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时期对科学城和科技城的新要求及发展比较分析

浏览次数:120 发布时间:2021-10-13 16:15:46

一、科学城和科技城比较分析

(一)科学城和科技城体现是“科学\科技+城市”耦合发展,具有一些共性特点

      

 从经济形态来看,科学城和科技城以发展占据产业创新链、价值链的高端环节的知识经济、研发经济、信息经济等高阶经济形态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和业态占比高。相比产业功能园区的产业经济、城市的商业经济,科学城、科技城中高阶经济体现的则是创新经济,因此,科学城、科技城重主体以具有研发、创新功能的组织为主,如大科学装置、高校、研究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如法兰西岛科学城聚集了法国60%的大学与43%的科研机构,城内拥有超8000家高技术企业;国内中关村科学城国家集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超七成;张江科学城集聚300余家国家级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近1700家。

 从人口结构来看,科学城和科技城中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在校本硕博学生、工程师等研发人员密度高,国际人才链接和交流更加频繁。上海张江科学城现有博士6200余人、硕士50000余人、引进各类高端人才450余人;中关村科学城研发人员30万余人。相比来看,产业园区中人口结构以产业从业人员为主,从事制造、生产环节的人员更多,研发人员占比相对低;城区中则是以城市居民、原住民等人口为主。

从空间功能上,科学城、科技城更加强调研发创新功能设施、产业功能设施和城市功能设施统筹。从研发创新功能设施来看,科学城和科技成主要依托高校院所和创新能力强的实验室、技术创新平台,多元主体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也日益成为科学城、科技城研发创新的中试平台,如中关村科学城,依托区内清华、北大等国家重点高等院校、中科院等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等创新科教资源,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从产业功能来看,科学城和科技城布局包含孵化载体、中试基地、产业园区从孵化-小试中试-产业化全阶段的产业设施。从城市功能来看,科学城和科技城还配套有不用跨越太多的物理距离,就能抵达可负担的生活寓所、多元包容的娱乐场所、高质量的学习场地。


(二)科学城与科技城在主要功能、运作模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从主要功能来看,科学城更加强调知识创造、源头创新,科技城更加注重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应用创新。科学城聚焦前沿理论探索,是知识创新中心,需要有高水平的研究性大学、科研院所作为基础,具备开展基础研究、前沿知识创新的能力,如北京中关村科学城的国内“双一流”大学占比高达12%。科学城还布局高能级的大科学装置。科技城更加强调立足本地核心产业集群,聚焦以产业化、商业化应用为导向开展应用型研究,是区域的技术创新中心、知识产权创新中心,创业型大学、领军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是科技城的创新力量,如其中苏州科技城依托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研发等优势产业,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立苏南工研院,以苏南工研院为核心推动器,弥补本地科教资源不足,推动“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从运作模式上来看,科学城需要有国家战略布局支持,科技城的建设和运营则需要更多发挥地方作用。科学城的建设需要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结合,比如北京怀柔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合肥滨湖科学城分别是支撑北京、上海、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同时,科学城强调科技力量主力出征,重视基础研究,需要国家和地方给予连续稳定的科技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也是国际上科技城的较为通行的做法,如俄罗斯联邦科学城在被授予国家级科学城资格认证后,联邦政府、州级政府、政府教育部门根据规划时间表向科学城贷款,支持科研企业和社会基础建设。科技城则需要根植于地方产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含组织创新)、市场创新,需要地方强有力支持科技城建设。


二、国内科学城和科技城发展情况

(一)基于发展基础和特点,国内的科学城、科技城大致分为四类

       

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而建设的科学城。主要集中于国内一流创新高地,包括张江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合肥滨湖科学城,这类科学城重点依托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型大学等重大平台设施建设,瞄准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需求,聚焦开展基础研发、原始创新和前沿技术攻克。张江科学城正在量子通信、干细胞、医疗大数据等一批极具前瞻性的先导产业积极布局;怀柔科学城主要聚焦物质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空间科学、生命科学和智能科学五大科学方向;合肥滨湖科学城催生一批如量子信息产业、类脑智能产业、超高场磁共振成像产业、精准医疗产业、大基因产业等未来先导产业。以集聚高端人才为代表的未来科学城。2008年北京、天津、武汉、杭州作为先期试点城市,打造未来科技城,主要目的在于建设一流双创载体平台、宜居宜业的环境吸引国内外高端科研人才、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比如杭州未来科技城,从2011年到2020年,已累计引进培育海外高层次人才3000余名。以综合性功能为特色的科学城。主要集中于国内创新创业生态较为优质的地区,包括中关村科学城、广州科学城、西部(成都)科学城等。综合性功能科学城具备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高成长企业等多元创新创业群体,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大、发展水平高,同时具有发达的科技服务、创新服务、产业服务、生活服务支撑,实现教、科、产、城、人、文有机融合。突出特色产业的科技城。主要包括宁波新材料科技城、中国(绵阳)科技城、杨凌科技城和苏州科技城,均以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基础,集聚大量特色产业领域内的创新资源,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承载特色产业创业发展。如绵阳科技城,突出军民融合特色,聚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大批国防科研院所和长虹、九洲等“三线”军转民企业,在军工、电子信息等领域具备一定产业优势。 

