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发改委解答:算力网络枢纽,为什么选择在这几个地方建设?

浏览次数:178 发布时间:2022-01-19 09:41:47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艾丽格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批复同意了在内蒙古、贵州、甘肃和宁夏等4个节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引起关注。在1月18日的记者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


数据是国家基础战略性资源和重要生产要素;而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金贤东提出,近年来,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加快,特别是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普及应用,全社会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数据存储、计算、传输、应用的需求大幅提升。


目前,我国已布局了8大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在可再生资源丰富和气候、地质等条件适宜的区域,建设数据中心集群,实现数据中心绿色、集约、高效发展。这两批8个节点的布局建设,定位不同,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金贤东介绍:“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这4个节点要打造面向全国的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定位于不断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夯实网络等基础保障,积极承接全国范围的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4个节点要服务于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需要。定位于进一步统筹好城市内部和周边区域的数据中心布局,实现大规模算力部署与土地、用能、水、电等资源的协调可持续,优化数据中心供给结构,扩展算力增长空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司长沈竹林此前曾指出,构建全国算力网络主要有四方面考虑。一是引导有序布局,推动数据中心向资源丰富、气候、地质等条件适宜的地区布局,实现有序发展。二是促进绿色节能,加大节能技术应用,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三是推进迭代应用,以应用带动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大数据创新能力。四是实现高效利用,推动数据中心、云、网络协调联动,提高算力资源利用效率。


金贤东介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其余4个节点的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正联合有关部门深入论证建设方案。


记者了解到,该项工作经过多方探讨研究和长时间的调研论证后得以初步落地。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统筹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根据能源结构、产业布局、市场发展、气候环境等,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重点区域,以及部分能源丰富、气候适宜的地区布局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在节点内部优化网络、能源等配套资源,引导数据中心集群化发展;汇聚联通政府和社会化算力资源,构建一体化算力服务体系;完善数据流通共性支撑平台,优化数据要素流通环境;牵引带动数据加工分析、流通交易、软硬件研发制造等大数据产业生态集聚发展。节点之间建立高速数据传输网络,支持开展全国性算力资源调度,形成全国算力枢纽体系。


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组织召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现场会,组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8个国家枢纽节点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现场调研,围绕国家枢纽节点建设、“东数西算”工程实施、推进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等进行了交流讨论。


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负责同志主持召开系列会议,听取了8个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方案编制情况,指出各枢纽节点要基于区域内现有能耗、电力的承载能力,优化数据中心集群布局,细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家能源政策保障,共同推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正式发布了关于同意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贵州省等4地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复函。


据了解,批复的枢纽节点数据中心平均上架率不低于65%,电能利用效率控制在1.2以下,能高质量满足“东数西算”业务需要,形成一批“东数西算”典型示范场景和应用。


通过国家枢纽节点的建设,可以进一步统筹规划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引导大规模数据中心适度集聚,形成数据中心集群。在集群内部,调整优化网络结构,加强水、电、能耗指标等方面的配套保障;在集群和集群之间,建立高速数据中心直联网络,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支撑大规模算力调度,构建形成以数据流为导向的新型算力网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