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区别与联系

浏览次数:228 发布时间:2022-04-02 09:30:43

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都是创新,但是在层次、内涵等方面还存在差异,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清思路、明确定位,促进国家整体创新效能的提高。

一、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演进和共同点


      



(一)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提出
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是基于国家和区域的不同层级作用提出的。1987年,英国学者弗里曼在研究日本产业发展经验后,正式提出国家创新体系(NIS),将其描述为一国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各种机构相互作用构成的网络,它决定了该国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并影响国家的创新表现。国家创新体系强调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有效干预。在此基础上,英国学者库克围绕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动,1992年提出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
(二)“三螺旋”理论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创新成为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美国学者埃茨科维兹在分析硅谷等产业创新集群的基础上,1997年提出了“三螺旋”理论,强调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应放在以大学为代表的知识生产机构、产业部门、政府等创新主体,如何进行知识的生产与转化,形成相互影响的三重螺旋关系。产学研一体化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
(三)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创新要素大范围自由流动,价值创造逐渐变为价值共创,国家之间的竞争成为一个生态系统与另外一个生态系统的竞争。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种新理论应运而生,美国竞争力委员会2004年在《创新美国:在挑战和变化世界中保持繁荣》研究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从关注创新系统要素构成的传统观点,向关注创新要素之间、要素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转变,良好的创新生态决定了创新系统的整体效能。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对创新系统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化,赋予国家创新体系及区域创新体系新的内涵。由上述分析可知,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都以创新为共同的理论逻辑起点,是围绕知识生产、转化和产业化的创新系统。这个创新系统围绕政府、大学院所、企业三大创新主体的融合协作而构成,以人才、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为能量供给,由中介、融资、咨询、培训、平台等各类机构提供运行服务和资源配置,在政府所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规则条件下运行。不论国家创新体系还是区域创新体系,在这一点上,其涵义都是相同的。

二、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区别


      



由于政治权力、空间范围等不同,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存在一定差别。
(一)范围、规模和复杂性不同国家创新体系是由若干区域创新体系组成的。产业集群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和基础,离开产业集群谈区域创新体系,是空洞的。产业集群是由一定数量创新主体、服务型机构、创新资源等要素构成的产业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集中,具有明显的地理集聚特征。对于一个大国来讲,出于安全利益,必须建立由多样化的产业集群所构成的完整的产业体系,这个体系绝不能建立在少数几个产业的聚集上。因此,对国家创新体系而言,它是多个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机集合。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得益于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的遍布全国的产业集群,大型多样化产业集群,如环渤海的重化工业集群、长三角的制造业集群、珠三角的轻工业集群等,还有大量的能源化工基地、汽车工业基地等众多特色产业基地。这些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创新链的竞争与合作,形成我国相较于全球的复杂而坚固的产业优势和壁垒,成为我国强大的独具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利益导向不同国家有明确的边界和利益导向,包括军事、外交、信息、生物、粮食等安全利益导向。因此,国家创新体系承担着科技创新的“国家使命”,这决定其并非完全按市场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布局创新活动,需要中央政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建开展长期基础性研究的科技创新“国家队”,围绕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领域设立明确目标,进行前瞻性布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基础研究领域持续进行布局和投入,培养出陈景润、屠呦呦等大量优秀科学家。20世纪80年代后期启动的国家“863”计划,使我国获得了人类功能基因组、水稻基因组等一大批处于国际前列的关键核心技术。相比之下,区域的利益导向在于本地经济增长、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创建良好地域文化等经济社会问题。所以,区域创新体系的经济社会利益目标更突出,受到市场驱动的作用更强。因此,区域创新体系的目标主要定位在产业发展,通过强化本地优势主导产业技术能力,进行技术开发、应用及产业化等,形成支撑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产业。
(三)创新要素布局的战略意志不同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虽然都具有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和政治意志,但由于利益导向不同,两者在对不同层次的创新要素布局中体现出不同的战略意志。国家创新体系是通过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整合跨行政区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国家需求、体现国家战略意志的创新体系。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三线建设”就是典型的依靠国家力量进行跨区域创新资源布局的例子,目前中西部大量科技型企业有相当数量都受益于当年的“三线”布局。
区域创新体系则是由区域内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以及本地特色的制度安排等要素构成的创新体系,服务于本地发展使命。

