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成为全球科创产业新高地?这份规划给出答案

浏览次数:175 发布时间:2021-10-18 09:06:30

10月13日,广东举行《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南都记者从会上获悉,该份规划为十四五期间粤港澳三地如何进一步深化科创协同指出了具体发展方向。规划目标指出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让广东成为引领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力量。

加速提高基础研究投入占比,赶超发达国家

整体来看,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广东将按照“1+2+7+10”的发展思路谋篇布局。即,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1条主线”,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突出国家重大需求、世界科技前沿等“七个聚焦、七个着力”,实施“科技创新十大重点行动计划”。

在发展目标上,到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成为国家重要创新动力源。

展望2035年,主要创新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广东成为引领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力量。

同时,规划设置了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比重等10个量化的预期性指标。

其中,在研发投入强度上,力争“十四五”期末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5%左右,超过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当前的投入水平;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比重达到10%,相对于“十三五”期末(5%)实现“翻番”,加速追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入水平。

公布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的国际创新支点

为进一步推动粤港澳三地科创协同发展,广东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规划,未来以下三个方面推进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全面深化:一是更加紧密携手港澳增强战略科技力量。

合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实验室等“国之重器”建设。依托“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创新科技合作管理体制,加速港澳和内地创新链、产业链、信息链、资金链、人才链对接联通,畅通创新要素高效流动。

此外,加快推动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成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支点。

在横琴,将携手港澳聚焦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

在前海,将紧紧抓住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粤港澳合作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高端创新人才基地,推动引领产业创新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

同时,还将持续支持广州南沙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包括量子科学中心在内的高端科技创新合作高地。

此外,还将构建更开放融合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如进一步拓展粤港、粤澳联合资助计划,扩大省级科技计划对港澳开放。

数读:广东科创十四五规划目标

《规划》从五个方面提出具体发展目标:

一是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持续保持全国第一,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达10%,R&D/GDP达3.5%左右,每万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90人年。

二是源头创新供给明显改善。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比重达10%,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新增数量达8万件,形成一批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

三是科技创新体系日益完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达1.8%。全社会创新氛围更加浓厚,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6%。

四是创新效率效益明显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3%以上,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000亿元。

五是开放合作水平大幅提高。省部院产学研合作跃上新台阶,粤港澳科技合作全面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日益紧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空间取得实质性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