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张家港市何以成为全国“两业融合”唯一全县域开展试点的城市?

浏览次数:335 发布时间:2021-05-28 08:41:30

两业融合 深度转型破局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以下简称“两业融合”)发展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个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于2020年组织开展了第一批两业融合试点。


本期杂志选取了7个试点区域和企业的案例来总结推广两业融合典型性、创新性经验模式。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到试点的很多先进经验,也有发展中的很多困惑:创新生态、产业体系不健全;融合发展程度还不高;技术基础薄弱;中小微企业积极性不强;缺少服务平台的支撑推动等等。有困惑,才有动力突破,两业融合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深度转型更加值得期待。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陈雯


早在2019年底,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就在全国较早开展了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张家港市成为首批进入省级试点的区域,围绕两业融合的重点产业、关键领域、创新模式、体制机制改革和环境营造等方面积极探索尝试,获得省级层面有关政策的大力支持,积累了一些先行经验。2020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两业融合”试点工作,经各地推荐、第三方评估,在统筹融合路径模式肯区域代表性基础上,确定20个区域、40个企业作为全国首批“两业融合”试点单位。张家港市成为全国“两业融合”试点城市,也是全国唯一全县域整体开展“两业融合”试点的城市。


张家港市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第一方阵,经济总量规模位于全国县市前列。冶金、化工、机电、纺织和粮油食品五大支柱行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4%。开展“两业融合”试点以来,张家港市制定实施《张家港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方案》,顺应技术革命、产业变革、消费升级的趋势,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突出试点重点,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实施“七大工程”,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两业融合”县域样板,“两业融合”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七大工程”涵盖了体制机制创新、区域集群试点、重点产业突破、服务平台打造、产业系统完善、载体项目推进等7个方面,尤其是在实施重点产业突破工程中,培育融合发展了新路径,加快原材料工业和服务业融合步伐,提升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水平,完善汽车制造和服务全链条体系,促进现代物流和制造业高效融合,强化研发设计服务和制造业有机融合,加强新能源生产使用和制造业绿色融合,带动服务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质态不断提升。























加快原材料工业和服务业融合步伐


张家港市深入推进沙钢集团、永钢集团“两业”深度融合试点,加快原材料工业和服务业融合步伐。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基于智能制造、钢材电商平台及物流融合试点,重点打造五大平台,一是科研平台,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江苏冶金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坚持走“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发展之路,跟踪冶金前沿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实行再创新,并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基本形成了相对独立完整的技术创新保证体系。二是信息化平台,运用信息化系统推进智能制造,ERP系统实现帐务的集成;MES系统以客户为中心,实现按订单组织生产;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建立全公司统一的底层数据采集平台,实现数据的统一采集、统一管理和统一对外接口服务和集中管控;决策支持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完成生产、质量、采购、销售、物流、设备、能源、环保、财务、成本、人事、审计等业务领域的决策支持与综合管理;大物流管理系统,结合船舶AIS系统进行船舶定位跟踪,整合优化汽运车辆GPS定位跟踪系统,以及与门桥机及车辆智能化数据采集平台的信息接口,实现沙钢集团有限公司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覆盖。三是钢铁电商平台,建设玖隆在线钢铁全产业链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传统的交易、仓储、配送服务以外,打造延伸其他供应链上的配套服务,为供应链上下游提供更好的一站式物流服务,节约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四是工业云平台,建设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云平台和个性化定制平台,实现制造资源和需求的有效对接,实现面向订单的企业间、部门间生产资源合理调配,以及制造过程各环节和供应链的并行组织生产,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五是基于物质流能量流协同的能源优化调度平台,在现有的ERP、MES、EMS信息系统架构的基础上,结合主工序的设备单元控制系统PCS,针对流程控制与生产单元控制的不同信息系统增加新的协同优化功能模块、设计协同优化子系统,以实现两者的协同优化,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物质能量消耗,发展废弃物协同处置、资源循环利用和热力供应。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基于绿色产品、现代供应链及智能制造“两业”深度融合试点。绿色产品结合现代供应链,依托公司智能制造信息化平台,在改善产品质量的同时,全面融合生产和服务,实现差异化竞争,突破原有的销售模式,由“钢铁产品供应商”向“高品质材料服务商”转变,为钢铁行业“两业融合”探索路径和提供示范。研发绿色产品3项,形成核心生产工艺5项,核心技术申请专利12项。通过产业链协同合作,开展装配式建筑(PC构件)二期的建设。推进循环产业经济园的建设,钢渣3D打印产品向社会推广应用、转底炉项目、烧结电除尘灰及高炉布袋灰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建筑垃圾及装潢垃圾综合利用项目、钢渣尾渣资源化利用项目等。完成黑色产业链的多品种布局,钢铁相关贸易服务超75亿元。开展行车无人化改造6项。数字工厂建设,通过生产集控化、安环可视化、作业无人化、点检智能化、业财一体化、协同高效化、管理智慧化的“七化工程”,将转底炉生产车间打造成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黑灯工厂,建设成智慧转底炉样板工厂。























