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望:为什么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工业化之路

浏览次数:232 发布时间:2022-02-11 08:36:15






作者 | 中制智库理事长 新望


导语


中国的工业化尚在路上,完成工业化还需要至少十多年时间。但中国完成工业化再不能走先行工业化国家的老路。中国的工业化应该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不仅包括信息化、服务化,还包括绿色化。走绿色工业化之路,不仅是我国完成工业化进程的不二选择,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制造业回到C位,担纲“立国之本”


中国的国民经济的产业体系这些年经过了一系列的重大调整,这些调整是渐进的,这种微妙而重大的调整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察。


从2016年开始,中央政府就对原来过度脱实向虚的产业发展倾向开始调整。对房地产做了新的定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主要用来投资的。后来又对金融也做了新的定位,金融的主要功能是助力实体经济,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不是自我循环自我发展的。这两年又对互联网产业,尤其是一些大的平台企业进行了规范和调整,从反垄断的角度,从公平竞争的角度,对流量为王、大而不倒、无序扩张的这种模式进行了整治。近这些年,只有对制造业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2015年《中国制造2025》开头讲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兴国之器。7年前讲立国之本的时候,大家都还不太在意,到后来这一系列产业格局的调整之后,突出了制造业的地位,大家才体味到 “立国之本”的深意。


原来我们经常用的概念“一二三产业”,这个概念在中央层面,在产业政策层面用得越来越少。为什么?因为原来用一二三产业的概念就是隐含着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意思,产业结构要高级化,乃至于一些地方明确提出来要“退二进三”。所谓的现代化就是后工业化,工业的比重要不断降低,第三产业,乃至于第四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但这其实是一个严重的误解。这种误解,英美等老牌工业化国家在反思,阿根廷、巴西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也在反思。这种反思和调整可以说是世界性的,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十九大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做了新的界定和划分,提出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实体经济、高新技术、现代金融,再加人力资源。其中,实体经济是基础,后面的三个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当然他们四个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对国民经济体系认识上的变化。实体经济放在了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实体经济是什么?实体经济的80%是工业,工业的87%是制造业。


这一系列对产业格局、产业体系的调整,最后的落脚点是制造业。总书记讲过一句很精辟的话,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的本钱,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我们中制智库有一句经常和制造业企业家分享的话:制造业既不是蓝海,也不是红海,制造业就是大海;制造业既不是朝阳,也不是夕阳,制造业就是太阳。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这就是反思之后的政策调整,也是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清醒判断。这句话是有所指的,因为2016年以来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十四五期间这个趋势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举个例子,2010-2020年十年间,杭州市第二产业占比已从47.8%一路下降至20%。在数字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的荣光下,杭州工业的失落却少有人问津,杭州的产业空心化。现在,虽然成为世界电商之都,但电商一业独大,这种产业结构给杭州的发展也带来很大的风险和波动。比如,对互联网平台企业一整顿,整个杭州市的经济发展就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现在不仅强调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还要有所上升。像北京这样的地方,已经定位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中心,但北京的“十四五”的规划提出要从现有的制造业比重11.5%要提到15%,当然它主要是高端制造业,也包括服务型制造业。


要重视制造业,但也必须是绿色的


实际上,“十四五”期间在重视制造业、发展工业的同时,还面临另外一个问题:既要发展制造业、发展工业,同时还要降碳,要绿色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个方面,制造业的比重不能降低,同时制造业不能产生排碳,排碳要服从国家30/60这个大目标。


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现代化,一个前提就是要完成工业化。什么是工业化?就是大机器生产、大规模生产。如果你放弃大机器生产大规模生产,工业化就完成不了。目前看,从蒸汽机、电动机诞生到至今,还没有找到一条道路既不排碳同时又能完成工业化,在所有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中,还没有这样的先例。出路何在?就是要重塑中国的绿色生产力系统。


我们已经是全球碳排放第一大国,数字有各种说法,一般都讲100亿吨。这个数字超过美欧日俄印之和,占全球300亿吨的1/3。中国能源的基本国情是仍然是以碳为主,短期内难有大的改变。尽管中国的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已经全球领先,但如何少二氧化碳排放,如何降低化石能源比重,最终走向碳中和,任务艰巨而繁重。能源革命对中国而言更具紧迫性。


中国2030年要实现碳达峰,2035年要完成工业化。现在距碳达峰时间还有8年,距完成工业化时间还有13年。这其中的13年有5年时间,即2030年到2035年这5年,中国既要继续完成工业化目标,同时这5年当中不能再增加排碳,要搞脱碳工业化。这个目标具体到管能源管工业的发改委、工信部那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压力非常之大。因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一系列配套文件,已经成为既定方针。为什么去年10月份以后,很多地方强行拉闸限电,是倒推的,指标逐年分解,各地分摊。方法可能不对,但要看到大势。


