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虚拟产业园: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产业园区

浏览次数:145 发布时间:2023-06-06 09:44:18

曾发表于宁波经济丛刊

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首次提出要“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亦提出要“探索发展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加快产业资源虚拟化集聚、平台化运营和网络化协同,构建虚实结合的产业数字化新生态”。虚拟产业园作为产业园区的新模式,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数据流通越来越高效的今天,对突破空间限制、集聚产业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转变产业创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概念内涵


虚拟产业园是虽在不同地理区域但具有产业链和价值链内在联系的企业和机构通过网络虚拟平台,按一定契约和规则形成的虚拟集聚空间。虚拟产业园无园区实体、无实际界限、非集中办公、产业集聚度高,对园区、企业、产业、城市来说均具有一定价值。具体来看,对园区而言,不具备园区实体、没有实际边界,可将更大空间范围、更多产业属性的上下游企业纳入园区。对企业而言,只需在虚拟产业园中注册,无需入驻到指定地点,有较高的办公地点选择自由度,同时通过园区对接服务机构,能以较低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获得服务。对产业而言,通过虚拟平台可实现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上下游资源有机联动,实现产业要素的高效利用。对城市而言,有助于减少土地资源消耗、增加财政收入;同时,园区集聚的资源与本地产业相连接,可实现对本地产业的赋能和带动。

虚拟产业园在资金来源、招商模式、开发模式等方面与传统产业园存在较大差别在资金来源上,虚拟产业园的税收返还、政府补贴和服务收入是资金的主要来源;而传统产业园的房地产租售是资金的主要来源。在招商模式上,虚拟产业园主要依靠税收政策吸引、产业龙头带动进行招商;而实体产业园主要依靠坐地招商及政策招商。在开发模式上,虚拟产业园对空间载体的依赖度低,可跳过选址、开发建设阶段,直接进入招商运营环节,所需的初始投资及场地建设成本小,是典型的轻资产模式;而实体产业园是重资产模式,要经历投资、选址、开发建设、招商运营等一系列流程。

专栏:我国虚拟产业园发展历程


 我国虚拟产业园始于1999年,目前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按建设模式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实体为主的虚实结合发展阶段(1999年-2012年)。该阶段以实体园区为核心,搭建虚拟平台作为实体园区的辅助手段,从而为园区提供更多优势资源。例如,1999年成立的深圳虚拟大学园是虚拟产业园的初级形态,具有明显的虚实结合特征。深圳虚拟大学园位于深圳南山区科技园,总规划面积26.5万平方米。该园区一方面以资金、土地、市场机会为切入点,吸引院校实体驻点;另一方面,搭建虚拟平台,将科研、金融等各类资源集聚在平台上。目前,深圳虚拟大学园已聚集67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建成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7家产业化基地。

 第二阶段:以线上为主的虚实结合发展阶段(2013年-)。以线上为主的产业园早期以电子商务产业为主,后随着互联网及数字经济的发展,产业类型不断扩展,但仍以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互联网、软件开发等无需大量空间、办公地点不受地域限制的产业为主。较有代表性的园区有浙江乌镇虚拟产业园、猪八戒创意文化虚拟产业园、成都信星网商虚拟产业园等。



二、典型案例


(一)乌镇虚拟产业园

乌镇虚拟产业园成立于2017年,由乌镇镇人民政府与浙江赛佳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由浙江赛佳控股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重点招引互联网、高科技、电商、基金企业、投资企业。目前,入驻企业达600余家。

园区招引企业的关键在于提供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及便捷优惠的服务一是税收奖励将企业税收(地方留存)、个人税收(地方留存)的80%作为奖励。二是各项补贴奖励。提供人才补贴、企业上云补贴、软著奖励等,其中,人才补贴最高可达600万元。三是提供八大服务。提供政务服务、企业服务、产业孵化、包装宣传、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异业合作等八大服务。其中,为满足入驻企业数字化需求,提供云服务、IT开发服务等。在云服务方面,园区依托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为企业提供云服务,在保证算力和速度的基础上,以市价的80%为入驻企业提供服务,并提供专属服务器的运维服务。在IT技术开发方面,园区以技术入股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为入驻企业提供平台系统搭建、软件开发、网站开发等技术开发服务。

(二)猪八戒创意文化虚拟产业园

猪八戒创意文化虚拟产业园于2014年挂牌,是在重庆市经信委、重庆市工商管理局和北部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以猪八戒网为平台打造的创意文化产业集群,是全国首个创意文化虚拟产业园。

园区收入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服务费,入驻企业在支付一定费用后,可享受园区提供的工商注册、企业孵化等服务。二是工位费,包括线下实体工位和线上虚拟工位的销售收入。平台根据入驻企业购买的工位类型和数量,决定服务商的曝光度、派单优先级、派单数量。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以线上为主的虚拟产业园虽出现于2013年左右,但目前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盈利模式、园区服务、产业协同等方面仍存在需要破解的问题。在盈利模式上,目前虚拟产业园的建设模式多由政府和企业联合共建,资金来源上对政府依赖度高,尚未形成良好的造血能力。在园区服务上,目前虚拟产业园多为企业提供工商、税务等基础服务,资源对接、人才培训、网站建设等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供给较少。在产业协同上,虚拟产业园虽初步实现产业相关企业的在线规模化集聚,但由于企业间缺乏有效的信任合作机制,并未实现创新链、服务链、产业链之间的有机衔接。



四、对宁波的启示借鉴


2020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浙江省数字赋能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指出“到2022年,形成一批具有浙江特色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2021年12月,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宁波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探索打造跨物理边界虚拟产业集群”。基于乌镇虚拟产业园区、猪八戒创意文化虚拟产业园的经验做法,建议宁波围绕超常规发展数字经济,构建宁波数字经济虚拟产业园。具体来说,一是建设模式上,由政府与企业共建数字经济虚拟产业园。一方面,可与京东、小米等有实体或虚拟数字经济相关园区运营管理经验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共建数字经济虚拟产业园;另一方面,可与招商蛇口、联动U谷等国内顶尖产业园区运营商合作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是在服务体系上,围绕企业需求构建“基础服务+专业服务”体系。不仅要提供便捷的工商、税务等基础服务,还要提供云服务、IT技术开发、企业孵化、品牌设计等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三是园区企业合作上,建立相互信任的跨区域、跨领域交流合作平台。一方面,通过培训、主题沙龙等活动促进园区内企业间的交流与分享,加速园区内部资源要素流通;另一方面,通过峰会论坛、资源对接会、研讨会等推动园区企业与宁波企业的交流合作,增强园区对宁波数字经济产业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