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国制造业真正需要担心的是什么

浏览次数:134 发布时间:2022-05-10 09:46:35

信心关乎企业家把钱放在哪里,用在何处,是否愿意押上“身家性命”图片

文 | 陈琛

最近在各种媒体上,出现了一些担忧中国制造业的声音。今年一季度,越南出口总额超过深圳,引发广泛讨论。一季度,越南商品出口金额达到885.8亿美元(约合5842亿人民币),深圳一季度出口总额4077亿元。但多数讨论都忽略了一个事实:越南的出口额在2019年就超过了深圳,此后一直领先。越南出口额在50亿美元以上的产品包括5个品类:手机及零配件,电子、电脑及零配件,机械设备及其他辅助工具,纺织服装,鞋类。越南出口的产品,仍然以技术含量较低的来料组装加工为主,并且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其细分贸易数据显示,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进口来源。2022年一季度,越南自中国的进口276亿美元,对华贸易逆差143亿美元,同比增长21%。某种程度上,越南在全球制造产业链中的角色,类似二十年前的中国。产品越复杂、产业链越长的制造业,这种分工就越明显。有长三角的汽车供应链企业表示,其向日本厂商订购的电机因为疫情影响,交付期已推迟至少4个月。这一电机虽然在越南组装,但核心主轴是中国制造,因此导致产品交付期推迟。制造业似乎越来越像一个东缠西绕的大线团,牵动一根线,不知不觉又拉动了看似不相关的另一根线。越南出口超过深圳引发关注的背后,的确反映了对中国制造未来的担忧。这两年出现了很多困难,贸易摩擦、供应链中断、疫情导致生产紊乱,给制造业带来了很大冲击,一些企业对未来开始持审慎态度。但是,这种冲击会给中国制造带来系统性危机吗?会导致大规模产业转移吗?