(二)从区域分布、从属关系来看,国内科学城、科技城与高新区主要有三种关系


一是科学城包含在高新区内,作为高新区科技创新核心承载区。该类科学城主要是在高新区内集中划定一块区域 ,集聚各类高端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创新服务机构等,成为高新区内创新资源最富集、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是高新区创新强引擎,国内天津滨海未来科技城、东湖未来科技城都在其高新区内布局。包含在高新区内的科学城和科技城大多依托高新区管委会的派出机构或内设机构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如苏州科学城、广州科学城管理机构,是高新区的派出机构;武汉未来科技城、天津未来科技城则由高新区的内设专门机构统一负责科技城的开发建设。二是科学城与高新区同构。如2013年宁波市委市政府以高新区为主要依托建设新材料科技城,宁波高新区与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同等架构,在空间布局形成了“核心区+延伸区+联动区”三个层次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三是科学城包含高新区。如合肥滨湖科学城包含合肥高新区,合肥滨湖科学城覆盖合肥高新区、合肥经开区、合肥出口加工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肥东经开区、肥西经开区、包河经开区、蜀山经开区4个省级开发区。

(三)从建设规模来看,国内科学城和科技城的建设规模尚未制定统一标准


国内科学城和科技城的建设规模暂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大多数占地面积在70-200平方公里左右。总体来看,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支撑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科学城和科技城。如合肥滨湖科学城,该科学城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特色鲜明,量子信息、高温超导储能等行业走在国内前列,是长三角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和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安徽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类是具有产业特色的科学城和科技城,其功能主要是吸引海外人才、项目等资源进驻、基于现有产业基础发挥优势。如北京未来科技城,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引领我国应用科技发展方向,是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最高水平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三、新时期对科学城和科技城发展的新要求


(一)从环境形势来看,科技自立成为新要求,大力布局原始创新成为科学城和科技城的重要使命


国家“十四五”纲要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学城和科技城需要更加具备战略性创新视野,更注重解决“生死存亡”问题,对于科学城而言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争取在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取得变革性、颠覆性突破;对于科技城而言要更加强化产业技术原创,避免被“卡脖子”,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二)从创新范式来看,巴斯德创新、产业跨界融合趋势显著,“新研发”成为科学城和科技城创新主流


新一轮科技革命下的技术特征、创新范式正不断颠覆传统认知,聚焦应用基础研究的“巴斯德象限”相较于原线性创新更加具有效率,创新活动更加强调以需求为导向,研发、创业、产业化呈现高度一体化趋势。产业跨界融合更加显著,研发随之从专业走向跨界融合。对于科学城和科技城的研发创新需要更加发挥良好的高技术产业基础,聚焦产业前沿领域,构建开放式和系统性创新的平台、机构和组织,推动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等多元主体联合参与,实现与市场需求同步的“产业技术创新”。

(三)从创新效能来看,创新更加强调生态赋能,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是科学城和科技城的核心关键


创新资源在全球配置,人才、技术、金融资本更倾向流向活跃、宽松、自由、具有良好自发生长机制的创新生态,导致新思想、新模式更容易诞生于创新生态优良地区,形成区域创新竞争的马太效应。对于科学城和科技城应高度开放,重视打造以研发-创业-服务为核心的创新生态,成为区域创新生态最繁荣的区块,实现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资源的高效配置和高速循环。
(四)从创新环境来看,数字技术加速智能社会形成,科学城和科技城应重视有形空间和虚拟空间融合


伴随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纵向深化,万物互联、数据驱动、智能使然的智能社会来袭,呈现出2C(个人)的消费模式场景化、2F(家庭)的生活方式社交化、2B(企业)的生产方式智能化、2G(政府)的治理方式数字化特征,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融合成为未来城市、园区的空间发展趋势。科学城和科技城作为具有前瞻性、未来感的区域,在空间打造中应注重云端云台、智能硬件、移动终端、物联场景布局,带动区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治理方式高度智能化、数字化,推动区域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