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范恒山:文化构建与首都城市治理

浏览次数:157 发布时间:2021-11-30 09:28:09





范恒山: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著名经济学家


2021年11月6日,“第三届首都发展高端论坛—文化构建与首都城市治理发展”在北京人民大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著名经济学家范恒山教授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表了《文化构建与首都城市治理》的主旨讲话。现将讲话全文刊发如后。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既是全人类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重要启示。所以,中共十九大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城市是优质资源要素的主要集聚地,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能,自然而然,也应当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化决定着城市的活力、潜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也体现着区域和国际竞争力;文化是推动城市物质财富增长的根本性动源,一个经济强盛的城市,必然有着强力的文化支撑;文化发展状态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的水平和质量,城市人民的美好生活来自于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持续的充分的供给。推动城市发展,必须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我国正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城市治理,都应把文化构建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


相对于一般城市,首都具有特殊地位和能量。因此,其文化构建的任务更重、要求也更高。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北京市的功能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从这一定位出发,北京作为首都,其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而通过以文化建设为核心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市全方位高质量的发展,包括建设高质量的物质文明。与此同时,为全国的文化建设乃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示范、形成带动。


对于发展中的城市来说,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是同一个过程。因此,首都文化建设面对的难题是,采取怎样的举措推动实现城市的全面高质量发展,以满足全体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全国的文化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应该说,首都的文化构建具有特殊的优势,除了独有的政治地位外,还有两个突出优势:一是北京具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史,文化积淀深厚、古今交辉相映,对其进行总结、拓展、创新、运用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二是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打造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为治理北京“大城市病”,完善和提升首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供了机会和条件。有效发挥这些优势,文化构建在首都城市建设与治理中大有可为。


基于地位、要求和优势等一体把握,我以为,首都北京应以“首善、首创、首范”为建设治理的基本遵循,以促进文化自信、自觉、自强为建设治理的关键指向,着力推进如下五个方面的文化构建:


一是构建“特色”文化。即使文化构建体现首都独特的风格,凸显首都高洁的品位,融进首都厚重的积淀,展示首都优美的形象。具体说,其构建上的主要“特色”有三:一要“走在前”。在培育、弘扬、践行正确、先进的价值理念和思想观念,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思想觉悟,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等关键方面扎实行动、率先作为。二要“高质量”。摒弃低俗、注重内涵、秉持正确导向,始终给人民提供高端、精美、实在、健康的精神成果和文化活动。三要“形态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中国当代现实,把握城市韵味和市民喜好,以各种喜闻乐见、赏心悦目的形态或载体多角度、全方位表现价值导向和社会文明。通过“特色”文化,坚守核心价值追求、提升社会文明,有效治理形形色色的“城市病”。


二是构建“创意”文化。把创新作为新时代首都文化构建的基本导引,强化文化与科技创新、与各类产业形态、与多元化载体、与古今中外的多种表现形式等的有机结合,把文化融入到自主创新的大体系、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和广大市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以原创烘托实力、以新颖形成关注、以融合扩展市场,通过创新、创意促使文化呈现多元化场景、动态型体现和实在性感受,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和推动国家强盛的有机统一。


三是构建“镶嵌”文化。除了坚持运用博物馆、纪念馆、遗址遗迹等特殊载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革命建设文化精神外,要把文化构建与整个城市的物理建设、品质提升和格局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将适宜的文化元素以适宜的、多样化的形态置于到城市的每一幢建筑、每一片园林、每一处场景中,让古今文化长久发展、绵延不息,使文化的传承、感染与弘扬潜移默化、顺势自然。


四是构建“数字”文化。最大限度地运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成果,以建设“智能”城市为契机,全方位发展“数字”文化,率先建设数字文化城市。一方面,应大力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专门场所的数字化改造与建设,发展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直播等专项业态,实现重点突破和典型带动;另一方面,应将数字文化打造融入到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之中,形成全方位、全景式,无处不在、近则受益的数字文化格局。


五是构建“精细”文化。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就文化构建而言,细节体现品位、细节展示高度。首都的精细文化构建,一要与“特色”文化构建结合起来,注重“精细”挖掘,有效利用独特的资源,体现独特的韵味,展示独特的精神;二要与“镶嵌”文化构建结合起来,注重“精细”管理,不忽视任何一种哪怕是十分细微的可行的载体,如路灯、指示牌等;不放过任何一次哪怕是十分普通的活动,如广场舞、路边歌会等,通过这些载体和活动,承负文化元素、展示文化形象、宣传文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