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征程上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和任务

浏览次数:221 发布时间:2022-05-19 09:00:38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中国科技创新的战略国家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核心攻关力量,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创新主体。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黄晨光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陈套在《国家治理》周刊撰文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时期,应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超前科学谋划战略目标任务,更新科研攻关组织模式,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强调,“在过去一百年赢得了伟大胜利和荣光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国立科研机构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技创新国家队,应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创新自信,保持战略定力,抢抓战略先机,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履行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快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时代性、历史性贡献。


新征程上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面临的时代要求


      


在我国,以中国科学院和中央部委直属的科研机构为代表的国立科研机构约有400家,国立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着骨干和主力军作用,与高校、大型企业等共同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时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面临着新的时代要求。首先,引领科技创新。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互动模式也更为复杂。科学技术的抽象性和环境性特性以及知识的隐性与情境性特征,使全球范围以科学技术为基本要素的竞争变得愈加复杂化与非均衡化。重视和把握科技革命带来的范式间赶超机遇,需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的发挥。其次,保持战略优势。少数国家技术管制、技术封锁造成的“卡脖子”问题,给我国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和严峻挑战。全球疫情防控、极端天气应对、全球环境治理,以及空间探索和开发利用、人类生命健康等,也亟需塑造科技全面支撑的能力,这就要依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制定长远战略原创奠基,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在前沿领域开疆拓土。再者,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不再是以生产为导向的出口经济模式,而是以消费为导向的内需经济模式。扩大内需必须要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仅靠技术模仿和跟踪创新必然会被市场淘汰,也会失去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性。实践证明,必须坚持走内涵式、创新驱动式的发展道路,依靠原始创新和系统创新、引领性创新,满足和创造国内的消费需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争取更大光荣的战略思考


       


肩负国家责,牢记国家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争取更大光荣,需要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01、强初心使命:明确责任担当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发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作用,应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责任担当,让家国情怀成为中国科学家的厚重底色。提高政治站位。新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事关国家发展和战略安全的关键变量,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选择题,而是要坚持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必答题。做好必答题,交出国家和人民满意的答卷,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政治责任和科技担当。这就要求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创新自信,未雨绸缪,察观现实,把握大势,洞悉先机。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为选题原则,从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难题中提炼出科学问题,从世界科技前沿的重点领域中发现问题,前瞻性突破一批关键科学技术难题,形成战略领先优势。勇攀科技高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牢固树立强国复兴的科技使命,强化人类科技文明的大国担当,强化前沿重点方向和关键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努力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应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发挥战略支撑作用。坚持人才的创新主体地位,培养建设高质量的科学理论研究队伍,提升战略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让默默无闻的铜铁脊梁、熠熠生辉的大师巨匠成为科技自立自强的鲜明标准。勇担科技攻关重任。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强化“国家队”使命定位,坚持战略需求牵引科研选题,强化“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目标形成机制、战略需求细化机制和研究分解机制,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挑大梁,在科技发展趋势上作引领。在前沿、重点和交叉领域深耕细挖,开展引领性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从0到1重大成果产出,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02、明方向大势:奠立格局与方式

加强方向大势研判,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促进创新方式变革,全面塑造引领发展的方式,把建制化优势转化成创新力量,在奠定科技创新格局中发挥骨干引领和主导牵引的作用。聚焦主责主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定位,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发挥建制化优势。大科学时代,科技发展正在朝着更大宇观世界、更小微观尺度探索,在更加接近现实、更为复杂多变、更加极端环境的条件和平台下研究,需要科学、技术、工程和跨学科、跨组织、跨领域的大科学团队集智攻关,竞争协同。杰出的科技成就既源自个体内在、先天的禀赋和天道酬勤的积累,更加有赖于组织化建制化系统化优势的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发挥好建制化、体系化科研优势,通过调整优化科研布局和组织体系,探索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责任和使命驱动的攻关机制,强化体系化协同,打造建制化科研新范式,以适应和促进科研需求,实现科研组织机构和战略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同向发力,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互联融通。当前,前沿交叉科学领域呈现出汇聚发展、多点突破的生动景象;颠覆性技术蓬勃发展,正在催生重大产业变革。科学技术在横向上加速突破,在纵向上日趋紧密,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和工程、产业之间的融合与融通,促进不同研究之间、不同创新之间、不同发展方式之间的融汇融通、相互支撑和相互转换。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更加注重科学原创推动科学革命,技术突破形成变革性发展,更加注重在人类的长远发展与根本解放方面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主动发挥主导和牵引作用,运用好大科学、密集数据驱动的新科研范式优势,推动多学科会聚、技术融合、产学研协同,形成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系统方案。促进全球治理。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是我国打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中美博弈烈度不减,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出现深刻变化,亟需实现体系转型和战略突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重大科技计划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全球科技治理中寻求主动,提升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的能力与水平,在为全球提供科技治理的“中国方案”中获得主动权,在全球创新规则和标准制定中贡献“中国智慧”。

