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全国两会“科技创新热”的背后有何深意?

浏览次数:133 发布时间:2023-03-16 09:07:11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杜壮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要依靠科技创新。


今年全国两会上,“科技创新”被频频提及。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两下团组、两次强调“科技创新”;“部长通道”上,部长们积极回应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ChatGPT等议题;“代表通道”上,代表们分享逐梦航天、深海探测等多项科技成果……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如何更好地统筹科技创新与政策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今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备受关注。作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内容涉及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众多重点领域相关机构的职能优化与调整,其中科技与金融领域是本次改革的重点。


“新一轮机构改革将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主要通过加强科学技术、数据管理、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加以体现。”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新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朱克力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加强科学技术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有利于提高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合作水平,培育更多的世界级创新型企业和领军人才。二是组建国家数据局,统筹全国数据资源治理和开放共享工作,有利于构建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体系和安全保障机制,提高数据资源的质量和效率,支撑数字经济和智慧社会的发展。三是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工作,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和潜力,保障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知识产权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朱克力认为,本轮机构改革中涉及科技领域的部分释放出了明确而积极的信号。他对本刊记者表示,一方面,表明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并将不断完善相关组织架构和服务机制,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持续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彰显我国有信心和能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深化竞争领域国际合作,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时以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谈及本轮机构改革对科技创新发展的影响,全国人大代表、伊利集团资深产品研发经理王彩云告诉本刊记者:“一方面,将有利于科研一线集中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难题上攻坚克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另一方面,对于一线科研工作者来说,提高了我们对于‘产学研用一体化’拉动作用和协同创新机制的要求。”




支持和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和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与去年“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表述相比,从“创新主体”到“科技创新主体”,更加突出“科技”二字。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3/4,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8万亿元,企业购买占比超过80%。


“当前,奶业发展还有很多‘卡脖子’技术难题亟待突破,奶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将技术突破与研发创新作为‘补短板’的突破口,可以有效驱动奶业高质量发展。”从事奶业研究工作近20年的王彩云告诉本刊记者,科技创新是决定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以科技创新不断强化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


对于机器人行业来说,破解“卡脖子”难题同样迫在眉睫。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钟铮表示,工业机器人中成本占比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核心零部件减速器,约75%的精密减速器被日本企业垄断,已经成为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最突出的“卡脖子”问题,威胁到产业供应链安全。而国内减速器处于起步阶段,一是投入大、周期长、行业规模小,企业从事自主开发的动力不足;二是技术被垄断,行业壁垒高;三是高端人才匮乏。


在朱克力看来,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正面临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等重大任务。同时,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下功夫,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上加大投入,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上作出改革,在开放合作和自主创新上找到平衡。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所在。目前,多地加快产业升级步伐,进一步围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规划布局。“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示范区”“建设国家未来产业孵化试验区”等政策出现在了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不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新兴产业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钟铮表示,研发创新和数字化均面临着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导致很多企业的投入意愿低。大型集团企业作为目前数字化转型和研发投入的主力军,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研发投入和数字化转型的成本压力也在加剧。


全国政协委员、360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表示,过去十年中,360在业务中接触过上百万家中小微企业,其调研发现,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过程中主要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中小微企业没钱没人没技术,成为数字化的盲区;二是大型企业数字化路径中小微企业跑不通。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对于新兴产业,一定要搞好统筹规划,搞清楚市场有多大、风险在哪里,要防止一路所向披靡、孤军深入,最后却被人兜了底、全军覆没。


朱克力认为,新兴产业虽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但也面临着市场需求不确定、技术变革快速、竞争对手众多等风险,因此需要避免盲目投入、冒进扩张、重复建设等问题。同时,新兴产业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既要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和政策导向,又要结合自身优势特色找准定位和方向。此外,新兴产业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行业和领域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上下游联动、跨区域协同、跨行业融合等机制。


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朱克力表示,中小企业应着力从拥抱数字化浪潮、走专精特新之路、关注重点产业链等三方面把握要点、抢占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