中国制造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一个自然、自发的“生长过程”。企业间相互竞合,产业间相互联通,通过半个世纪的积累式增长,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完整的制造体系。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2011年成为全球第一,装备工业总产值在2010年成为全球第一,一条条产业链被打通,背后都是无数企业的奋斗。2010年之后,中国制造业又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不仅有量的扩张,还有越来越多质的提升,产业界更加重视核心技术,企业更加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一方面,制造业绝对规模进一步提高,从占全球比重五分之一增长到三分之一,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增长。另一方面,中国制造复杂产品的能力也不断提高,在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智能硬件等方面都成绩斐然。伴随着规模的扩张,产业运转的法则也发生改变,产业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随之改变。以前产业界非常担心短板,各种卡脖子技术让一些人感到灰心,认为很难追上发达国家。但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的短板,认识到之所以越来越多看到短板,正是因为我们在越来越多领域取得了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产业都从全球战力榜上的籍籍无名走向了数一数二,发展到一定规模,短板自然就暴露出来,规模进一步扩张,一些潜藏短板可能被暴露,获得产业界和政府的关注,然后可以吸附资源,最终短板慢慢变长。一些自媒体的文章里提到了船舶工业。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造第一条出口船的时候(船王包玉刚项目),完全是学习和模仿,那个时候不能说是一穷二白,但是也谈不上具有什么国际竞争力,因为放眼望去,全是短板,几乎没有长板。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船舶工业规模达到世界第一,占全球一半以上。然后大家又在担心很多核心技术不能自主,高技术船舶不能制造。然后又过了几年,一些技术被突破了,一些产品能自己做了。比如LNG运输船,此前依赖进口,但渐渐沪东造船、江南造船以及大船重工开始涉足该产业,开始登上国际舞台,还能给日本客户提供产品。熟悉中国工业的人可以发现,最近几十年,随着中国工业的力量持续扩张,在发展中解决短板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工程机械、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十年前被卡脖子,如今实现了部分进口替代。机器人的减速机,十几年前大家还认为日本帝人公司高不可攀,现在国内至少有五六家企业开始向其发起挑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工业机器人规模连续八年世界第一。这种力量使得我们能够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规模增长,企业有了盈余,自然就会主动去解决问题,这本身就是产业创新的过程。工程机械、光伏、动力电池、机器人行业出现了爆发性增长,然后生产工艺、关键零部件、设计水平、核心装备、终端产品都在快速进步。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中国制造长期增长的力量在持续,我们就不用害怕短期的困难。最近两年,虽然有各种冲击,但是增长的力量仍然保持,在部分行业还有强化迹象。比如3C、动力电池行业已经初具世界级竞争力,工程机械行业已经可以和发达国家抗衡,光伏行业已经形成全产业链竞争力。 
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心分野中国工业增长的本质力量是什么,能长期持续吗?我们近期对企业做了几轮访谈。有的企业提到了市场规模。无论是2B还是2C,中国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大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2021年销量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全球第一,规模比美国和欧洲的总和还大。超大规模市场,有利于超级产业链的孕育。所以即使有疫情影响,特斯拉还是要在上海扩建工厂。在工程机械、船舶、电子、工业机器人等领域,都能见到超大规模市场的力量。规模效应是工业世界里最重要的力量源泉。有了规模,企业可以降低成本,可以试错、验证新技术,可以持续创新工艺,升级管理方法。中国的几个家电龙头,制造水平正在超越日韩,而且开始创新管理。这就导致一些国外企业开始学习、效仿中国企业。日本的三电集团,被海信注资后开始进行“海信式”改革。海尔收购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后,实现了扭亏为盈。虽然我们还有很多短板,但规模化制造带来效益同时,也开始带来经验、知识和技术。还有一些企业提到了人力资本。中国拥有海量的工程师资源,中国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数,2010年是1.1亿,目前是2.1亿,到2030年预计超过2.5亿。人的因素非常重要,无论企业还是大学和研究机构,增加研发活动都要靠有经验有知识的人来支撑。例如一些大型工程项目,由于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中国的建造成本比其他地区低25%~60%,同时工期短20%~40%。供应链的完整和高效也为成长提供了力量。深入的供应商网络,大量熟练的劳动力,以及发达的物流基础设施,帮助中国制造企业比大多数经济体更快、成本更低地生产商品。中国强大的供应商基础也是这个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中国共有14万多家机械供应商,在电信、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行业有7.5万家制造商和供应商,在交通运输设备行业有10.4万家企业。上面这些原因更多是动力的组成,或者是增长的助推器,但似乎仍然不是动力的源头,正如内燃机油缸中的油料,每一次被点燃都能驱动做工,但点燃燃料的电火花从哪里来呢?我们找了很多企业界的朋友,不停的问到上面的问题。聊着聊着,问题似乎明朗了起来,上述增长动力的背后,最原始的力量其实是大家对中国制造的信心。工业的竞争力有一个特点,就是当期表现往往取决于前期投入的累积。而企业家所做的投入,无论是技术研发上,还是产能扩张上,都取决于对未来发展的预期。每一家企业的有形增长,都发源于那些无形之处,比如企业对于技术实力的自信,对于市场增长的信心,对于合作伙伴的信任。有了这些无形的东西,企业才能放心投入资金,甚至是倾注所有。信心关乎企业家把钱放在哪里,用在何处,是否愿意押上“身家性命”。在疫情爆发、供应链饱受冲击之后,我们看到很多外资企业仍然加强在中国的布局,因为他们对中国市场有信心。例如安川大举投资在常州新建工厂,埃克森美孚在惠州的百亿美元投资,西门子最近在南京建厂,还有特斯拉新宣布的上海工厂扩建计划。无论长期的技术短板,还是短期的供应链中断,或者眼下的疫情冲击,对于产业肯定有伤害,但有没有损害根基,我们需要去看这些外部冲击是否影响到企业对未来的信心。只要信心还在,产业就会有韧性和弹性,就敢于投资未来,就能恢复并再续增长。上面的案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产业界,尤其是大型企业,对于未来仍然有信心。隐忧更多来自中小微企业。据我们调研,长三角的若干中小企业、初创企业,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未来的预期,调整了未来的投资决策。江苏的一家工业软件企业暂时解聘了大部分员工,希望等到疫情缓解后再次出发。合肥的一家设备企业,取消了部分新产品的研发计划,他们缩紧身子,希望能够降低外部冲击的伤害。一家上海的初创公司吐槽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五六个人才,因为疫情做不了项目,发不出工资,选择离开,公司的其他人都是情绪低迷,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一些中小企业开始犹豫是否要进行扩张,一个朋友的企业年初已经打算在安徽建设新工厂,同时扩大北京的研发中心,但因为多种原因暂停了计划,因为看不清楚形势,供应链不时被打断,导致大部分精力用于保障生产稳定。还有一个做数控机床的朋友,他们非常担心技术团队的信心,他们的产品需要走进生产现场,需要人和设备、环境的匹配,但是最近一直不能进入工厂,诸多问题不能解决,团队信心下降,研发能力也在变弱。信心才是企业向前奔跑,不惧困难的核心。中国企业并不怕市场竞争,也不会因为供应链断裂而踟蹰不前,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创新,能够跨越障碍的企业自然会赢得领先。

但阴霾过去,总会见到暖阳。昨天又收到一位上海企业家的短信,这次疫情让他元气大伤,本来就要放弃业务,但最近一周参加了了社区志愿者活动,让他有了新的思考,每天跟各色人打交道,志愿者团队里都是温暖的人。一群气质阳光、性格温和、积极乐观、健康开朗的人聚集到一起,又让他有了力量,多出了一些热情和不知道哪里来的责任感,驱使他去多做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