03、重原创核心:突出内涵与特征

围绕未来科技竞争焦点,强调更原创(未来物质文明的基础),更关键(占据科学研究的上游前端),更本质(践行造福于民的宗旨),以点带面突破,形成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从而产生围绕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发展的领先优势。瞄准未来科学领先。基础研究是所有创新的总开关,科学领先才能后继有力。科学发现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具有长周期和经费投入大的特征,任何国家和机构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领先,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优先发展领域,前瞻部署,加快重点领域的科学领先。物质世界的每个层次均有各自的特征和规律,一旦认识这些特征和规律,科学与技术将发生革命性变化。应围绕物质结构、意识本质、生命起源、信息、材料和空间科学等基础性领域,部署一批重大创新项目,增强从0到1的创新能力,产出一批影响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成果。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是底层的科学理论、基础研究羸弱造成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方面聚焦高端芯片、基础原材料、工业软件等共性技术问题,加快系统性、集成性技术攻关,破解“卡脖子”问题;另一方面,组织资源力量专攻数字信息、生物、能源、材料与制造、深海深空技术等关键领域的基础性问题,站稳竞争根基,同时研究替代性、颠覆性、下一代解决方案,占据未来先机。主导开展问题导向的学科会聚研究,加强战略目标导向下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成果一体化研究,建设专业化技术转化平台,增强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转化的动力和能力。加强战略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加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发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对交叉创新、战略创新的支撑作用。致力于增进人民福祉。科技本质上是认识客观规律,创造性运用规律让人类生活更加美好。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色,中国科技发展的落脚点是更加关注人民福祉与命运。坚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实现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路径。围绕重大疾病防控、人口老龄化和食品药品安全等重大民生问题加强定向研究,强化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的消费需求。发挥科技创新在建设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推进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均等化。

04、破藩篱障碍:完善体制与机制

体系是基,精神是魂,体制机制是框架和血脉。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需要通过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藩篱,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主动重塑创新体系。“十四五”时期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战略期。加快建设功能明晰、目标明确的关键科技创新主体,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创新方面的骨干引领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创新资源和活动的整合和集成,建立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型运行机制。坚持战略导向和目标牵引,开展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的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市场需求下的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先行示范创新机制。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创新重大项目攻关的体制机制,破“五唯”立“新标”,强化制度约束,资源引导和评价牵引。进一步优化科技管理体制与评价机制,以战略、资源和评价为抓手实现对科技创新的正面牵引。通过在创新体系重塑、创新主体差异定位、个性保障机制建立、科技评估规范完善中先行示范,形成创新引领带动效应。在评价机制方面,强化战略牵引、资源保障、评价调节、精神固本。积极主动在“揭榜挂帅”中率先示范,让能创新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在关键性科研攻关中领军挂帅,轻装出征,让创新英雄有用武之地。让想干事的有舞台,能干事的有项目,干成事的有奖励。立新标方面,探索建立“三力”评价范式,从创新力(个人能力维度)、影响力(同行和研究领域上下游维度)、贡献力(人才依托组织维度)进行“三维”评价,改变有悖于科技创新价值导向的评价方式。突出精神力量。要更加重视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因素和精神状态在推进创新中的重要性,把科学家精神贯穿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攻关工作中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建设使命导向、扎根基础、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十年磨一剑,一朝露锋芒。摒弃有悖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做法,让科研人员能长期心无旁骛地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引导科技工作者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自觉把实现个人价值追求融入科学事业发展,让“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奉献精神激发出强大正能量。

05、走中国道路:保持特色与自信

党领导下科技创新的中国道路,以党的领导为基本特征,以科学规律和社会规律为遵循,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方向牵引,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优势,以最为广泛的团结协作为基本方式,以精神品格为强劲动力。坚持走中国自主创新道路,形成科技创新的中国方案。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保证,党对科技事业全面领导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最大政治优势。这是中国自主科技创新的历史必然,也是面向未来发展的现实必然。党的领导具有强大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为科技创新谋划战略方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事业,党员科技工作者是党领导下的科技攻关的突击队和关键力量,这是中国自主创新的本质特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把中央关于科技创新工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构建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工作体系。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优势,通过定方向、建保障、促发展,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决策部署上来,凝聚科技创新的创新动力。发挥制度优势。科技创新既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放包容,也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关键领域走自主创新道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以符合大科学时代的组织模式,建立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前沿科学和关键技术领域形成领先优势。强化国家意志,注重对科技创新国际局势的战略研究,建构新的全球视野格局,在新的全球竞争场景中不断提升应对挑战的能力,不断强化在复杂多变、严峻的局势中在全球范围集聚创新资源的能力,以我为主开展国际合作,在国际重大科技计划中发挥主导作用。坚持守正创新。走中国自主创新道路需要前瞻谋划,才能行稳致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加强研判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部署和战术选择,做好科技创新的前瞻谋划。围绕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远景规划和目标任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路径和力量体系等,开展战略研究和超前谋划,加快实施一批代表国家意志、体现国家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形成一批前瞻性、战略性、颠覆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探索大科学时代科研组织模式,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率,为全球科技创新新范式塑造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