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区域分化大势下,城市如何吸引产业集聚?

浏览次数:165 发布时间:2022-10-27 09:01:39




来源:火石创造公众号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一个国家大部分的GDP都来源于城市地区。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肆虐,使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频频按下暂停键,甚至有迹象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大城市生活,形成一股回归的浪潮。


近日,联合国人居署(UN Habitat)在波兰卡托维兹发布《2022年世界城市报告:展望城市未来》(World Cities Report 2022:Envisaging Future of Cities)。报告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只是暂时延缓了城市化的迅猛进程,在新冠疫情早期阶段,人们大规模逃离大城市,前往被认为安全的农村或小城镇,这是一种短期的应对方法,不会改变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将持久存在,毫无疑问,人类的未来仍然是在城市。”


PART.1

城市分化变局

成为创新中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14.37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8.1%。全国共有24座城市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大关。排名前三十的城市经济总量达48.9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近43%。其中北京、上海突破4万亿元,分别达到40269.6亿元和43214.85亿元,开启城市经济规模“4万亿时代”。深圳成为国内第3个迈过3万亿元门槛的城市。广州、重庆表现突出,分别以28231.97亿元和27894.02亿元的佳绩紧随其后。成都经济总量达19917亿元,离2万亿元大关也仅剩一步之遥。从增速看,Top 30城市中,GDP增速超过全国增速的城市数量过半。


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正在转向强者更强,头部城市的经济能级不断提升,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和辐射作用日益明显。人口持续向都市圈,特别是头部都市圈集聚[1]。从近年各地区的经济数据也可以看到,东南沿海地区持续繁荣向好,中部地区稳步崛起,北方经济则出现发展放缓甚至衰退的迹象,城市出现分化。


从发达国家城市化中后期的经验来看,城市的分化现象将越来越显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教授恩里克·莫雷迪(Enrico Moretti)提出了大分化(the Great Divergence)这一概念,即美国经济已经从以生产有形商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创新和知识为中心,并创造了一个本质上不平衡的三极经济版图——拥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和强大的创新部门的创新城市,曾经被传统制造业主导,现正面临失业和居民流失的衰落城市,处于以上两级之间,并可能朝两极中的任何一个方向发展的城市。并列举了美国曾经兴盛的大型制造业中心(城市)所面临的不可逆转的衰落现实,如新奥尔良、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等,作者称其为“锈带地区”[2]。


城市怎样才能在不断分化的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其实已有答案,即成为“创新中心”——集聚创新要素,成为创新的策源地。


PART.2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


如今,中国经济正处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我国在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关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最新《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2位。连续9年排名上升,超过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国家统计局《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发布的2020年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242.6(以200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6.4%。分领域看,创新环境指数、创新投入指数、创新产出指数和创新成效指数分别达到266.3、209.7、319.8和174.7,分别比上年增长6.3%、5.4%、8.5%和3.8%。


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开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结果显示,2021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前二十强依次为深圳、杭州、广州、南京、苏州、武汉、西安、长沙、合肥、青岛、成都、厦门、无锡、济南、宁波、常州、大连、南昌、东莞、沈阳。与GDP排名领先城市有较高的一致性,且也出现一定的地区分化特征,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创新发展优势明显,具有集聚效应。各城市在不同创新维度各有所长,形成各自不同的创新优势。


PART.3

厚植城市创新土壤


创新驱动,政策先行。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创新发展道路,提高城市创新水平,2008年以来,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别选取部分创新基础较好、优势特色突出、区域辐射作用明显的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试点。2008年,深圳成为首个创新型城市试点城市,多方面探索创新路径。2022年1月10日,科技部发布通知,支持河北省保定市等25个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至此,全国共有103个城市(区)获批试点建设创新型城市。据科技部定义,创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城市。


各地也从自身条件出发,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土壤。


深圳市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5.46%,拥有2万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居全国城市第一。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5788个,比上年增长30.5%;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09.65亿美元,增长26.3%。


