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284 发布时间:2022-03-17 08:53:1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而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建立在原始创新的深厚根基上,原始创新内涵丰富,既包含从0-1的基础研究,又包含技术原创、产业原创。全国多个地区纷纷布局建设科学城,既包括怀柔科学城、张江科学城以及松山湖科学城等依托大科学装置等建设科学城,也包括江阴、福州等区域立足区域发展基础和能级提升需求,依托高新区等产业高地建设的科学城。各类科学城在原始创新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进一步明确科学城原始创新的发力点,对于充分发挥科学城作用,推进原始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原始创新存在系列关键问题,科学城要聚力突破
原始创新作为引领全局性变革的系统创新,亟待突破前端环节投入不足、系统能效有待提升等问题。我国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必须建立在原始创新的深厚根基上,原始创新作为具有强“连锁效应”的系统创新,以从0到1的基础研究作为先导,带动技术原创、产业原创,引领社会经济形态的重大变革,当前仍要突破系列关键问题。在从0到1的基础研究环节,亟待重点利用企业等市场化力量加大总体投入水平,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1504亿元,占R&D经费比重为6%,与美国15%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且中央财政投入占比达90%以上,企业等市场化力量可拓展空间较大。此外,在基础研究、技术原创、产业原创联动方面,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创新边界日趋模糊背景下,在基础研究、技术原创等环节科学家、企业家、投资者共同参与的新研发以及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的逆向创新成为重要范式,其中,新型研发机构、投资机构、企业以及创业者、场景都要在原始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企业,不仅要参与、投入原始创新,更要发挥“出题者”作用。但当前,充分利用企业、创业者、场景、投资机构等,逆向创新、融合创新、集成创新的原始创新模式机制有待深化,原始创新效率有待体统性提升。
科学城作为新时期引领系统性原始创新的重要平台载体,要聚力突破当前原始创新存在的问题,实现引领示范。科学城是新时期的新型载体,聚焦“科学+城”,依托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高校院所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与载体,以优越的城市环境,汇聚企业、服务机构等各类市场化、专业化创新资源与要素,构建融合融通创新创业生态,应重点依托拥有高能级创新平台与载体的地区或产业基础雄厚的高新区等布局建设,通过针对性的创新功能建设以及创新环境营造,形成推动原始创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当前,全国多个地区纷纷布局建设科学城,其中不乏中关村科学城、张江科学城等亮点,但部分地区科学城在发展建设中存在一定问题,在促进原始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变革方面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部分科学城过于强调和突出大科学装置、高校院所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与载体,对新型研发机构、新物种企业、新场景等新经济主体重视不足,一方面无法在集成创新、融合创新等新范式上形成示范从而促进原始创新,另一方面,缺乏市场主体的参与,无法破解原始创新当前存在的过于依赖财政支撑等突出问题;部分科学城过于重视当前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空天科技等热点领域,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以及需求脱节,无法形成通过需求凝练问题促进原始创新的逆向创新机制,无法形成前沿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格局。
科学城引领原始创新的典型实践
中关村科学城聚焦信息领域,强化“从0到1”基础研究,通过新场景等打通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原创到产业原创的通道。中关村科学城以信息为核心领域,建设中关村实验室以及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等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网络通信、人工智能、量子科学、区块链等重大科学前沿问题研究以及前沿技术突破。通过城市大脑,在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和城市交通等领域梳理48个应用场景,让新技术、新模式在场景中验证、迭代、示范,加强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培育。围绕产业原创需求,抓住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以及“两区”建设契机,加快探索数字经济制度和规则创新。
西部(成都)科学城高度重视新赛道等原创产业,发挥新物种企业作用,搭建全球首个独角兽岛。成都科学城高度重视以新赛道为主的原创产业,在未来赛道上,面向全球科技发展先机,布局量子科技、6G通信、合成生物、超级高铁等“战略型未来赛道”;瞄准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趋势,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商业航天、高性能医疗器械等“趋势型未来赛道”;围绕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的消费趋势;布局XR扩展现实、脑科学应用等“人本型未来赛道”。结合新赛道以新技术新模式为核心竞争力、具有引领性发展、颠覆性创新、爆发式成长的特性,高度重视独角兽等新物种企业在新赛道发展中的作用,打造全球首个“独角兽岛”,为新物种企业提供产业、生活、生态融合空间,加速新物种企业成长。
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立足此外城市制造业基础,与大科学装置联动,聚焦新材料等优势领域。松山湖科学城在创新领域布局上,依托散裂中子源装置,一方面,积极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另一方面,立足东莞雄厚制造业基础,将新材料作为重点领域之一,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布局有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形成主题集聚的中试验证与成果转化片区,凝练制造业升级发展对材料的需求,加速新材料成果引用于制造业中,探索形成“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全链条创新模式。
依托科学城强化原始创新的建议
对于布局建设科学城的区域来说,重要依托科学城加强原始创新,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一是强化基础研究、技术原创以及产业原创联动。强化原始创新认知,以基础研究为牵引,以技术原创为突破,加大对以新赛道、未来产业等为主的原创新兴产业的重视力度。建立融合融通的原始创新机制,打通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始创新机制,提升原始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二是统筹兼顾科技前沿及区域实际布局创新领域。合理选择与布局创新领域,一方面,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推进对宇宙演化、意识本质、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的探索和发现;另一方面,充分立足自身产业基础与特色,从需求出发,重点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凝练科学问题,进一步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进一步促进区域产业迭代升级以及经济发展,与前沿创新等形成良性互动。
三是充分发挥新物种、新场景等新经济要素作用。建设新型研发机构,聚焦前沿领域,形成重点原创成果。重视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着眼爆发式成长,培育独角兽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哪吒企业等新物种,洞见未来创新以及产业大势,培育新赛道以及未来产业。引进高水平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是最具洞见力的群体,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抢先抓到本源,抢先布局面向未来的新产业、新赛道,推动产业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