢项目
中国能建致力于成为氢能产业一体化方案提供商、投资商,成为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一支“劲旅”。中国能建持续“狂揽”了一批绿氢项目,公司预计2025年末投资建设5万吨-10万吨绿电制氢项目。
7月5日,中国能建与兰州新区合作协议,计划投资12.3亿元建设绿电制氢氨项目,年产2万吨绿氢、6万吨氨。
8月,中国能源总投资约44亿元的甘肃张掖市光储氢热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建成,并具备制氢能力;8月9日,中能建石家庄鹿泉区光伏制氢及氢能配套产业项目获备案,总投资约32亿元,项目涵盖电解水制氢、综合加能站以及风电光伏等。
9月16日,中国能建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民政府签订百万吨级绿色甲醇生产基项目(综合能源基地补充项目)投资合作协议;9月26日,总投资296亿的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10月17日,中能建签署埃及大型绿氢项目,价值67.5亿美元,目标是每年生产120万吨绿氨和21万吨绿氢;10月20日,中能建辽宁营口风电制氢氨一体化项目合作开发协议签约,总规划拟投资104.6亿元,建设年产3.6万吨电解水制氢项目、20万吨绿氢制绿氨项目。
11月,中国能建分别与白城市人民政府、长春市九台区人民政府签订白城市可再生绿色能源一体化项目,投资建设年产30万吨绿色航油和30万吨绿色甲醇的生产基地,总投资约260亿元。
中国能建积极投资建设绿氢项目,也给电解水制氢设备带来了机会。10月11日,中国能建发布2023年制氢设备集中采购招标公告,总量为125套ALK+PEM电解槽,其中200Nm³/h PEM电解槽15套,1000Nm³/h 碱性电解槽110套,总计565MW。12月12日中标公示,14家企业入围。
5、中国石油:坚持“三步走”融合发展
在氢能方面,按照“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中石油发力供氢端,其氢能产业链与天然气产业链及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将发挥现有制氢能力和副产氢资源与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相结合,实现“蓝氢”供应。7月,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自产氢气顺利抵京,实现了中国石油自主生产氢气在北京地区的商业化运营。
8月8日,中国石油首个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开工。一期工程估算投资2.11亿元,建设1座30兆瓦光伏发电站、包含3套1000标方/小时碱性电解槽和2套质子交换膜的制氢站,年产绿氢2100吨。8月25日,中国石油自主知识产权的千方级碱性电解水制氢智能系统在独山子石化公司成功投入运行。
8月,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成功开发中国石油首套千瓦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热电联供系统,也是国内首套高效发电、联产蒸汽并实现长周期平稳运行的SOFC热电联供系统;同月,中石油国内首套120立方米超低温储罐通过验收,
9月26日,由宝石机械自主研制的中国石油首套1200标方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在吐哈油田鄯善工业园区顺利投运,标志着中国石油首个自主研发制造的绿电制绿氢装备正式运用于生产实际。
6、东方电气:拓展氢能多元化应用场景
东方电气从2010年就开始布局氢能,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掌握了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氢气制、储、加、用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能力。东方氢能与东方锅炉是集团运营氢能业务的两大主体,合力支撑东方电气的氢能战略发展。
东方氢能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燃料电池供应商和服务商。7月7日,东方氢能80辆氢能大巴整装待发将为成都大运会交通接驳提供保障任务;7月20日,东方氢能成功中标雅安交建集团10辆氢燃料电池物流整车和1套500Kg/12h撬装加氢设备采购项目,实现东方氢能“车-站(加氢站)协同模式”在氢燃料电池冷藏物流领域首次突破。
10月24日,由东方氢能承建的丽江市束河古镇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科研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这是东方氢能首次在云南地区实现氢燃料电池发电应用;11月6日,东方氢能与一汽解放、攀枝花钒钛高新区管委会、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共同签订了《液氢应用示范区(攀枝花)合作协议》,携手建设国内首个液氢应用示范区项目。
东方锅炉作为国内氢能行业一流的核心装备研制及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氢能领域取得累累硕果。8月25日下午,东方锅炉发布了单槽规模行业最大的兆瓦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系统、国内功率最高的270千瓦燃料电池系统、国内首套兆瓦级“制氢-储氢-发电-供热-制冷”五联供系统等三款备受用户关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