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科学规划是国家高新区三十年保持战略引领的首要条件

浏览次数:90 发布时间:2022-05-05 09:39:55

长城所自1993年成立以来,长期关注、陪伴全国各地高新区成长、蜕变、脱颖而出,助力高新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者、科技创新的领头羊。在我几十年的观察和工作经验里发现,发展成绩突出、引领辐射带动性强的国家高新区,都有着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顶层规划,并在一段时间内一以贯之地执行和坚定落实。
一、科学规划——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灵魂


国家高新区是地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创业的核心地区,是各个省市抢抓新经济发展机遇的重要平台。中国建设高新区的目的是打造引领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创业高地,在学习借鉴“硅谷模式”的同时,结合自身特色(即政府在高新区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促进园区发展的中国模式。
在这个摸索的过程中我发现,高新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或多或少会面临以下四种问题。一是战略定位不清,发展思路不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不清晰,没能很好应对外部形势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国家和省市的战略支撑不够。二是产业选择不明,跟风发展现象显著,特色产业不够突出,泯然于芸芸众园区,在区域范围内辨识度、显示度不足。三是空间形态不适配,高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既有的空间形态范围对经济、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不足,产城融合度较弱。四是治理模式守旧,没能及时跟上新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规律,管理体制机制僵化,适应企业成长的制度环境不健全。
想要系统解决以上这些问题,首先要做的是“知己”——既要深入挖掘区域个性、全面精准掌握可支配资源、了解园区突出优势,又要看到自身短板。其次要做的是“知彼”——国内外大环境有什么变化?新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趋势规律是什么?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导向要求有哪些?优秀园区都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等等。这些都需要专业、科学、具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规划作指引,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规划是路线图,也是行动的时间表、铁规矩,而不是“墙上挂挂”。长城所支撑科技部关于国家高新区“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等四个五年规划的研究工作,亲历国家高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洞悉发展方向的转变与导向要求。在全国169家高新区中,长城所与136家国家高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承担了16家国家自创区发展规划研究,承担中关村“十一五”“十二五”“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以及张江科学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光谷2035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圳高新区“十四五”规划等。除了高新区的综合战略规划,针对世界一流园区,长城所还承担了深圳、武汉东湖、广州、合肥等园区建设世界一流园区规划及行动方案等相关工作。
科学谋划、坚定执行,是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密钥,也在很多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成绩中不断得到印证。遵循国家发展战略方向和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展要求,符合当下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规律的规划,能够为高新区在下一阶段发展中指明方向、明确发展目标,为各高新区管委会顶层决策提供支撑,为工作部署提供参考。
二、新时期,国家高新区(自创区)的规划怎么做?


新发展阶段,国家高新区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形势、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制约发展的矛盾与阻碍等都与过去两次创业时期大不相同。国家高新区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要担起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新使命,基本上各高新区都在花大力气招引培育头部企业、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集聚创新资源和要素,营造双创生态,发展新经济,区域竞争白热化。如何研究制定兼具指导引领性与实际可行性的发展规划是每个高新区都要深入思考的重点。
结合长城所多年深耕高新区发展的经验,我认为下一步国家高新区的规划要重点从以下五方面考虑。
一是要认知升维。认知作为驱动力要跟上时代,要用生态驱动和数据驱动的思维来编制新时期的发展规划。
二是要找准坐标和目标要对高新区的区域个性、优势资源和发展短板进行综合且深入的分析。要用好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这个“指挥棒”,在坐标定位上既要考虑园区最近几年在全国高新区序列中的排名,还要考虑在省市中承担的角色与使命;在目标制定上,要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生态建设等方面发力。
三是要找到差异化发展路线。2020年国务院发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加强对国家高新区的分类指导和动态管理。目前科技部正在着实谋划“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创新型特色园区”等新一轮分类指导,这就为各高新区差异化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各高新区结合自身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条件,找到自己的归类,提前谋划发展是当务之急。
四是重点把握新经济发展机遇。要从“四个新”去谋划,即挖掘新物种、抢抓新赛道、搭建新场景、探索新治理。新物种企业在新经济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高新区要重点发现、培育一批重量级的新物种企业。抢占新赛道就是去洞见具有爆发潜力的创业赛道,因为这些赛道是新经济时代诞生独角兽企业的主要行业领域,是投资机构捕获未来独角兽的主要投资领域。场景创新是城市面貌改变的核心工具,主动营造各类产业发展的场景成为催生产业爆发的新逻辑。新治理是政府角色转变,适配新业态、新物种,促进新经济发展的“隐形”因素。
五是用好“一大一小”。“大”就是大数据,要知数善用,以数据驱动搞新业态、新赛道,以大数据对园区进行精准画像,这也符合火炬中心现在电子围栏工作方向。“小”即是“小生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企业的发展需求,营造个性化的“小生态”,也就是搞各种各样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
六是综合考虑空间承载能力和未来发展形态。随着高新区发展,可用空间不足是普遍现象,除了通过新型产业用地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外,“一区多园”模式也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排名靠前的高新区大多采取此模式。深圳、杭州、成都、武汉、南京、合肥等创新实力突出的城市以国家高新区为核心,通过“一区多园”模式构建区域创新发展共同体,引领城市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谋取先机,实现战略位势和城市价值的持续攀升。
总之,国家高新区的领导干部们都要“胸怀两个大局,做好自己的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用战略思维看大势、明方向、谋长远,在新一轮发展中扎实做好高新区规划并落实执行,使高新区成为新科学、新经济、新社会的研究中心,以持续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聚合力助推中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