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什么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浏览次数:352 发布时间:2023-11-01 09:25:57

一、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通过将物理世界的信息和数据转换为为“0-1”的二进制代码录入信息系统,将线下的流程和数据迁移到电脑上进行处理,以此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提升可靠性。通过信息化,我们把一个客户、一件商品、一条业务规则、一段业务处理流程方法,以数据的形式录入到信息系统中,把物理世界的信息转变成数字世界的结构性描述。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具有三大核心特点:

1、从应用的广度上看,信息化主要是单个部门的应用,很少有跨部门的整合与集成。信息化只能实现部分流程、部分信息和数据的线上化,其价值也主要表现在局部有限的管理和效率提升。

2、从应用的深度上看,信息化只是将线下的流程和数据搬到了线上,并不涉及对流程的重构和对数据的打通和资产化处理。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内部各部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都没有建立连接。流程还是那些流程,数据也还是那些数据,它们分散地存储在不同的系统中,只是借助信息技术有限提升了存储、处理和传递的效率和可靠性,难以真正发挥出数据的价值。

3、从思维模式上看,信息化还是线下的流程化思维,是为了高效的、严格的、没有纰漏地对线下物理世界的活动进行管控。在信息化时代,流程是核心,信息系统是工具,而数据则是信息系统的副产品。

二、数字化

Gartner对数字化(digitalization)的定义:数字化就是利用数字技术来改变商业模式并提供新的收入和价值创造机会;是转向数字业务的过程。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提炼出数字化的三个关键点:改变商业模式、实现价值创造、转向数字业务。

与信息化相对应,数字化具有如下核心特点:

1.从应用的广度上看,数字化不是一个部门、一个流程、一个系统的变革,而是在企业整个业务流程中进行数字化的打通,会牵扯到企业所有组织、所有流程、所有业务、所有资源、所有产品、所有数据、所有系统,甚至会影响上下游产业链生态。

2.从应用的深度上看,数字化为企业带来了从商业模式、运营管理模式到业务流程、管理流程的全面创新和重塑。数字化打破了部门壁垒、数据壁垒,延伸到上下游产业链,实现跨部门、跨单位的系统互通、数据互联。在数字化时代,数据被全线打通融合并形成数字资产,赋能业务、运营、决策。

3.从思维模式上看,如果说信息化时代是以流程为核心,那么数字化时代一定是以数据为中心。在数字化时代,企业的思维模式应从流程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数据是物理世界在数字化世界中的投影,是一切的基础,而流程和系统则是产生数据的过程和工具。

最后数字化并不是对信息化的推倒重来,而是要基于对企业以往信息系统的整合优化,提升管理和运营水平,用新的技术手段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以支撑企业满足数字化转型的新要求。

三、智能化

智能化是指事物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有两方面的含义:含义之一是采用“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处理信息与问题。含义之二是具有“拟人智能”的特性或功能,例如自适应、自校正、自协调、自诊断及自修复等。“智能化”是自动化技术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动向之一,它已经成为工业控制和自动化领域的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及新产品的发展趋势和显著标志。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企业进入到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阶段,而数据是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的核心基础,数字化不仅带来企业运营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商业模式的变革。

从技术层面看。信息化、数字化本质上来都是把物理事件的流程、产品、数据变成计算机世界的01的代码。然而,数字化相比信息化有了一个突破性的变化,那就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技术,把信息化的范围和深度做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是信息化到数字化最根本的驱动力。

从内核层面看。互联网、物联网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建立了更为广泛、深入的连接,基于这些连接,越来越多的业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从而把企业的业务从实际的过程变成一个个数字化的镜像。在业务数字化连接之上,企业内部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数据,通过数据建模、数据加工、数据洞察,企业可以借助这些数据赋能业务和管理,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即数据赋能业务,数据驱动业务。有了数据之后,企业才能迎来数字化的最高阶段——智能。人工智能是大数据的产物,没有海量数据的支撑,人工智能根本无法实现。

从影响层面看。首先,数字化极大地帮助企业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其次,数字化革命性地改变了客户和企业的沟通模式,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实时和无缝,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真正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如果不以客户为中心,企业在未来可能会越来越难以生存。最后,数字化在改变了企业和客户的交互模式之后,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运营模式也都会随之发生很大的改变,新的商业模式将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