提升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水平


装备制造是张家港重点支柱产业之一,行业门类比较齐全,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锅炉配件、化工机械、纺织机械、饮塑机械、洗涤机械、建筑机械、改装汽车等成套设备及零配件生产的产品体系。以专用设备、通用设备以及交通运输设备优势最为突出,其产品突出地表现在压力容器、化工设备、汽车及零配件、基础产业成套设备、新能源装备、饮料及包装机械、塑料机械等。2020年,全市规上装备制造企业(机电行业)498家,实现营业收入854.6亿元(超亿元企业营业收入709.1亿元),同比增4.6%,占规上产值的17.76%,实现利税62.9亿元。下一步重点打造智能装备等产业基地,提升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水平。依托那智不二越、金帆电气等骨干企业和智能电力研究院、哈工大研究院等创新平台,重点发展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智能电网等装备产业,重点发展以现代威亚为代表的智能化、集成化得数控机床,依托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园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产业,打造智能装备产业基地。依托富瑞特装、张化机、海陆重工、圣达因、苏州圣汇等企业,重点发展LNG、煤化工成套等能源装备,重型压力容器等临港重型装备,积极打造临港装备产业基地。依托富瑞特装、爱姆希等企业,发挥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优势,加快集聚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再制造企业,实现汽车发动机油改气及再制造规模化生产,打造张家港特色的再制造产业基地。























深化制造业服务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


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十大“互联网+”服务业平台,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


如腾讯云工业云基地,于2020年6月正式上线运行,已成为腾讯云布局全国20余家工业云基地的标杆项目。搭建的张家港工业互联网专有云平台,荣获了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认定;推动企业上云508家,建成标杆项目85个,企业智能制造诊断20家,实施省四星级上云企业评定26家。


江苏物润船联以“互联网+物流大数据+无运输工具承运”为核心路径,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智慧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被航运界称为“滴滴打船”。目前,平台注册会员超39万,可在线追踪12万条船舶的运行轨迹。加快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


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过程创新应用,推动人工智能、5G、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产业与专业人才、金融资本、创新平台等高端要素在开发区、保税区集聚,加速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建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以苏州大市5G网络国家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积极部署窄带物联网(NB-IoT)、低功率物联网(LoRa)等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推进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虚拟化、5G、IPv6等技术应用,建成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支持企业内外网改造升级,引导企业构建面向智能制造单元、智能工厂的低延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























促进现代物流和制造业高效融合


加快发展智慧物流,促进现代物流与制造业高效融合,促进降本增效,重点实施大工程。


一是全国供应链创新和运用示范城市争创工程。围绕创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的总体目标,实施《张家港产业供应链发展战略规划》和《张家港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系统推进国家供应链试点建设。加快搭建现代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门户。引导京东数科深化与长江国际、苏交网等合作,搭建大宗商品支付结算与供应链金融平台。努力把张家港打造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供应链生态的重要枢纽城市、长江经济带供应链创新驱动的重要增长极,力争进入国家供应链创新和应用示范城市行列。