(四)创新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不同国家创新体系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会受到技术变革、国外技术封锁、汇率、国际安全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所以,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是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基本点。相比之下,区域创新体系所面临的环境要友好得多,主要受区位、资源、产业基础、行政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由于体制问题,区域壁垒所导致的地方利益协调困难一直是我国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三、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演变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经历了三个发展历程,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历史阶段相对应,具有一定的历史发展必然性。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条块分割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处于典型的计划经济时期,国防安全是重点考虑因素,科技力量和工业基础的区域布局以均衡协调为主导,以产业部门为主的条条管理和以地方为主的块块管理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的主要特点,可以说,我国的科技创新资源在空间布局方面是相对均衡的。但在地方经济体系中则存在央地科技、产业等资源配置相互分割的现象。这个问题到现在仍然存在,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矛盾之一。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创新崛起改革开放后,加大地方自主权,市场机制日益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地方经济迅速崛起,形成大量以“块状经济”为标志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2008年,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第一次超过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标志着区域创新体系走向成熟。我国逐渐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代表的跨越行政边界的大型创新型产业集群。各个地方也在不断探索符合本地产业发展需求的各具特色的创新体系,形成了以上海、北京、深圳、合肥、成都等为代表的多样化产业汇聚的创新型城市,也形成了以昆山、江阴、新昌、晋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创新型县市。从国家创新体系角度看,由于实行国际大循环战略,受限于当时国家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状况,国家在很多方面弱化甚至暂缓了对许多重大战略性产业和产品的主导和布局,如大飞机研制下马,对芯片产业缺乏高度重视,等等。
(三)大国崛起时代的创新体系构建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实力获得巨大提高,对自主创新的需求和意识开始苏醒。2006年,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自主创新”,来逐渐取代依靠国外技术引进的创新方式,着眼于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国家层面开始布局大飞机、航空母舰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性产品研制。党的十八大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特别是面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对中国进行围堵和技术封锁,国家对创新体系开始深化部署。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进一步强化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围绕产业链现代化需求,加强创新链布局,集中力量推动重大战略性产业发展和产品研制。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及成渝等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各地区要立足自身优势,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布局科技创新。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使之成为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为未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四、实现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融合互动


      


(一)推动科技政策由供给型向注重区域创新生态建设转变在要素与投资驱动时代,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力主要依托于大量的要素投入。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科技政策以供给型政策为主,围绕产业发展,以项目为主要抓手,引导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在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驱动时代,创新环境更加重要,创新生态成为一个区域能否获取优质资源的主要原因。国家区域科技政策应从注重供给型政策引导,向鼓励地方(区域)完善创新生态方向转变。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以国家意志引导地方发展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实施“三线建设”的经验表明,国家战略布局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地方创新资源的聚集,对地方产业和科技发展形成深远影响。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可根据国家创新体系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技术挑战,在技术领域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区域、广大中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前瞻性布局若干技术创新中心,以国家意志引导地方发展,引领创新资源向这些区域有效集聚,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
(三)加强国家意志与地方发展相结合,有效实现央地联动从国家利益出发,必须始终加强国家战略在全国空间的系统谋划和部署。需根据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求,明确各区域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定位,以差异性原则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地方政府需要根据区域创新优势对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求,合理设定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目标、运行模式等,承担国家创新体系赋予的任务和使命。通过央地联动,开放创新,确保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有机融合与互动,避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区域成为“孤岛”。区域创新体系在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需求的同时,牢牢抓住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带来的正外部性,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