我国碳排放主要是四个领域:电力、制造业、建筑、交通。电力的第一大用户是制造业,而扒开来看建筑、交通中的50%以上也是制造业。因此,低碳、降碳,制造业的绿色化首当其冲。可以说,没有制造业的绿色化就没有中国经济的低碳转型。我们以往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一般是信息化、服务化,现在应该再加一个绿色化。


走向制造强国和绿色发展的三根软肋


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这个话从13年前的2009年我们就可以说了。那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超了美国,成为第一。


展望不远的未来,中国将仍然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世界工厂”仍会留在中国。因为中国制造业有四个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是全链制造,制造业门类齐全;


二是有巨大的产能,尤其普通商品和大宗商品;


三是有巨大的内需市场,中等收入群体四亿人口,超过美国的总人口,现在还在建设全国的统一大市场,尤其新基建给中国消费环境带来革命性变化;


四是有非常好的产业协同能力,有中央层面的产业发展政策和协同能力。


但是过去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正在递减。要素价格比较优势面临东南亚国家的竞争,尤其传统制造业、普通制造,我们的土地、劳动力、环境等等洼地,已经不再;而高端制造、先进制造又受到新的国际环境的挑战,尤其是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我国高端制造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定点脱钩,封锁打压。


中国制造最主要的还是大而不强的问题。中国目前正处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13年后的今天,中国却仍然只排在世界第四制造强国的位置,排在美德日之后。我们规模大,但质量、结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够强,这是中国制造的三根软肋。中国制造业之所以排在美国、德国、日本之后,差距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我们是传统制造大,而现代制造不强,尤其是先进制造、高端制造不够强。具体表现是,我们的工业基础不稳,基础制造欠账太多。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装备、关键工艺、关键软件以及一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比较脆弱。为什么我们动辄被卡脖子,就是因为人家在全球产业链的上游,而我们处在中下游。你是低端制造,人家是高端制造;你是浅层制造,人家是深层制造;你是合格制造,人家是优质制造;你是模仿制造,人家是引领制造。


从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就开始注意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问题,提出从外延式增长转向内涵式增长,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尤其制造业,高投入、高污染,低价格、低品牌,“MADE IN CHINA”一度成为低质低价的代名词。未来肯定行不通了。中国如果不能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就有可能始终被压制在产业链低端,只能从事普通制造,永远粗放发展。尽快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强壮质量、结构、可持续三根软肋,这是中国制造进行绿色化转型发展题中应有之义。


绿色制造前景广阔


所谓质量,主要是指品牌、性能、寿命、可靠性等;所谓结构主要是指原创产品、高新技术含量。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研发投入、专利授权,二是资源支撑力和环境承受力。


中国制造业的资源支撑力和环境承受力均已达到极限。对外能源依赖达到了极限,石油75%需要进口,天然气40%以上需要进口。能源对外依存度太高,对一个大国经济来讲,面临很大隐患;环境承受能力也已到了极限,土壤、空气、水需要尽快停止污染,停止污染后治理改造还需要若干年。中国单位GDP的能耗目前还比较高,大致在世界平均水平在1.5倍以上,是美国的两倍到三倍,是德国欧盟这些国家大概在五倍以上,日本的八倍以上。未来如果普遍实行碳关税、碳交易,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将大打折扣,要保住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必须走绿色制造的路子。老说别人给我们搞“气候阴谋”是不对的,就我们自己来说,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走不通。


是挑战也是机遇。反过来看,中国绿色制造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第一,需求的拉动。电子商务等新基建使全社会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云大物移智区块链元宇宙将使经济运行更加轻型化。国内新消费群体的崛起对于绿色消费已有很好的觉醒,绿色消费理念正在普及。这个强大的需求拉动是绿色制造的第一动力。


第二,未来的碳中和需要相应的产业支撑。碳达峰以后还要碳中和。碳中和不能只是种树,必须要做一些制造业上的努力来减碳、吸碳。在全球市场化减碳机制下,低碳制造将受到激励。比如特斯拉,出售碳排放额度的营业外收入超过了企业卖车的利润。碳中和将孕育更多的产业,成为制造业的一部分。


第三,现有的电力、制造、建筑、交通,整个产业体系在碳中和背景下如何改造,如何转型,都需要相应的制造业支撑,如新的能源装备、节能建筑、绿色交通,都要与绿色制造相结合。绿色制造包括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供应链等等。


第四,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尤其是非化石能源产业发展将是一场制造业的革命。光伏、风能、氢能、热空气能、储能等等,都是制造业。储能作为推动能源革命的重中之重,要加强煤气油储备能力建设,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保持原油、天然气产能稳定增长。未来,能源制造化,制造服务化,将是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