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58 发布时间:2022-06-06 08:56:09
文|魏际刚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多重因素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
一段时间以来,全球产业格局已在发生深刻变革。全球经济重心东移,新科技革命催生新产业革命,国际竞争加剧,全球气候变化与资源环境约束驱动着发展的低碳绿色转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国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巨大冲击,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成为各国重要战略目标。同时叠加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等时代浪潮,多重因素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结构与形态。
各国产业链供应链战略发生重大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主要发达经济体已经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从战略层面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发达经济体的这些动向,是因国家间竞争很大程度已演变成高技术产业与供应链的竞争,基于对国家安全、产业竞争、国际贸易等多方考量作出的战略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带来的应急物资需要,已经让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加强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加快了国家层面的产业链供应链战略与政策调整,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本土化、区域化、集团化。
产业链供应链效率发生重大变革。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数字技术与生产生活的深度融合,推动着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智慧化。面对迅速变化、不确定性增加、日益个性化的市场需求,设计、研发、订单、生产、运输、仓储、分拣、装卸、配送、客服等环节的数字化进程加快。企业更加重视从终端客户需求到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各环节的信息对接。智能网络布局与优化、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风险防控等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产业快速响应、大规模定制与柔性化生产,供应链全过程全场景可视、可控、可溯程度不断增加。平台经济具有的强大连接、多边撮合、精准匹配、个性服务能力,驱动了供应链短链化。
可持续产业链供应链深入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等理念越来越被产业界接受,业界围绕供应链的全链条,在能源使用、生产制造、产品包装、交通运输、物流配送、废物排放等多方面推进标准化、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化,保护劳动者权益,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经营责任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打造可持续的产业链供应链。
|多措并举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全球变局对我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需要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风险意识与危机意识,坚持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把保障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制定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战略。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际、国家、地区、产业、企业等五大层面进行总体谋划。国际层面,谋划好我国的全球产业布局与全球供应链体系构建、运行,包括全球投资与贸易网络、区域投资与贸易网络、重要国际物流通道安全、战略资源国际供应等。国家层面,谋划好国家对重点产业链、重点地区、重要战略通道等的规划、布局,特别是重要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原材料、中间部件的供应安全保障,供应链硬实力与软实力建设等。地区层面,谋划好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枢纽城市、重点产业集聚区的产业、交通、物流等规划与布局,推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与空间战略相耦合。产业层面,谋划好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如战略性产业、高科技产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基础产业、特色产业等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企业层面,谋划好核心企业、关键配套企业、中小企业各自定位与角色。五个层面是一体的,统一于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战略。
对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分类施策。针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进行战略性系统设计与规划,着力完善和优化体系与结构,强化韧性与弹性建设。对关键薄弱环节可采取备链计划、多源供应等措施。对于民生类、应急防疫类物资,确保长期稳定运行;对于战略性物资,加强战略储备,防止国外供给中断导致的国内供应不足;对于“卡脖子”技术,加速开展国内供应商本土研发试制;推动形成高效联通的商流、物流通道、枢纽与服务网络;加强国际物流能力建设,特别是加强国际航空货运、国际海运、国际铁路、国际快递、海外仓等能力建设;推动构建具有主导权的金融交易网络;大力培育企业微观基础,建立重点企业名单,支持其成为“链主”企业;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做好相关配套。
增强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效能。优化地区规划布局,深化地区分工与协作,加强市场一体化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形成产业空间合理分布、地区协同、城乡互动、东中西联动的格局。推动国内产业合理转移,增强地区产业集聚能力,打造产业生态体系。在发达地区布局世界级的产业集群与中国的“硅谷”。中西部地区布局重点特色高技术产业、资源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培育特色鲜明、专业化程度高、配套完善、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区域一体化运作能力,培育区域综合竞争力,把关键产业链供应链就地化落到实处,尽量做到本地配套。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进程。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以产业链供应链强链需求拉动创新链,以创新链支撑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推动产业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开展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建设,积极推进敏捷生产、自动化生产、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推进无接触交付和不间断快速供货。打造符合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供应链。建立面向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指标与污染监控体系。鼓励数字化平台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发挥核心表率作用。
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治理。全球产业联系与供需网络是世界运行的脉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具有类型多、主体多、方式多、渠道多、影响因素多、空间范围广、国际化程度高、传导效应强等特点,这决定了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高效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导向,我国与各国加强交流协商,共塑一个开放包容、互惠共享、公平公正、安全可控、责任共担的国际环境,打造各方普遍接受、行之有效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治理规则,促进人流、商流、物流等互联互通、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