杭州已拥有1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施的国家和省重点研发项目占全省三分之一,全省超60%的国家科技奖和省科技奖一等奖成果在这里诞生。2021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905亿元,增长11.5%,高于GDP增速3.0个百分点,占GDP的27.1%,其中人工智能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9%、21.9%和16.2%。


广州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是围绕我国重大区域战略布局建设的三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通过产学研协同,突破制约我国产业安全的关键技术瓶颈,催生若干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重要产业。通过精准有效实施产业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博士和博士后等人才项目,构建起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南京推进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紫金山实验室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6G技术创全球太赫兹无线通信最高实时传输纪录,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平台启动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正式启用。2021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4.3件,新晋独角兽企业5家、瞪羚企业146家,南京高新区排名跻身全国十二强。


2021年,苏州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的地级市。


2021年,合肥平均每天诞生3.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有A股上市公司69家,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1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在全国排名靠前。在基础科学领域实现多项重大科技突破:“九章”、“祖冲之”上新、光存储时间达1小时、“人造太阳”刷新世界纪录。


PART.4

提升城市吸引力

集聚龙头企业,凝聚创新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龙头企业、跨国公司更是对城市的经济增长、产业链的集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起到更关键的带动作用。而且城市的发展有马太效应:一旦一个城市吸引了一些创新的工人和创新的公司,它的经济会产生变化,使其对其他创新者来说更具有吸引力。[3]


国内已有多个成功案例可以说明。如合肥依托京东方的龙头效应,出台专门的产业发展政策,全面完善配套服务,吸引新型显示产业上下游企业纷纷入驻,形成产业集聚。依托科大讯飞和“中国声谷”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引进中科寒武纪、云知声、商汤科技等项目,在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图像识别等核心产业领域布局发力。苏州工业园招引龙头、吸纳外资、重点规划、引导和培育了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实现从“工业园区”向“创新园区”的蝶变,伴随华为、苹果等研发中心的入驻,园区将成为“苏州硅谷”。


城市想要争取龙头企业的落户,同样企业也在抉择他们的下一个投资地点。那么在争夺龙头企业的竞争中,城市如何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获得龙头企业的青睐、成功吸引企业的投资,享誉全球的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总结了11种关键特征:规模、人口特征、物流运输、激励政策、产业集群、供应链、中央政府政策、社会稳定性、政治和民事管理、教育水平、商业力量。同时建议城市管理者应当认真研究企业在投资城市选择方面有何偏好,对它们的决策过程加深了解,以吸引合适的大中型跨国公司落户,在本地开展业务。[4]


随着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强劲,城市规模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加速在华投资布局,分享中国市场红利。据央视网(新闻联播)报道,空客公司在成都动工投资额超60亿元的飞机服务项目,这是空客公司在欧洲之外布局的首个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华晨宝马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里达工厂在沈阳正式开业,总投资额达150亿元;西门子电气产品中国及东亚总部在苏州正式揭牌,提升了在华投资高端制造和创新研发的能级;荷兰知名企业飞利浦在大湾区的首个创新中心已落户深圳,这也是继上海和苏州之后,飞利浦在中国设立的第三个研发中心。


国外顶级研发投资项目纷纷在华落地,是对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肯定,同样也必将推动城市产业链优化升级,区域产业集聚,经济高质量发展。


PART.5

结语


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新技术不断涌现、行业交叉发展、商业模式不断重塑、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更新”模式......这些都给城市的竞争格局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想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胜出,城市必须成为创新中心,这可能需要:


1、依托自身特性,评估自身的优劣势,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创新发展规划;


2、构建有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成立研发中心、搭建技术平台、吸引一流人才;


3、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双创环境,关注企业的落地决策过程,匹配招商策略,吸纳优势创新企业。


参考资料:


[1] 陈玉宇. 未来15年,中国城市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R].北京: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保利发展控股集团战略研究院,2021


[2] 恩里克·莫雷迪. 高薪城市[M]. 邢春冰 等,译. 北京:文化发展出版公司·磨铁,2021


[3],[4]菲利普·科特勒,米尔顿·科特勒. 营销的未来:如何在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市场中制胜[M]. 毕崇毅,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图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