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关于开展我国基础研究“卡脖子”风险排查预警工作的建议

浏览次数:76 发布时间:2022-09-15 09:08:22

当前,我国一些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已是公认的现实挑战,而关于我国的基础研究是否也存在“卡脖子”风险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报告将质疑该风险存在的声音概括为“不想卡、不能卡、不敢卡”,逐一加以分析和讨论,论证开展风险排查的必要性,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我国基础研究是否存在“卡脖子”风险


   
   


当前,有人认为我国基础研究不存在被国外“卡脖子”的风险,或该风险很小、不必担心。这些观点主要包括:

一. 是不想卡

“卡脖子”主要针对技术竞争,基础研究不会在考虑范围内。关键技术封锁是市场竞争,基础研究不涉其中,待贸易战和极限施压过后,如果双方能达成妥协,则基础研究方面不会被国外封锁或限制。

二. 是不能卡

基础研究溢出效应强,对方即便想“卡脖子”也很难做到。基础研究生产的新知识可以向其他领域扩散传播,不受国界或政策限制;即便基础研究合作遭到阻挠或封锁,在多边合作情况下,我国也能开辟交流渠道,突破封锁。

三. 是不敢卡

基础研究是“压舱石”,理性竞争者都留有余地,不敢做得太绝。基础研究是全球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稳定剂”和“压舱石”,即使技术断供或贸易攻防升级,基础研究也有可能在大国竞合中“网开一面”,成为民间相互沟通的安全通道,为彼此政府留有余地。


二、我国基础研究“卡脖子”风险分析


   
   


一. 是对手想对我基础研究“卡脖子”

一方面,我们的对手是因国家安全而实施技术和市场封锁,旨在遏制中国崛起,不单单是市场行为。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基础研究无论于个体还是国家都处于“源泉”和“总机关”的地位,孤立或封锁我国技术创新,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唇亡则齿寒,基础研究无法独善其身。

另一方面,“卡脖子”技术并非单纯的技术领域问题,而是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结合体,不能机械地对其进行单一归属划分。从对手肢解我国科技创新链角度看,既要阻遏末端即技术和市场,也不能放过前端即基础研究,而且打击基础研究更具战略意义和“斩首”效果。

二. 是对手能对我基础研究“卡脖子”

首先,我国虽一直在全球化和多边框架下努力争取科技创新主动权,但发展中国家伙伴无法补齐我国基础研究短板,而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也不会泄露基础模型、关键参数、核心算法或材料配方。发达国家还一直以贬低其保密能力的方式来诋毁和诬陷我国人员偷窃技术,更有甚者恶意扣留、驱逐华侨和华裔人员。

其次,科技创新不是知识简单复制,而是复杂的重组、破坏、再加工过程,需要团队、设备和资金的长期积累。而大量重要学术期刊话语权和基础科学大奖评审权仍攥在他人之手,大量学术师承关系和创新团队仍由发达国家主导,大量新科技知识以更快速度被生产出来却尚未充分消化吸收,想要通过跟随、模仿来摆脱基础研究被动受限的局面,已不是依靠简单的知识溢出效应能够做到的,必须用到国家力量。

最后,举国体制有可能在基础研究无用武之地。固然有些科技问题能够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实现突破创新,但对于证明数学猜想、构造物理生化模型、长期观测试验、开展超大规模模拟运算等基础研究而言,量的集中只是必要条件,质的飞跃才是创新实现的充分条件,包括智力、想象力、意志力、容错和敢于突破的勇气。这些只有长期积累才有可能见效的创新条件,只要缺少一个,基础研究就可能长期停滞不前。反过来讲,对手只要针对这些环节进行不定期袭扰、隐秘破坏和制造混乱,就能锁死我国基础研究。

三. 是对手敢对我基础研究“卡脖子”

首先,与对手在基础研究领域合作,是一厢情愿、与虎谋皮。目前,大多数基础研究并非没有中国参与就无法开展,整体上看,对手的基础研究长期领先于我,其底线思维不是要与我在基础研究领域留有合作余地,而是尽最大可能垄断全球科技创新力量,通过软硬手段牢牢锁死中国的创新路径。无论撕破脸或假仁假义,对手都有恃无恐,不必以基础研究作为后路。

其次,与对手在基层研究留有合作余地的观点,虽有外交方面的合理性,但当“政治正确”裹挟科技发展时,国外民间组织、科技团体纵然支持与我基础研究交流合作,也会屈从于其自身国家战略,实际上,禁止与中国签合约、审查中国科研合作人员背景已成为外国国家力量主导下的事实。再次,历史往往会重演。美苏冷战时期,双方的基础研究是互相保密不作交流的,以至于事后双方科学家在交流时发现,有些科学问题是各自用不同方法解决而互不知晓的。基础研究相互封锁是冷战的必选题,不是可选项,更不是送分题。

最后,对手的竞争策略早已昭然于世:《限制、利用和竞争:应对中国的新战略》《分离的焦虑》等多份国外政府和智库报告扬言,之所以在围剿我贸易、技术的同时,暂不提基础研究,这不是不敢,只是理性竞争者的缓兵之计和障眼法——因为中国还握有稀土资源及相关技术优势,美国有超过18种关键材料50%以上的进口依赖中国,中国在关键基础设施、平台、软件及供应链方面还有牌可打,且全球科技生态体系两级分化的“选边站”态势还没白热化。所以,逐步分化瓦解中国科技力量和竞争优势是对方的理性选择,一旦“硬脱钩”时机成熟,对我国科技包括基础研究进行全面封锁,则是理性博弈的最优策略。

综上所述,我国基础研究存在“卡脖子”风险的可能性较高,有可能对国家总体科技安全乃至国防安全构成系统性威胁,需要进行风险排查和预警。


三、对策建议


   
   


一. 是开展基础研究“卡脖子”风险排查

制定并细化风险排查方案,明确排查内容、任务分工、组织实施和保障。走进科技工作者群体,深入了解个体科学家对“卡脖子”的看法、观点和界定,绘制基础研究“卡脖子”情景,与一线基础研究实验员、讲师、教授乃至院士深入交流,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基础研究“卡脖子”风险排查。

二. 是建立健全基础研究“卡脖子”风险预警机制

分类排序各个因素,归纳主要“卡脖子”情景,挖掘具有明确特征的恶性因素指标,形成风险因素负面清单和预警指标体系,用3-5年时间建立健全常态化监察预警机制,并设立应急预案和专职人员。

三. 是开展“基础研究呵护工程”

一个基础研究问题的突破,往往最少需要3-5年时间,目前我国一个基础研究项目支持力度只达到5年,且有多次考核,这对于长期才能出成果的基础研究是不够的。应以“呵护新生儿”的态度应对创新风险,设立“基础研究呵护工程”,支持20-50岁科研人员开展探索性、纯理论、非共识性、尚预见不到经济或社会效益的研究,并在10年内确保其基本生活收入。

四. 是建立健全基础研究容错机制

对基础研究人员因为计算或证明思路、技术路线选择、取舍等造成的研究失败、非故意错误予以免责;尝试探索允许基础研究人员10年内不参与职称、成果、业绩、效能等考核的新型机制,如其自愿参与职称评定,应不设参评次数上限;对基础研究人员的评价改变“以文评人、以刊评人”,采取国际同行评议机制,并公开专家评语和答辩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