二是全国网络货运试点和运用样板打造工程。重点扶持物润船联依托全国首家“无车承运人”试点和全国首家“无车(船)承运企业代开增值税发票”、“互联网物流平台第三方税务代征”试点,利用长江航运大数据,通过“互联网+供应链+无车/船承运”模式,打造物流行业的“滴滴打船/车”。


三是华东智慧口岸大通关大物贸大数据示范工程。张家港电子口岸于2008年正式开通,被评为“江苏省智慧口岸特色业务”“苏州市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等,已成为大通关领域全国领先的综合服务提供商、行业解决方案的集成商、平台综合服务的运营商以及数据增值服务的提供商。下一步,将着力推进“三个一体化”:“船港货一体化”,建设智慧港口,打通整个通关申报、锚泊调度、船舶作业、码头装卸等信息,形成了船港货一体化的港口综合服务平台;“集疏运一体化”,提供智慧港口物流供应链SaaS平台服务,提供船舶AIS定位、集装箱作业动态、货物堆存移位、车辆位置的跟踪和查询服务;“物流贸易一体化”,依托张家港保税区仓库,打造以客户管理、合同管理、单证管理、仓储管理、结算管理、卡口联动等仓库日常业务的管理平台,同时将仓库的业务前伸后延,实现以仓储为核心的“商贸+物流”的综合平台。


四是千亿级智慧物流示范园区打造工程。以提升物流园区的运营效率、服务质量和综合效益为目标,着力优化空间布局,促进物流要素聚集,增强园区的集聚效应和综合服务能力。引导玖隆钢铁物流园、进口汽车物流园等积极引入供应链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个性化和精益化的供应链物流服务。鼓励园区发展公共货运、共同配送等新型物流形式。积极开展仓单质押、供应链金融等金融业务,完善物流金融服务体系。推广“物流+商贸”“物流+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到2021年,形成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物流园区2家。五是“互联网+物流+产业”等重点服务平台培育工程。支持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运用,在发展现代物流过程中心,搭建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互联网服务平台,促进现代物流业迈上新台阶,建设物润船联中国内河航运物流智慧平台、长江航运交易中心、玖隆物流园电子商务平台、LNG物联网平台、正大富通汽配物流易配网等一批“互联网+物流”服务平台。支持保税科技集团积极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新组建电子商务公司,实现苏交网与长江国际进一步融合发展,实现物流与交易的实时联动;易棉购、聚棉网、棉联电子商务等一批依托棉花的互联网平台加快发展,打造以全球棉花资源整合为核心的网上超市;京东数字科技通过充分依托京东集团的品牌影响力、保税科技在仓储物流数字化建设方面的基础,实施强强联合,全力打造以电子仓单和支付结算为核心+供应链金融的产业支撑体系。


标杆引领,典型示范,张家港市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二三产业跨界融合,着力培育一批两业融合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如江苏东渡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经营管理品牌化销售融合试点。新美星致力于为液态产品智能工厂提供产存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总集成总承包服务,聚焦“互联网+智能制造”领域,开创包装机械数字化设计制造的崭新模式。协昌科技是行业内少数几家拥有电力电子产业链纵向布局的企业之一,同时具备上游功率芯片及下游运动控制产品的开发能力,形成了良好的上下游协同效应。


下一步,张家港市将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消费升级趋势,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基本导向,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主要抓手,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以龙头骨干企业、产业集群和集聚区为重要载体,深化拓展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县域样板。


充分依托年产值近5000亿元的冶金、纺织、化工、机电、粮油食品“五大支柱产业”,年产值约2300亿元的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二三产业跨界融合。围绕重点试点领域,加快培育保税区先进制造和流量经济融合发展试点等4-5个“两业融合”试点集群;加快培育沙钢集团、永钢集团、澳洋集团等20个“两业融合”重点试点企业;加快搭建腾讯云工业云基地、内河航运物流智慧平台等10个“两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形成江苏化工品交易中心、张家港保税物流集聚区等10个“两业融合”重点园区载体;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建设一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打造港口集散、贸易市场、高端制造融合发展载体,形成江苏化工品交易中心等一批成交额超100亿元的专业市场,打造全国知名的成交额超百亿的生产资料专业市场集群;实施生产性服务业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网络化、服务化转型,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





END