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划重点!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科技”版来了

浏览次数:231 发布时间:2022-03-08 09:55:35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1年工作,介绍了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政府工作报告为“科技”划了哪些重点?我们一起来看看~


2021年工作回顾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强化创新引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 加强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实施。➤ 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提高间接费用比例,扩大科研自主权。➤ 延续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开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行动。➤ 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022年重点工作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
➤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改进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
➤ 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科技中介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这相当于国家对企业创新给予大规模资金支持。要落实好各类创新激励政策,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新动能。
➤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

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 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控和动植物疫病防治能力。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大重要河湖、海湾污染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要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绿更美。
➤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国防和军队建设


➤ 新的一年,要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扣牢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深化练兵备战,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加快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军队现代资产管理体系建设,构建武器装备现代化管理体系,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国防科技创新,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推动军队高质量发展。➤ 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 完成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加强全民国防教育。➤ 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让军政军民团结坚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